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促进学生的成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促进学生的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是直接操作者与实践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来引领、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成为教育的“兴趣人”;要热爱与尊重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要赏识与鼓励学生,做一个“智慧人”。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成长;师德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时代要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用人才。

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是直接操作者与实践者,也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来引领、促进学生成长。正如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处于课程改革实验之中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让每一位学生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做一个“兴趣人”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不仅把当教师当作社会分工的一种,也不仅仅将之视为谋生的职业,更要把教书育人当作终生奋斗的崇高事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喜欢这项工作,才会产生强烈的激情和热情。一位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真诚的热情,才会把自己的全部智慧都投入到教育中,才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智慧传给下一代,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在教育的园地里,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充满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为“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兴趣人”。

二、要热爱与尊重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对教育的热爱,最终都会归结到对学生的热爱上。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的良药,是师生心灵之间相融的接触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艺术的体现。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与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潜能,并使这种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做教育的“有心人”。

首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尊重是一种善、一种美德、一种心灵的教育。只有教师真正地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而这种相互的尊重与信任,又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把真诚的爱倾注于学生中,注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注重于自然而然的教育过程中。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哪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或是师生之间的会话,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零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经由这些细节,真正的教育进入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人一生的成长。

同时要把爱倾注于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蹲下身来、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认真倾听,多与学生交流,用真诚的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成长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把爱洒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村施教,因势利导,因人施教,促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差异性的成功与发展。尤其是对待“后进生”、“学困生”,更要理解、尊重与关心他们,使他们真心感受到教师的爱,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改进不良行为习惯。

三、要赏识与鼓励学生,做一个“智慧人”

苏霍姆林斯其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赏识是学生飞翔的动力。教师要像雕塑师,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与舞台,发挥他们的作用,关注他们、肯定他们,并适时地夸赞、鼓励与赏识,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起“我行,我可以”的信念,激发学习兴趣与乐趣。

赏识与鼓励要讲究一定的艺术,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用行动或体态语言让学生感受教师对他的赏识,要尽量避免说教性语言。

赏识要恰到好处,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独立思考,长期激励其不断地积极进取。

赏识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多提新(转上页)(接下页)希望、多树新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要有文化的气质、人格的熏染,做一个“榜样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榜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传不如身教。教师以其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其言传身教、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激励着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教育艺术和技巧是培养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关键,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知识总是处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中,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博采众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教育技巧,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取。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是一种熏染。教师对人世的看法、对名利的豁达、对生活的态度、对美好的追求、对丑陋的鞭笞,都将清晰鲜明地印刻在学生大脑中,因此,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