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诺奖之后话路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诺奖之后话路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秋,正当《收藏界》杂志社的高玉涛社长紧锣密鼓地筹备路遥纪念会的时候,文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中国千百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梦,终于实现了,媒体陷入了狂喜,国人陷入了狂欢。它来得这么晚,这么及时,这么突然,似乎还有点没准备好,忽然来了,甚至作家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到高密,那个被称为莫言文学王国的地方,莫言成了中国文学的代表、新闻的焦点、舆论的中心。

我预言,在2012年的这个秋天,若干年后能记住的,可能除了十,就是莫言了。我坚信,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绝对的正能量,毫无疑问会推动中国文学的进步。可是,莫言的作品,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在莫言获奖之前,其作品的发行量一直不温不火,比不上实和路遥。实因电影《白鹿原》的上映,再次大火了一把,连带小说又热卖数十万册。路遥作品的销量也早过了百万,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成了励志教科书,读者口口相传,影响了许多人。

今年是路遥逝世20周年,高玉涛社长准备出版一期纪念路遥的专刊,并发起主办一个纪念会,会上还要展出他约请一些艺术界人士为纪念路遥所作的书画。总之,他要为路遥做点什么。

高玉涛社长与路遥是陕北同乡,他为路遥做点什么的想法,早就有了。四五年前他就经常跟我提起路遥,拿出路遥写给他的信给我看,讲他跟路遥的交往、路遥对他的帮助、路遥对他的影响。我们常常一起谈论路遥的小说,还有那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说自己读了不下十遍。李建军主编的《路遥十五年祭》出版时,他一下子买了几十本,送给很多朋友。当时高玉涛说,过几年自己也要出版一本纪念路遥的专辑,并要为他开纪念会。

现在,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的专辑已在2012年第11期《收藏界》面世,纪念路遥的书画作品也都征集到位,就差一个纪念会了。为了这个会,高玉涛社长没少费心思。

高玉涛社长原想纪念会在路遥的忌日—11月17日召开,并且开会的时间就定在中午,以契合路遥的那句名言“早晨从中午开始”。为此他提前两个多月就起草了方案,分送几家单位,争取联合主办。最早落实的合作方是鲁迅文学院,因为该院的常务副院长是路遥的好友白描,白院长对活动全力支持。活动场所定在哪里呢?9月下旬,我曾向高社长推荐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希望能联合人大文学院一起主办,这样既能解决场地问题,也能解决观众问题。为此,我把方案发给了人大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时值人大举办75周年校庆,孙先生是大忙人,百忙之中给我回话说,活动不错,等过了十一再具体商量。没想到,十一之后等来的结果却是活动已排满,无法参加。随后高社长又与北京大学联系,希望活动能在北大举行。他说北大同意参与主办,合作方是北大团委、学生会,连地点都定好了,时间就是11月17日。开会的日子一天天迫近,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北大方面突然通知高社长,因召开十,活动推迟。看来,17号是不行了,尽管对此变动有些遗憾,高社长还是同意了。十过了,何时开会呢?当高社长与北大落实开会日期时,没想到北大方面变卦了,说因该校团委书记工作变动,活动取消。无奈之下,高社长再次找到白描院长,并将活动地点改在鲁迅文学院。这时,离开会日期只有5天了。

我之所以这么详细地记录会议的筹备过程,不是想突出高玉涛社长有多大功绩,而是想让大家了解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民间自发举办的活动。实际上,高玉涛碰到的困难一定比这要多,我只是列举了自己知道的一些,从中也可见一斑。其实,有些困难就是人为设置的障碍,那些手握权力的人说过的话可以随意更改,他们不会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更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路遥与莫言本来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尽管他俩都是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但是因为高玉涛要举办的这个纪念会恰巧与莫言获奖赶在了一起,使人不得不把两人联系起来。《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路遥的文章中还印上了两人1987年的一张合影,并说“莫言的获奖解决了路遥当年所发出的疑问:‘为什么不理会中国当代文学这些成就?’”因此,可以说莫言获奖也是遂了路遥一个心愿。如果路遥在世,也会为莫言感到高兴的,确切地说,是为中国文学感到高兴,因为世界的目光终于看到了中国,而这正是路遥等中国作家所深切期盼的。

路遥英年早逝,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思考。按照诺奖委员会只给活着的作家评奖的原则,路遥此生已与诺奖无缘。我们不能说路遥那近于疯狂的创作就是为了摘取诺奖,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喜爱,甚至走向国际为中国文学争光,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有人说,在这段时间内,除了莫言,任何关于中国文学的话题都是苍白的。随着图书排行榜莫言小说的一统天下,人们在恶补莫言小说的过程中,在民间故事、历史、魔幻与现实的来回穿越中,不断享受着感官的饕餮盛宴。连带着,被莫言推崇的马尔克斯、福克纳的作品也跟着热销。我敢说,在2012的这个秋冬,包括我在内,有许多中国人都窝在家里消费莫言,阅读小说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我希望这种状态能持续更长时间,因为它总比充满焦虑、无所事事要好。

那么,在莫言热的背景下,举办关于路遥的纪念活动,意味着什么?

谈到莫言与路遥,不能不提他们的文学之路。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他们有不少的共同性:出身农村,了解农民;少年时期都遭受过饥饿的折磨;挚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切地关注身处社会底层的百姓;作品中渗透着对现实的批判与关怀。

同时,他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路遥选择的是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对城乡社会进行全景式史诗般的描述,挚爱黄土地,发掘人性的美好。路遥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真善美是他作品的灵魂。阅读路遥,仿佛在听一首咏叹调,在悠扬的旋律中感悟生活的美好。莫言则是带着对传统的颠覆冲向文坛的,他的作品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思想的自由与平等中挥洒描写万物生灵,在血腥与暴力中拷问人的灵魂。莫言的思维是跳跃的,在古今与虚实中交流穿梭。他不断解剖人性,在冷酷中最终走向温暖。阅读莫言,仿佛坐在4D影院里观看星球大战,随时可能飞来一个星体,在心惊胆颤中体验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曾有的刺激与。路遥写苦难也透着温情,莫言写快乐也透着冷酷。

文学具有多样性。长空搏击,殊途同归。无疑,路遥与莫言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地标。

高玉涛社长来电话说,开始还为请嘉宾的事犯愁,没想到,临近开会,请到的重量级嘉宾越来越多,大家一听说是纪念路遥的会,都愿意参加。特别是路遥的女儿路茗茗,多年来很少露面,这次也答应到场。路遥的胞弟王天笑,近日肝病发作,本来计划29号住院手术的,现推迟住院专程来京出席这个活动。来自陕西、山西、山东等地的几位企业家听说要举办纪念路遥的活动,专程赶来,他们是路遥的读者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高社长说,活动现场展出的名家书画准备邀请几位企业家收藏,所筹集的款项全部交给天笑,作为他这次住院手术的费用。而高社长已经为这次活动花费了十几万元,他说,为路遥做事,值得、应该!

我想,明天的纪念活动一定会很热闹,一是因为路遥,这是一个有号召力的名字,嘉宾云集,况且现场还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立体展现路遥作品的魅力。二是因为莫言,再过几天他就要去北欧领奖了,文学界的这次聚会肯定少不了关于他的话题。三是因为倪萍,她义务主持这次追思会,并作画和写了文章向路遥致敬。

诺奖来了,莫言热了。路遥走了,他并未离去。有了他们,文学之路不再遥远。

2012年11月30日

写于路遥20周年纪念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