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私人话语如何理性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私人话语如何理性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绝对隐私》出版后,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出现在中国大众传播领域――作为典型的私人话语,情感隐私走进了公共领域。其中最火爆的是电视媒体上呈繁荣之势的情感访谈类节目,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8090》。

情感类节目的问题与探索

目前,情感类节目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同质化。包装各异的节目中,无非是围绕婚恋、家庭。通过邀请当事人来到节目,穿插一些故事再现或相关VCR,让心理专家在现场给当事人做心理测试、分析,最终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每档栏目都有雷同,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例如内地情感类节目先锋之一的湖南卫视《真情》栏且,虽然曾创造了湖南卫视收视第一的佳绩。却在同质化竞争中黯然退场。

湖南卫视去年11月底推出了一档重点关注80、90后新一代年轻人的情感生活节目。其制片人陈晓冬认为,在这样日趋发展的新时代中,80、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念都存在着太大的差异,而现在对于他们情感行为的评判往往只停留在“对”与“错”这样的狭义观念上,这样简单粗暴地做出的评价是不公平和不客观的。

《8090》的关注面定位在80后和90后这一群体身上。他们的故事包含了家庭、教育、两性情感等话题,如《我的百变男友》、《我可以爱你吗,老师》等。通过当事人个案。折射出这一群体的生存与生活状态。该节目也有形式方面的创新,即8899情感观察团,成员职业涵盖社会各阶层:有主持人、学生、心理专家等。在节目现场为情感当事人疏导,给予其一些可能性的建议与选择。《8090》在内容上也有了走出情感套路的新题材,比如《老师,你OUT了吗》中,现场讨论课堂上是需要一位时髦、活泼大秀舞姿的80后老师,还是穿中山装、不苟言笑、坚持写板书的60后老师?两位老师各自阐述自己的优势,并现场“教”起了学生,情感观察团里的妈妈观察员们作为家长给予老师们中肯的建议。现场的年轻观众从学生角度出发与老师互动,两位老师最终握手言和,认为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诸如此类的话题新颖却又立足于年轻一代。将私人话语巧妙地引进公众话语空间:镜头聚焦的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现象。一个群体;话题不再是一味地追逐隐私。而是值得公众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不失为值得情感类节目探索的一个方向。

然而,《8090》的一些话题仍旧没有避免情感类节目的通病-一过分渲染、将隐私扩大化。例如。在节目组帮助一位怀孕的少女寻找负心男友那一期,主持人不断挖掘当事人隐私细节。引起受众不满,网络上批评颇多。

私人话语:追求阳光、理性表达

一、打破情爱话题模式。

李普曼认为,我们感知的外部环境未必是客观真实的环境,关键在于大众媒介能否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隐私的泛滥、情爱内容的放大化,无疑会造成受众对社会认知和判断的失误。因此,媒体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社会,由情爱空间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引导受众将目光放在更多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上来。媒体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私人话语与受众互动,进行规模性的讨论。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公共话语空间不被私人话语的泛滥所侵犯。又可以使私人话语合理地进入大众传媒,成为值得思考的公众话题。达到正面的传播效果。

二、加强主持人媒介素养教育。

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主持人在情感倾诉中不仅是个倾听者。而且还是个思考者。在大众传播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今天,媒介把关人的作用应当很好地显现。情感类节目中,虽然当事人在上节目前已经与主持人做过沟通,但现场仍不免会有突发状况出现,主持人应当本着保护当事人绝对隐私的原则,不再去追问不宜在公共场合曝光的个人隐私。

三、多点人文关怀。启发公众思考。

情感节目中或多或少地会有与场外或现场的互动。让大家一起关注当事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通过帮助别人获得自省。节目应处于有人情味的氛围,而不是刻意煽情。

媒体既要从伦理学层面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及其存在的方式,又要从哲学层面关注、探索和解答人在自身存在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每个个体都有其存在的社会圈子,每个现象出现都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对个体的关注延伸到关注一个群体。由对一个现象一个事件的感性认识到理性深刻的分析,媒体的关注和引导不可缺失。

四、打造私人话语的精品。

对于传媒而言,部分私人话语进入大众传媒。无疑扩展了传播内容,有利于增强传媒对生活的反映能力,加强传媒的亲和力;对受众而言,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和日渐增加的生活压力下,也希望媒体充当第三方或专家的角色,做私人领域的服务者和可咨询对象。因此,打造私人话语精品是大众传媒与时俱进、引导舆论的有效方式。

总之,情感隐私作为私人话语的典型代表进人大众传媒,是有其生存土壤及产生原因的。无论是作为情感宣泄阀还是社会问题折射镜,我们都应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大众媒介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引导私人话语向阳光理性的方向发展,构建和谐的双重话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