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开书店 他准备了整整20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开书店 他准备了整整20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上海有文化休闲一条街之称的多伦路上,多的是装潢考究的画廊、酒吧和古玩店, 名著书店跻身其中甚不起眼。门面宽才2米许,门楣上随便挂了个木制招牌,没有 铸铜镀金,上面老老实实楷书四个字:“名著书店”。

夫妻老婆店名扬上海滩

通常店主殷先生就在店招下一只方 凳上倚门而坐,抽一支烟,吐出的烟圈在他鼻梁上那两块有一定厚度的眼镜片前流连徘徊 。这是属于名著书店和殷先生的一个经典画面。即便店里顾客再多,殷先生也总是喜欢坐 在这个类似看门人的位置上。当然,若有顾客要求帮助找书,殷先生会立刻起身,熟练 地从书架上找到相关的书让顾客挑选。

是的,书店没有其他雇员,殷先生是老板也是伙计,唯一的帮手是早他几年退休的老 爱人。而就在一年前,店里还主要是由老爱人打理,殷先生做做帮手。如今殷先生也退休了, 当然要挑起店主的重任。

不过,可别小看了这夫妻老婆店,在上海滩上,名著书店的名气响着呢!在网上流传 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上海淘书地图”中,名著书店与文庙旧书市场和国营的上海旧书店、 新文化服务社等齐名。沪上一家知名周报还将名著书店列为最值得推荐的淘便宜书的地方 。记者问殷先生知道自己店的名气有多大吗?殷先生的神情有点茫然,说他也不知道,只 是经常遇到有顾客拿着报纸或网上的资料按图索骥找上门来,不少还是外地顾客。

看看店里提供的书,不过就是十几个大书架堆满的文学、艺术、哲学、经济等人文科 学类书籍而已,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殷先生笑着说,他的书店的价值在于绝大部分 书都是80年代出版的旧版书,各大书店现在早已断货,而他的货源非常充足。至于名气, 他说,5年前他的店刚进多伦路文化街时,还真有不少名气响的书店,什么“左联书店” 、“内山书店”等等,背后都是大机构投资,而个体小店更是多到数不过来。没想到才 几年功夫,这些书店一个个都消失了,而名著书店却从最初的小书亭,发展到今天的独立 门店。“没有书店了,所以大家都来找我了。”这就是殷先生对自己名声由来的解释。

管书、读书、藏书、卖书

论到图书经营,殷先生说这当中需要很多学问,最关键的一点必须懂书。他断言,多伦 路上各种做旧书生意的大书店和小书摊的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那些老板或管理者根本 不懂书。那些书店也收书,但他们通常不知道一本书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往往收进的好 书被他们当一般的书随便卖掉,而一本很普通的书他们又会开高价高高挂起,长期卖不出 去。再加上旧书资源紧缺,收书越来越难,书店哪有不倒闭的道理?

显然,殷先生自信自己对图书经营这一行有着很深厚的基础,一个有力的事实是:他从 早年在单位里做过多年的图书管理员工作,图书馆的进书、分类、上书等活儿样样干过,因此不仅对每本书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对图书市场的形势 也十分关心。最重要的是,图书管理工作使他“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了更多的读书的 机会,也使他对图书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在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他几乎把图书馆内所有中外文学名著全都读了一遍,有的还读了数遍。所以他对名著的内容十分熟悉,对同一种书的不同译者、版本的优劣差别也特别清楚。

也正是从这段时期开始,他开始自己收藏好书。不过,真正开始大量收书则在他离开 图书馆以后。也许与图书管理工作的告别反而刺激了他进一步走近图书,但大量收书真正 的原因如殷先生自己所言,乃是为形势所迫。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已经起步, 像许多人一样,殷先生也隐隐感到未来生计的压力。所以,从他最熟悉的行业入手,开书 店是最好的选择。真正为开书店而做的图书储备工作即始于此。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没什么钱,只有书。”殷先生感慨道。几乎上海任何一 个特价书展销会他都要到场。当时的书比起现在那真叫便宜,而好书打特价更让他喜出望 外。在某次特价书展上,网格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名著丛书)《欧.亨利短篇 小说选》只卖几毛钱,他一下子买了50本。他的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被现场一个记者发现, 他说的话“名著的价值总有一天会重新得到肯定”也被写进了次日见报的一篇报道里。当 然,这50本《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在他开书店后不久就以高价陆续卖完了。

从邢家桥南路到多伦路

提起到多伦路开书店,殷先生说其中还有一个故事。5年前,殷先生家的书店开在家 门口邢家桥南路一个弄堂口。那店真叫小,跟摆摊差不多,月租金也便宜,才300元。不 过那时名著书店的名儿倒已经有了,而且在一些书迷中很有影响。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口碑相传,每星期总有不少找上门来的新顾客。

某个星期天,一位文质彬彬的先生来到小书店,看了店里的书,喜出望外,连称“ 好书好书”,一口气买500多元。临走,他还说,这么好的书怎么不找个更好的地方去卖 ?当时殷先生正好在店里,问哪里有好地方卖书。那人便说多伦路。殷先生知道刚建成的 多伦路文化休闲一条街确实很热闹,但他担心租金太贵,而且店面也不能保证。不料,那 人听了他的担忧,让他放心,说店面不成问题,包在他身上。至于租金也不会太高,再说 ,这么好的书放到多伦路上卖,营业额会成倍增加,租金高一点也能够承受的。当时就把 殷先生说得有点心动,答应“考虑考虑”。

不料几天后,殷先生下了班到书店去,一看自己的书店已经关门了,也没看见老 爱人。从门缝里看进去,店里的书也全不见了。后来有人告诉他,他的书店已经搬到多伦路 上了。他赶到多伦路,正好看见上次来书店的那位先生正带着一些人正在帮他老爱人把书往一个书亭里搬。那人带着歉意对他说,正好物色到一个书亭,就代他拿主意,把书店搬过来 了。至于租金嘛,是整个多伦路上最优惠的,每月700元。事已如此,殷先生也没有别的 话好说,只有感谢的份了。后来才知道,那位先生原来是本区的文化局长。因为局长先生 爱买书,才有了殷先生到多伦路上来卖书的缘分。

这以后,殷先生的名著书店就在多伦路上落了脚。名著书店由于以卖80年代旧版中外 人文科学名著为主打,特色鲜明,吸引了各路顾客,生意蒸蒸日上。后来,小书亭的规 模明显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了找大一点的店面,名著书店先后在多伦路上搬过几次家, 最后才在现在的位置上固定下来。

名著书店利润解密

应该说,现在的名著书店店堂也不算大,总面积不会超过20平方米。除三面墙排满了 几乎挨到屋顶的大书架外,店中央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背靠背立着两排书架。所以在书架 与书架之间,决不能超过两个人,否则就没法转身了。但就是这么小的店堂,月租金也要 3500元(前几天刚涨了500元)。问殷先生有压力吗?他说还可以。

3500元一个月租金,摊到每天,也要近120元的成本。看他店里平时生意也没好到哪里 去,图书生意利本来就薄,怎么做到盈利的呢?

殷先生颇为神秘地打开手中的一本小本子。记者知道这应该是名著书店的账本,每次 有书卖出去,殷先生就会在这个小本子上记下一笔。

记者采访殷先生的那天是星期二,一个普通日子的的下午。账本上反映到当天下午5

点为止,共成交了5笔生意,其中一笔350多元,另几笔均为几十元,此外还有一笔生意高 达2300元。殷先生说,通常每天的营业额在四五百元左右,但不能保证。像这笔2300元的生意,是一个书商看中店里的一套老版《水浒传》连环画买走的,几个月也轮不上一次。“不过,一天能做到四五百元营业额也很不错了。”殷先生说,“对我来说,其中的利润其实不少。”

原来,关于名著书店利润的全部秘密在于,其所出售的书多为80年代版,当时殷先生 买进这些书的价格通常每本都在1元左右,而如今卖出去价格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有的 紧俏书卖十几元、几十元的都有。这其中的利润是多少,谁都算得出来。当然,如此高的 利润率一般人无法复制,因为,为了今天这个书店,殷先生其实早在20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不包括摆在店里的约1万册80年代版旧书,同样的旧版书,在他家里还有4万多册库存。 据说,这些书如果仅是称分量卖给废品回收站也能卖到几万元。当然,除了早期的储备, 开书店后,他也陆续进一些新书,特别是进一些市场即将断货的老版新书。同时,像其他 旧书店一样,他也开展旧书收购业务,以上便是其书店解决货源问题的三大途径。充足的 旧书货源储备,就是名著书店在旧书市场游刃有余的根本。

殷氏贩书生意经

关于旧书经营,殷先生自有一套思路,归纳起来主要是要把握好两大环节:进书和定 价。殷先生说进书环节非常重要,书卖得好不如买得好。他的书源除了靠早期进的那些库 存书以外,还要另外进一部分近期出版的次新书。进什么的样次新书好他自有诀窍,其中 之一就是利用图书批发中心电脑中提供的库存信息,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寻找低价进货 的机会。比如有一次他得知《傅雷译文集》要出新的版本,定价将从原来的260元涨到480 元,而且外包装从布面精装降格为纸面精装。他立刻到批发中心查该书前一次印刷的库存,得知还存有54套后,就一下子进了50套。后来这批书的销售情况毫无悬念,当480元的纸面精装本上市后,他的260元的布面精装本很快就卖完了。

至于旧书的定价,殷先生说以议价为主,价格在原定价上下浮动落差很大,定价的合 理与否同图书的销售和盈利情况关系十分密切。他在定价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的店 堂里贴有一张醒目的告示:“新书9折,96年以前老版不打折。”殷先生说,他把1996年 作为旧书定价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因为1996年,图书市场因为纸张涨价、利润调整等原 因,新书价格大幅上涨是普遍的现象。所以,他的书店里,1996年以前出版的书都不会低 于原定价出售,而且大量80年代版的旧书更是远远高于原定价数倍或十数倍出售。但奇怪 的是,读者对高价买旧版书都十分认同,而且店里卖得最快的也是这些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的书比起其他旧书店,价格定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殷先生说,“比如我这里出售的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全新《辞海》 (精装全三册),售价320元,而现在市场上有售的都是后出版本,版本和纸张质量明显 不如初版本,但售价要480元。显然,同样要买《辞海》,人家当然会选择我的书。那我 为什么不把价格调得更高些呢?因为我的利润已经不错了。要知道,这些书当时我是130 多元进的,而且库存很充足。”

殷先生还认为,经营好一家旧书店,除了要把好进书和定价关外,其实对顾客的诚信 服务更重要。他说到他书店来买书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老顾客,他们在这里买书感到满意, 就会一再来,有的还介绍朋友来。而他对顾客的以诚相待也一再得到肯定。有一次,一 位中年顾客在他店里找到一套80年代出版的连环画,非常惊讶,说这套书中有一本为他所 绘,他多年来一直苦于找不到这套书。他希望买10套。可当时店里没有这么多,殷先生答 应明天带给他。但这位先生称他第二天就要回美国,他愿意出高价马上得到这套书。为了 满足这位先生的愿望,殷先生立即赶回家取来了10套书,并按原来的标价卖给他,令这位先生十分感动,一再表示感谢,后来他就成了名著书店的忠实的顾客。

其实,论到名著书店的顾客,记者百分之一百也应该算一个。就在这次采访前,记者也曾多次在名著书店买书,对店主的服务真的感觉不错。

采访将结束时,天色已近黄昏。这时,只见殷先生的老爱人和女儿抱着外孙来看他。殷先生立刻起身接过外孙,乐得嘴都合不上来,让记者目睹了这一家人和睦美满的动人画面。 后来记者又问过殷先生名著书店将来的打算,他说,他并不指望靠开个小书店大富大贵。若再年轻10年,也许会有更大的野心。但眼下他对目前的状况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与书为伴,给他带来很多快乐, “至少今后5年内,我不愁没书卖。” 殷先生说,“这也称得上是老有所乐吧!”

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