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增强课改意识 提升教学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增强课改意识 提升教学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深陷一种怪圈: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成绩却不理想。很多学生思维拘泥、情感苍白,感知力与领悟力低下。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不断更新理念、改变教法,教学逐渐呈现出一些成效。

一、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视作一个整体,不可偏颇。很多学生学习语文,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重视知识运用,掌握做题方法技巧,考虑怎样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感觉学习课文的过程没有多少作用。这些都是语文教学长期只重视工具性导致的结果。有些语文课堂,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尤其在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把握上,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法五花八门。教师不做有效地引导,还表扬学生参与热情高,讨论气氛热烈,答案丰富多彩。其实,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并没有多少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吸收并贯彻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并重的理念。

文言文教学中,笔者以字词句的理解、文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章法结构、体会课文内容,进而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时,笔者先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疏通全文语句;接着要求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理清全文脉络;然后让学生讨论、概括人物形象,重点是荆轲形象。学生讨论中争议最大的是荆轲激樊於期献头情节中两个人物的性格。一些学生认为,荆轲的一席话就能使樊於期心甘情愿自刎献头,是因为樊於期太笨,荆轲狡猾。这样的观点明显暴露出学生思想认识肤浅,不能结合文本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荆轲为什么需要樊於期的头颅?他又是怎么劝说的?并帮助学生分析内容:献上樊於期头颅是荆轲赢得秦王信任从而接近、刺杀秦王的最重要的条件,荆轲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一番话发自肺腑、真诚感人,让人感受到的是他的聪明才智、过人口才。而樊於期献头是基于报仇、报恩心理,再加上他的义勇刚烈性格,才使事情有了这样的发展。

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笔者首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然后和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读完之后,学生纷纷说读这首诗像唱歌一样,每一节都押韵,整首诗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谐,尤其首尾两节节奏一模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笔者即时表扬学生发现了本诗的一个特点――音乐美。接着笔者以第二节为例,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本节描绘的对象及其特点,并让他们尽量用优美的语句描述出画面来。接着笔者问学生,诗人把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描绘得如此美好迷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一致地说出喜爱、迷恋一类的词语。其它几节笔者让学生自己体味语言、体会感情,共同探究、交流。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本诗还有另外两个特点――绘画美和建筑美,而且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他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笔者适时地做一下补充:本诗一直以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因为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的深深怀念。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全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三个思考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程偏重知识、能力获得的倾向,挖掘了语文课程的多功能性,并将语文课程引向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体会、领悟蕴含在作品中的先哲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不计私怨、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屈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坚持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刘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爱民情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李密知恩图报、终养祖母的孝心;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等等,这些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精神都会对学生心灵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改变学受社会影响的低俗认识,引领他们辨别是非善恶,不断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燃的火把;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学生不再是书本的奴隶,而是渴求真理的主人;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而是求索新知的行者。”这段话对笔者启示很大。以前,自己上课总是唱主角,一节课总是从头讲到尾,讲得心急火燎、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主要起到组织、指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