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慈为宝、诸善之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慈为宝、诸善之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慈”是道德学说之重要一端。道家尊道贵德以慈为宝。道家学说的论慈思想包含着形上层次、道德哲学层次和伦理规范层次,可以分别表述成无为而真实慈爱、因道德以慈为宝、为人之身须慈爱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对于伦理学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道家之慈;自然无为;道德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5-0030-04

道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传统。在母系氏族社会,存在着女性崇拜或女性生殖崇拜文化,成员间由天然的母系血缘纽带维系着,这种自然慈爱的关系带有一定的宗教气息。源于并保留着这种文化气息的道家思想就显出自然、慈爱、柔弱、谦让、虚静等特征。这种母系慈爱的思想,已经并将继续作为传统而深深地影响着国人。

一、无为而真实慈爱

道家讲“大道废,有仁义”,通过攮弃以仁义为代表的形名而提倡“道”、“德”,体现了其超越世俗道德的立论取向。道家的“道”具有万物本源的意思,①也有“无所不在”、“覆载万物”而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含义。万物由“道”所生,“道”也是自然法则和万殊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是客观的、无意志的。“道”是万殊产生之时就具有的特性,作为常态就是“德”,自得有“道”是万殊的常性,也叫“德性”自备。自然而然之“德”,是“无为”,道本来“无为”却客观上“无不为”。这是理解道家慈的形上哲学基础。

1.道本无亲而实慈

由于万殊之“德”是自然的得“道”,所以道家排遣一切有形名的造作之德,无分亲疏,倡导大道至德。这种大道至德是大公、大爱、大诚和至真,是本来就如此的、客观的和无意志的。因此,也可以说,其事实上是真慈爱的。

在道家看来,天地大公无私,有道者,像天地一样无亲无私、大道致公,像日月般慈光普照。《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这里并不是贬低万物和百姓的意思。天地日月相对人和万物来说,是不分亲疏的,人们之间也没有仁亲等差之别。与道相符的世界,也叫“至德之世”,如《庄子》中阐说:“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庄子•天地第十二》)这就是反对以世俗的道德观念(规范)和感情因素强加到这种自然而真实的大道慈爱中。圣人要像天地一样“至仁无亲”,利泽普施而及于万世,并且无需人知道其恩泽自何处所施。这是一种自然而能、利益万物而不求回报的忘我境界。本如自然的真慈真爱,无需矫饰,已然施于万物,万物自得其足,各得其所,这是一种至真至善的崇高境界。因此,道家反对以血缘宗法的“亲亲尚尊”思想来指导社会,认为会因亲疏尊卑之别而破坏淳朴之慈爱。“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在淳朴平等的美好社会,慈孝本为真实的存在,不需要作出分别,在这种理想社会中,万物皆受惠泽,自然流行,而不知惠泽所来何方、所由何始。有所造作,则必然为孝慈所累。

自然而真慈爱,排除了造物主和人格神观念,也就不存在将上帝作为价值之根的需要。既然是自备常德,对于人来说,其价值取向就是“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庄子称这种复归的本然常态为“真”,也就是应该维持人的真常状态,人们应该出于真心,保持着自然本性。这种至公无私的真常状态体现的是泽及天下、宽容万物的大真至慈,这与我们所强调的公正平等、慈爱而不求回报的精神十分契合。

2.质朴无为而大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性自然,这就是天、地、人所应该取法的,适其性而因其自然。说道家之“慈”并不能停留于自然之德性,否则,会流于空疏而无所不适。桀跖残害为性是自然,杨朱极端利己也是自然,这不仅不符合道家之慈旨,反而有害于社会。因此,自然之性要内化到人的心性层面,这就是道家强调的“无为心性”。真人就应该如婴儿一样,无虑、无欲、无己,质朴而与道合一,与自然浑然一体,所以要去私寡欲,保真养神。这种“无为心性”也是我们了解道家大慈之心的必要环节。人应该体道、得道。照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要扭曲其质朴本性,不矫揉造作,不被异化,保留质朴真诚本性。坚守慈良质朴之心,无私无欲,让身心相调而得和谐;无智无巧,与人相亲而不自知。这是质朴无为的实践智慧和个体心性境界。庄子在《大宗师》里有著名的寓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两忘于江湖。……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鱼之于水就像人之于社会,当鱼水相忘时,鱼儿是自由自在的,人之自我与社会两忘时,人是质朴无为而与道相适的。一旦鱼水相较而鱼儿需要水了,鱼儿的处境往往也就危险了。道家重视寻找人之行为的价值根源,这就是道。人依循于道,要相互和谐,就应该保持涉世、应世而不流于俗世的方式,既不离尘索居而逃世,也不流于俗世而背道。这是一种宽厚慈爱众生的大德。

世人以好好先生或明哲保身的方式作为个体处世的道德哲学,由此导致消极影响,这与道家无为慈爱的思想相去甚远。就如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保持质朴无为,体现出大德大慈的本意,与道合一,这根本上是实践智慧。人们并不一定能够了解大道和自觉地遵循大道,人之不同,其体道、用道当然有别,人生有百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道家看来,为身之道、天地之道与为国之理同构,“无为”既有心性意味也有政治意味。作为治国者,应该“上好无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万物自化也”(《河上公章句•第二十九章注》)。这是一种效法天地大慈,爱育长养万物而无所伤害的大慈至爱之心。老子称其为“无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老子•第四十九章》)道家的“无为”而治是表相,其根本是效法大道之慈爱的“无心”,或说“天心”,呼吁人身、自然万物以及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真心”协调。

二、因道德以慈为宝

针对周文疲敝的现状和当时的社会弊病,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尊道贵德、谦弱慈让、少私寡欲。给了争名逐利追求身外之宝的人们一副清醒剂,他希望人们因顺大道而有德,像道一样遵循自己的“宝”,“宝”物无需外求。

1.吾有三宝慈为先

《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慈和善的,以慈为宝,这是人在道德实践上应该奉行的原则,要持之如珍宝一样,无片刻须臾舍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

慈代表着生,比若道之创生和父母之于赤子。老子继承了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对于慈柔与生的关系有独到的认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因为柔弱代表着生的能力和前景,“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因为柔弱符合道,“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就像水一样,藏污纳垢,谦弱处下,却能慈育万物,成为生命之源。而舍弃慈弱,任勇刚强,往往就是死亡的前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人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慈为三宝之首,其原因大概是,在道家看来,万事生为大。也是基于这点,后期道家继承者将重生、护生、长生久视看作是修道之根本,道教中的一些丹家更是主张“生道合一”,探索出各种方法来养生、长生。

在社会伦理或者政治伦理的角度上,以慈为宝体现为人要慈爱,以慈为怀。当然,老子的慈与儒家的慈爱观念不相同。儒家以家为本位,亲亲为大,尊卑有等,爱有差等。而道家的慈爱基于道的本性。没有偏爱,公正无私,就像庄子提出的“至仁无亲”命题,体现的是一种利泽万物而不自居的广阔胸怀。《列子•黄帝第二》也强调了这种思想:“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淮南子•主术训》更是将道家的这种思想道术化,成为人君之统治术,当然,其中也不乏批判借鉴的政治伦理思想。如其上说:“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较早注释《道德经》的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对《老子》的“三宝”之慈做了政治伦理的阐释,认为慈表现为爱百姓如赤子,父母爱育婴儿,长养其而不图知恩回报,因为居上者能慈仁,为下者就能够勇于忠孝之事。在其看来,居上者本应有慈仁之性,发乎自然,出自真心,就像天地自然爱育长养万物一样,行之自然却有序和谐,化成万物却不知居恩。应该效法天地自然之道,慈爱百姓而不视之为居上者对居下者的恩宠施惠,上与下相对只是自然秩序使然,其价值上是平等的。有慈仁之性,天自然能够救助之,也就叫“以慈卫之”。这一点与等级封建社会的宽刑仁德思想不同,非常可贵,于当今平等社会构建和谐伦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道存爱育,以慈为先。”(《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四十五》)这是道家政治伦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为政者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尺。当然,在阶级社会,在功名利禄的追逐途中,必然是利禄为实,道德为虚,原则也就形同虚设。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指向,当其作为调整人际关系价值旨归和为上者的一种政治伦理价值的要求时,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2.如道德齐同慈爱

以慈为宝作为一条原则,还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有容、平等的伦理观,二是重生与反战的伦理思想。

人们能知常、有容、公正和具备与万物一体的实践智慧,也就是体道得道了。“道”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的本体,万物的价值本源在于“道”。慈作为“道”的三宝之首,可以表现为“公”、“全”等词的含义特征。《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老子•第十六章》)就这点来说,人与万物之间、万殊之间不存在贵贱关系。“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不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这与道家将宇宙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思维方式相通,也就不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第四十九章》)像天道一样“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调和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自然之道的内在要求,因此,道家既是反对人类中心论,也是反对自我中心论的。怀慈爱之德者能包容万物,平等待人,惠泽群生。以慈为宝,平等包容他人,这与我们今天的公正、宽容、爱人的观念颇为契合。

虽然不以人为中心,但并非不重视人。相反,道家思想包含着对人的博大慈爱的情怀,和对人的生命极为尊重的理念。“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正是认识到人之生的重要性,并且渴望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质朴社会,所以道家特别反对战事兵灾。兵者不祥,而慈者则“天将救之”。体现出道家强调居于统治地位的人要慈爱为怀,重视万民生命,不动兵革,“不得已而用之”,也要“恬淡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

三、为人之身须慈爱

在“身、家、国、天下”四者关系中,道家是以“身”为本位的,强调身心自由,天人同构,身国一理,同合于道。理解道家的慈爱思想,离不开身与道两个相互感应的支点。“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老子•第五十四章》)。修道于身,慈爱之德对于身来说才是“真”,才有存在的价值。其思想有助于当今社会中个体道德的改善。

1.慈心愍念应玄德

在《老子》中,“玄德”也称为“上德”或“常德”。从道德形上学的角度来看,“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从宗教道德的角度来看,“玄德”也可以称为“神明”,道教宣称“举头三尺有神明”,实际上是将人们“常德”不离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方便教众理解和奉行,这是教化手段的需要。道家则通过慈心愍念与“玄德”相感应来达到游心境界。

《太平经》说:“慈孝者,思从内出,思以藏发,不学能得之,自然之术。行与天心同,意与地合。”既然是自然本有,落实到人身层面,那就是“固有天良”、“仁慈本面”。修道、炼道的人就要注意保其“仁慈本面”,不要使丝毫尘垢夹杂其中,而要使慈仁之心常驻于身,这样才能以身承道。天道本来无心,以人心为心,“玄德”(神明)无念,以人之念为念。正因为此,在道家看来:“人之炼丹,虽曰性命双修,其实炼心为要。……只图炼丹,不先炼心,吾未见有成也。……性是慈爱的物事,命是身中氤氲之元气;……‘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总之,炼心伏气,二者必兼而修之。”(《乐育堂语录•卷二》)慈爱之心是人身这个小宇宙本来就具备的,在修身的实践中,时刻以慈为怀,保有慈爱之心,是首要的环节,这也是“玄德”在人身的体现,称为慈良之性,“长生久视”之身不仅是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其身要具备慈良之性。

慈心之重要,《梅华问答》上说得很清楚,“所谓殊途同归也。……释曰:慈悲,道曰:感应,儒曰:忠恕。三教原来共一心。”(《梅华问答编•率性指南》)儒释道三家用“心”良苦,三家之“心”表述不同,而其对慈良本性的重视却是一致的。就这一点观察,道家尊道贵德的落脚点在慈良之心,所以道家常说“慈心于物”①、“慈心应物”,“慈为人之生理,性所同然”(《道德经真义》)。天地万物莫不尊道而生,贵德而成,那么,人也应该效法天地之道,以慈为怀,慈心愍念,虚心任物,促进万物各自生育。慈心于物、慈心应物,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对应于人,对自然生态万物同样地要尊重,同样地要真心慈爱。反对将人身工具化,而与强调人际生态和自然生态主体性的观念相通。

2.慈行积身助成“仙”

道家伦理思想体现出形上性和主体性的特征。道家在天人一体模式中对人之身极为重视,修身与修道合而为一,因此,修道有德与修身成仙是一体的,这就是道家伦理思想的主体性。修身之体验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修身与治世相一致,体现在政治、社会伦理上就是行无为而无不为之治;二是修身求长生久视,体现在生命伦理及信仰上就是“得道成仙”,道教体系正是以“得道成仙”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信仰核心的。道家对修身的自信还因为这样一种价值设定,即人之价值可以由人自身的修道行为而得到提升,这是一种对人身的深层伦理关怀。道家将这种人的价值提升之途形象化为“得道成仙”之路。通过慈行来助益人们性命双修,则是修成大丹的生命系统工程的内在要求。

慈行济世是外在行善,是因循慈济万物的大公大慈的天道,这不是目的。按前面提到的“以身为本位”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身之自在自由和得道逍遥。身心一体,其本身是个小宇宙,人之“形”、“气”、“意”在这个宇宙中处于不同的层次,而关键的就是“意”之层次。道家在修身达意方面,与佛家慈悲和儒家忠恕相比,道家重在守弱用感、应俗用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道家积善累德与世俗功利者积极行善求福相反,讲究因顺自然不强作为,也就是说,道家非常重视慈柔处世和自然而然慈善修德,这样可以净化潜意识而返本归根达于质朴状态。如果仅仅是出于立功立德立言的目的而慈行济世,则“可以为民父母,若欲卓越成仙,则犹未也。盖以德事在外,而非关乎己之修炼、尽性立命、堪为后世规模也”(《乐育堂语录•卷一》)。

这就是要慈行积身、常怀慈爱意念,常保人身之氤氲元气。慈行积身、常怀慈念则心安意顺,常保元气则活泼蓬勃。在修道的过程中,慈爱的伦理要求成为人的常行和意念中的常态,成为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这样就有助于去除杂念,有利于遵守“气息相依”的法诀去修炼。常怀慈爱之情可调整身心健康,长期慈行积身对个体健康有益,这种实践,对个体道德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①《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篇》有:“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太上感应篇》也说:“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