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的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公司规模带来的成本角度,分析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现金持有行为存在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现金持有量在适当的条件下对企业得到银行信贷会产生有利的作用。但在扩大企业规模时,容易使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增加,导致企业的监管成本提高,最终使持有现金被滥用的机率提升,因此,现金持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对企业信贷融资的不利影响。所以,为取得银行信贷,找到最恰当的商业银行信贷的企业规模水平是最有利的。
关键词:现金持有行为 信贷融资能力 企业规模 成本 现金持有量 现金流量
现金持有量从概念上来讲是指企业内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的存量。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现金持有的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都是企业以最大化股东价值为目标所需具备的。现金持有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内部储蓄方式,这种方式使日常经营中企业产生的交易成本得到减少,同时在各种紧急事件的处理上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并且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减少了财务风险的产生。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进行企业信贷决策时考核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为了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就需增加现金持有量,达到提高企业流动比率的目的。就这个方面来看,现金持有行为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增强作用是有利的。但是现金持有量的过度增加则会使成本增加,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则会为了减少自身所需承受的风险而减弱企业信贷融资能力。
一、交易成本和流动性机制
行业均值作为我国上市公司衡量现金持有利弊的重要参考标准,对其目标现金持有水平的确定具有很大作用。由于我国对投资者和债务人的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企业信息不对称性的程度偏高,相应的风险溢价在投资人和债务人的需求下不断增加,使得我国不健全的资本市场得不到改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交易成本也居高不下。所以,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普遍较高。为减少在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债务人所需承担的风险,同时增加企业的自身价值,以现金持有作为企业内部融资的依据显得非常重要。而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作为企业流动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紧急事件处理时的应急应用,还可以使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得到保障。但是财务风险在最后能获得避免的情况下,财务危机仍然会带来企业的成本。这个成本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遇到财务危机时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企业通过增加现金持有量使资金流动性得到增加,进而使企业资金周转率增加,减少了财务危机的风险,从而达到避免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时利益受损的目的。例如,美国公司会增加现金持有量来避免现金流的不稳定状态,减少风险的发生。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保持并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会增加现金持有量。而新兴的企业对于老牌公司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通过持有现金来增加企业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提升股东的价值。同时,企业持有一定的现金量,可以提高超额风险回报。因此,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在投资、融资和经营效率方面都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现金持有行为不仅对企业有促进作用,对债务人回收本金和利息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如此便可通过持有适当的现金量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所以恰当的现金持有量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增强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现金持有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
成本的产生是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给经营者收益和风险带来不对称性,在经营者冒更大的风险投资和经营项目时,遗留的不必要的风险却交由所有者承担。而且成本很难避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监督成本、沟通成本、契约激励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
公司的经营决策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股东会决定的,所以债务人可以是委托人,股东可以是受托人。正是由于债权人和股东关注的利益不同,因而在公司决策的过程中,股东不会因为要使债权人的利益最大化而改变策略,从而增加公司的债务成本。
为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掌握更多权力,管理者有充分的理由增加公司的持有现金量。所以在一个项目的投资上,管理者为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可能不在乎该项目是否有盈利行为,即在投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的权益,都会对其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有可能使债权人利益受损。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我国对投资者的保护制度不够完善,监督管理程度不到位。由此现金持有行为将会使成本增加,损害所有者利益,对债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现金持有行为具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投资不足,即未进行投资的现金持有量获得回报较低;二是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时,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为高风险投资而增加债务的成本,使其利益受损。综合以上两点,可以说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债务的成本,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数据显示,在一些国家中,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呈负向关系,即现金持有量越多,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越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防止现金持有行为带来的成本,银行会对贷款企业的借款金额提出上限。出于对债权人利益的考虑,避免过多的现金持有量产生过大的成本,银行会对企业进行评估,选择现金持有量合理的公司作为借款的理想人选。所以,一旦现金持有量超出合理的范围,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就会减弱。
三、企业规模与成本
由于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给经营者与所有者带来不同的利益,使他们在追求利益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分歧导致的问题也逐步增加。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扩大,造成了部分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所有者的需求,违背了所有者的利益,由此需要的监管成本也相应提高。
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在企业规模的扩建上带来的不只是有利条件,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内部的分工相对越明细,相应的运营效率越高。但是精细的分工致使监管力度提高,越难监管,成本也因企业持有现金被滥用而增加,对债权人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股东与债权人追求的利益不同也容易产生债务的成本。在大企业,股东需承担的投资成本较低,因而股东更加倾向于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正是这种投资过度现象,提高了债务的成本。因此,现金持有行为更加导致了股东和管理者的过度投资,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在企业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债权人得到的收获越多,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表现的越加明显,股东的决策就更加受到影响,损失也越显著。企业持有现金被滥用,债务的成本增加。综上所述,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持有现金行为对其信贷融资能力的负作用越明显。
四、企业规模与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
如今,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破产压力逐渐增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得不到缓解,但相应的,这种结果也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在一定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对其债务融资方面存在的相应影响有着正向的关系。在资产负债率处于适当阶段时,企业有能力承担这种压力。但是当其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时,企业的承担能力就是有限的,与其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减弱。由此可以得出企业扩大规模是有利于解决企业财务危机问题,对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的提高有重大作用。但是企业规模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宜过分扩大,如此可将其债务的成本减少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能力范围内,利于财务风险压力的减小和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增强。所以,企业要确定一个对自身最合适的规模,在这个规模水平下,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才会产生积极影响。
五、结束语
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存在重要关系。在企业规模产生的成本中,现金持有行为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有影响。从企业的立场出发,其影响产生了两个相反的作用:在一定的持有现金下,适当的现金量将有助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但是在企业规模过分扩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监管成本上升,成本增加,持有现金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就起到了减弱的作用,为负影响。从商业银行的立场出发,企业规模也是处在一个适当的条件下才是最有利的。因此,债务人的企业规模并不是越大越会产生有利影响,只有在这个合适规模下,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才会逐步增加。相反,超出这个水平,企业成本的提高就会使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变弱。因此,把握好这个度,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之间就会是正向关系。
参考文献:
[1]石晓军,张顺明,李杰.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 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2009
[2]王彦超.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现金价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连玉君,刘醒云,苏治.现金持有的行业特征:差异性与收敛性[J].会计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