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汝清 中国典籍里怎么讲“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百余年来中国文化历史传统被割裂、抛弃和否定。虽然我们在日常行为中对孝道有心理上的基本认同,但“孝”一度成为一个背负负面价值的词汇,至今亦尚在争论。去年网上“父母皆祸害”小组引起热议,带出一系列转型社会中父母子女关系的讨论,但究竟典籍中如何讲“孝”,其在当代又有何种价值?作一梳理亦是今日讨论“孝”之前提。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慨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生我养我,在我们生命之初都有“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之后我们成长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父母为我们的无私付出,虽然对大多数父母而言,这种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作为子女,却不能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我们所能回报的就是孝。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人文史,虽然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曾说过他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但那不过是在当时矫枉必须过正的特殊时期的一时激愤之语,当不得万世不变之圭臬。我们如有对传统的同情与关照,则当细心探究下何为“孝”?
孝的三个层次:尊亲、弗辱、能养
孝是人类最朴素自然的情感。同时,孝又是古代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标准甚至是根本大法。在《诗经-蓼莪》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经》中有“古之明王以孝治天下”。
具体而言之,关于什么是孝,《礼记・祭义》中这样记载――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这是孝的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尊亲――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尊重以及因自己的行为使父母得到他人由衷的尊重。这里的“尊亲”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层面既包含了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孟懿子问孝时所说的“无违”,无论父母在世还是去世,都要用一种诚敬的心去做好生养死葬的每一件事,要依礼而行,不可轻忽。同时也包含了《礼记・曲礼上》所规定的“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这种做法,其出发点在于让孝子尽己之心去感受父母每一天的身体变化,通过几个特定的时段――严寒、酷暑、入睡前、起床时,来全面细致地观察父母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父母的健康长寿。
第二层面包含《孝经》中所说的“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的处事态度。在上位时有庄敬之心,在下位时有恭谨之心,与人交往时有谦让之心。这不仅能够让自己获得他人的广泛认同和尊重,更是使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得到他人同样甚至更高的尊重的主要表现:他人会赞美你的父母教子有方并慕而效法;也会出于对你的礼敬而对你的父母礼敬有加。这就是孝。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古人所追求的“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以及“身后哀荣”体现的同样是这种思想。这是孝的最高表现,也是我们当前认识孝道所普遍忽略的地方。
《孟子・离娄下》中记述了五种不孝的行为――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这五种行为除了让父母感到痛心之外,都会给父母造成来自他人的羞辱,违背的还是“弗辱”的思想。这是孝道的第二个层面。由此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父母的孝。
至于从衣食口体上赡养父母,也即孔子所言之“能养”,就等而下之了。《论语》中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缺乏了敬意,即便做到“能养”,也不能称之为孝;反之,有敬意的养实为“尊亲”的大孝之举。
“能养”在孝行中是排在最后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孝行仅及于此的肤浅认识,并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所谓的孝子之行也都只是做到了这一层,这是我们时代的不幸,也是传统的不幸。
悌是儒家“推己及人”精神的体现
在儒家的价值中,与孝紧密相连的就是弟,现在也写作“悌”。
悌就是为弟之道,兄弟之爱一如父子之亲,也起于天性,是父子之亲的自然延伸,这同样体现了孝。这种关系在儒家看来也是相互的,“兄友弟恭”,而且“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会让父母感到莫大的慰藉,这样他们才可能满心欢喜地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整个家庭才会有其乐融融的气氛。
有了孝悌之心,自然便会有爱心的扩充,对同龄人中的年长者以及无血缘关系的长辈的尊重也被称为悌,这既是儒家“推己及人”精神的体现,更是对“大孝尊亲”的具体实践。儒家文化的教育,就是要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重培固孝悌的根基。因为――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以事兄之心去事长,以敬兄之心去敬他人之兄。这是悌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孝的扩展和延伸。同时,正是因了这种推而广之的敬,才使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漠。
孝道根本乃在要人心存敬意
《礼记》开篇有言:“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孝道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人心存敬意。对人、对事、对天地万物,都要心存敬意,方可成就君子之德。“敬”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这种修养的具体外化。
在当代社会,实珊涕道依然要和孝道结合在一起。当前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基本绝迹,居住环境呈多元化特点,故而维护小家庭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之间的和睦是孝悌之道的核心要义。同时,邻里和谐、尊老敬长也是孝悌之道的应有之义。
孝悌的外化,就是儒家“推己及人”的重要思想,也是正人心、化风俗的重要手段。事亲是孝,从兄是悌,孝悌是仁义的基础,有此孝悌才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思想,才会有仁有义,才会有立人之道。礼乐以及智慧也随之而产生并赖以存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推恩”思想,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而由“仁民”而“爱物”则是进一步的推及,是对天地万物一体之爱,就像北宋的张载在《西铭》中所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儒家思想的特质,立足于当下今生,从血缘亲情入手,培固孝心,弘扬孝道,并由此而扩充仁爱之心,涵养浩然正气。这种直人人心、直探本原的做法,在精神信仰层面必然成为与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信仰并世而立的一种选择。在面对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方面,应该是最具本土意识也最契合中华民族心理的解决之道。
《论语・里仁第四》有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人生不满百”,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能陪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过去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迈的父母把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现在他们给我们的建议或许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切合实际了,但他们建议中包含的一生的经验和教训却值得我们去深思。退一步讲,即便他们的建议毫无价值,但出于对我们的疼爱而表现的唠叨其实是我们的幸福,我们应当惜福。终将有一天我们会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唠叨,那时,我们会心痛地发现一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