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纳博科夫自身身份及其文学的特殊性使得不同时期不同文学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研究存在差异。俄罗斯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评价批评褒扬俱有,批评为主;美国的纳博科夫研究则上升到了美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者关系的研究视角;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起步较晚,受美国影响较大,延续着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文学文化背景 俄罗斯文学文化 美国文学文化 中国文学文化 纳博科夫研究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跨文化和跨文学特点为世界文学界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创作视角,为俄语文学和英语文学都做出了极大贡献。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针对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写作风格和自身经历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三种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纳博科夫研究进行述评。
俄罗斯文学文化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对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一直都存在批评和褒扬两种不同的意见。纵观20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评价,批判之声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于纳博科夫这种褒贬不一的争论态度起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俄罗斯流亡文学圈。乡愁、家园的失落和还乡的冲动是这个时期俄罗斯流亡文学的经典标志。纳博科夫的第一部小说《玛丽》正是这种流亡生活的写照,但之后,纳博科夫的写作兴趣逐渐与俄罗斯流亡文学疏离,从第二部小说《王,后,杰克》和其后的文学作品《从左边佩戴的勋章》、《洛丽塔》都围绕着“时间”、“记忆”等主题,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美学艺术。纳博科夫这种对美学的推崇,使他游离于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学所热衷的“谁之罪”、“怎么办”等社会、政治、道德的文学创作主题之外,这种异类性使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流亡文学圈中产生了激烈的纷争。阿达莫维奇认为,纳博科夫在小说创作上重形式的风格导致了其内容上的疏忽和深度上的匮乏,表面看起来光彩夺目,内在却极其空虚,其作品庸俗平淡①。另一些文学评论家则将目光集中在了纳博科夫作品的文学性上,对他在美学上的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②。
虽然纳博科夫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流亡文学圈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前苏联时期却很少被提及,即使被一些文学评论者偶尔提及,也往往是作为一种批判的意识形态出现,其文学作品因内容的“非俄罗斯化”,30多年没有出现在前苏联的任何刊物上。
1989年,纳博科夫作品在俄罗斯全面解禁,关于纳博科夫的纷争又一次成为当时俄罗斯文学圈的焦点。米哈伊诺夫从文学实用主义的美学角度来衡量纳博科夫的作品,认为除了其第一部作品《玛丽》之外,其余的作品都与俄罗斯传统的实用主义经典文学格格不入,是一个“没有文学的文坛巨匠”③。这种不把纳博科夫纳入俄罗斯文学主流的观点在当时的俄罗斯文坛被大家广泛接受。但其中也不乏推崇者,他们从文学的美学性角度为纳博科夫辩护,认为纳博科夫文学作品表现出了被压抑的俄罗斯美学文化,他是将传统俄罗斯文学从封闭、狭窄带向开放、宏大的领路人,为俄罗斯文学融入欧洲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传统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想已慢慢淡薄,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对纳博科夫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其文学作品在俄罗斯也被广泛接受,纳博科夫的文学地位在俄罗斯日渐稳固。
纵观俄罗斯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争议,不难发现,围绕着纳博科夫作品的艺术形式,争论者从不同的鉴赏角度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一个远离现实、沉醉于艺术的文学作家,纳博科夫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美学家的形象出现在俄罗斯文学界的。
美国文学文化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作为使用英语写作的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身份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使他在美国文学史上一度的边缘化,并进而影响了对其的研究、认识与评价。纵观美国文学史或文学选本,对于纳博科夫作品的收录少之又少④,直到纳博科夫百年诞辰前夕,美国国会图书馆才全面印发了纳博科夫文集,第一次将其纳入到美国作家的行列中来。
虽然纳博科夫的身份妨碍了其作品在美国的传播,但他依旧成了文学评论界争论的焦点。威尔逊、格林等人对其个别作品极力推崇,使其在美国文学界受到热烈追捧,厄普代克更是认为纳博科夫在开放的英美文学与文化传统之间开创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⑤。20世纪60年代,受俄罗斯流亡文学评论圈影响,美国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研究集中于其作品的结构、语言、技巧等形式和风格方面。而这一时期对纳博科夫的批评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新批评思潮的影响,但进入70年代,随着新批评思潮的回落,女权主义的兴起和文学焦点向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转移,具有男性中心主义倾向和浓厚欧洲中心主义气息的纳博科夫逐渐被美国文学评论界边缘化。80年代,伴随后现代思潮的风靡,纳博科夫那种不关心任何社会、甚至不关心如何去反抗任何社会的创作特点,无疑为他在美国文学界贴上了后现代的标签。厄普代克认为纳博科夫是后现代主义新传统的先驱⑥。到了90年代,纳博科夫研究在美国又出现了新的方向,从美学研究的模式转向伦理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模式。纳博科夫文学作品中经常提及的“彼岸世界”⑦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对此,亚历山大洛夫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纳博科夫创作中所表明的形而上学、伦理学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呈现三角关系的“彼岸世界”,他所有的创作作品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位置,或是靠近美学,或是靠近形而上学、伦理学。纳博科夫研究由此提升到了一个纵深的维度,纳博科夫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得以更加清晰地展现。
美国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研究,是从单一的艺术美学的评论阐述,发展到多层次、多角度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学的研究演变过程,而这种跨文学、跨文化研究已经成为纳博科夫研究的主流。
中国文学文化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受制于政治思想禁锢,20世纪80年代,纳博科夫的作品才出现在中国,与博尔赫斯、贝克特等同时代文学大家相比,中国关于纳博科夫的研究十分欠缺。
首先,80年代初的中国文学界,纳博科夫作品的翻译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普宁》、《洛丽塔》等多部作品被出版社翻译出版,形成了多个不同的中译版本。这看似繁荣的表象下,其实存在着很深的问题,译者翻译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翻译质量的不高,制约了纳博科夫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进而造成纳博科夫研究者的缺乏。其次,从研究角度来看,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受国内美国文学史教材影响,沿袭了美国70、80年代对纳博科夫的评价,认为纳博科夫是后现代小说的引领者,从而造成研究角度的单一化。
1989年,《洛丽塔》在中国翻译出版引起的强烈轰动也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学界的思想转变。随着“”的结束和封闭意识形态的消除,在引进西方文学思想的过程中,学术界更偏向于现代主义和理想主义,纳博科夫跟随一批有“现代派”、“现代主义”烙印的作家传入中国。进入90年代,随着思想进一步解放,理想主义的没落,《洛丽塔》、《黑暗中的笑声》等具有强烈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作品在中国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映射出当时中国文学文化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关于纳博科夫的研究呈现出相对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大量从作品人物形象、叙述角度等方面对纳博科夫作品《洛丽塔》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相互联系的研究。此外,《普宁》、《黑暗中的笑声》、《微暗的火》也成为中国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总体来看,中国对于纳博科夫的研究走过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萌芽,90年代的发展和2000年以后的研究高潮。但翻译质量不高、研究角度单一等制约着纳博科夫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视角的扩宽和对作品研究的关注是纳博科夫研究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 语
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是“非俄罗斯化”的纳博科夫,有悖于传统俄罗斯经典文学,远离俄罗斯社会;美国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研究不再仅仅停留在艺术美学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美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者关系的研究视角,视纳博科夫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起步较晚,受美国响较大,延续着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思路。
对俄罗斯文化和美国文化视角下纳博科夫研究的廓清,有利于发现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不足。现阶段,国内对纳博科夫早期作品研究较少,在思想层次、研究角度等方面都有欠缺,研究方向存在巨大的扩展空间。(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研究生处)
注释
①Brian Boyd, Vladimir Nabokov: The Russian Year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404.
②Norman Page, Vladimir Na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 Paul, 1982).
③Alexandrov Vladimir E,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④埃默里・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875页。
⑤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第337页。
⑥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⑦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第70~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