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秋日》的八个中文译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秋日》的八个中文译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奥地利作家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被誉为“自歌德、赫尔德林之后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的诗集《时辰书》、《图像集》、《新诗甲乙集》、晚年的《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散文《论山水》和《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论文《罗丹论》、诗体小说《布里格随笔》等等,以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诚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秋日》收录于《图像集》中,是里尔克1902在巴黎写的,那年作者年仅27岁。

本文拟以《秋日》的八个译本为依据浅析这首诗的翻译。原文如下:

Herbsttag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auf den Fluren la? die Winde los.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gi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dr?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tter treiben.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著名诗人,里尔克研究专家冯至老师的译本: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冯先生是学德语出身的,所以他对德文中时态、语态的把握非常准确。本诗第一个词是Herr。纵观全文,这里指的是上帝,有一种和上帝对话的意味在里面,而且单独使用。所以译为“主啊”我认为是正确的。“es ist Zeit” ,译为“是时候了”也是没有问题的。后面的gross一词特别难以翻译,既有时间长的意思,也有强烈、大、伟大的意思。冯至老师翻为盛大,我觉得很贴切。“夏日曾经很盛大”,此处的“曾经”准确地体现了原文里的过去时时态。“让秋风刮过田野”,刮字不妙,没有体现出原文los的意义。这里的意思是把风散放到原野上去,隐含着风原本是被收拢的,然后通过一个散放的动作被放出去,这样就生动了,神气了。而单单说让风刮过田野则丧失了这种神气。“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不要用丰满,现代汉语发展到今天来说,丰满一般是形容女人的,如果用“丰硕”更能体现果实的又大又多,“长得”多余。“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我觉得此处“它们”多余,因为下一句又有“它们”,“气候”比“天气”的概念显然大得多,我觉得改为“天气”更好。“迫使它们成熟”,让人感觉似乎有压迫存在,而北岛用“催”更胜一筹。“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原文里jage是驱赶的意思,不是酿的意思。这里的schweren Wein指的不是“沉甸甸的葡萄”,而是“浓烈的葡萄酒”。Wein这个德语词当然有葡萄的意思,但它更多的是指葡萄酒。根据上面对文意的分析,这里应该指的是葡萄酒。这样一来,上面的酿字也是说得通的。“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句直译过来后很清晰。“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一句分为三行,读起来要连贯。冯至老师照顾到了连贯,但是“来回/不安地游荡”用徘徊一词代替岂不更简洁?

下面是中国诗人,翻译家绿原先生的译本: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何其壮观。

把你的影子投向日规吧,

再让风吹向郊原。

命令最后的果实饱满圆熟;

再给它们偏南的日照两场,

催促它们向尽善尽美成长,

并把最后的甜蜜酿进浓酒。

谁现在没有房屋,再也建造不成。

谁现在单身一人,将长久孤苦伶仃,

将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将在林荫小道上心神不定

徘徊不已,眼见落叶飘零。①

绿原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但他“秋日”的译本显得草率粗糙:第一段还不错,问题出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上。“壮观”一般用来形容某个景象,这里用来修饰夏日欠妥,而且也没有体现出时态。“把你的影子投向日规吧”一句中,“吧”应该删掉,因为这是和上帝的对话,语气不能太口语化。“郊原”容易让人理解成郊外的原野,但原文中并未限定是郊外的。从第二段开始他极力把诗行压成豆腐干,每行字数一样,第三段的两部分也基本如此。为了这种外在形式的工整,他用大量的双音词凑数,这样势必破坏自然的语感与节奏。首先,“饱满”后面的“圆熟”纯属多余。其次是“再给它们偏南的日照两场”一句特别生硬,本来很简单,就是"两天南方的好天气"。再次,“向尽善尽美成长”很罗嗦,完全可以用“饱满”代替,但是此句中的“催”字是亮点。“并把最后的甜蜜酿进浓酒”,“并”字多余,“甜蜜”不如“甘甜”的程度深,“酿进”也没有体现原文“压进”的意思。第三段开始“谁现在没有房屋,再也建造不成”,明显错误理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不用建造”的意思,而不是“建造不成”。结尾加了多余的一笔"眼见",破坏了作者刻意追求的那种客观性描述。

然后我们再来看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译本: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②

北岛在《时间的玫瑰》中说,因为《秋日》这首诗,里尔克才可以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列。关于“秋日”,北岛参照了冯至和绿原的两种中译本,以及包括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在内的三种英译本,最后在冯译本的基础上“攒”成。

北岛在文字的美感上显然出色得多。“盛极一时”也表示是过去时态,六个字,比冯至少一个字,韵律上更好。“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一句和冯至的译本基本相同。Fluren,在德语中是Flur的复数,指田野,显然此处的“牧场”不对。“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枝头”很多余。“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中的“好”字也多余。“催它们成熟”,此处催字是亮点,比冯至的译本更贴切。北岛:“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中“压进”一次用得好,体现了原文里jage的意思。“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这两行基本照搬冯至译本。最后一句,原文用了一个wenn从句,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际上又将时间从中秋向前推进了一步,就是晚秋,落叶纷飞的时候。这一点在北岛的译本中被诠释成了一种正在进行的伴随状态,但是冯至老师的译本倒是有体现。

法籍诗人程抱一是从法语翻译过来的:

神啊,时候到了。夏日曾经丰盛。

将你的影投射在日规盘上;

在原野间,散放你的巨风吧!

最后的果实,命令它们成熟。

再给它们两天温馨的日子,

让它们完成。同时让果汁的

甜意滴滴渗入浓郁的琼醪。

没有居屋的,将不再建造。

原是孤单的,就此孤单下去;

念书,写信,或是苦守长夜,

他将久久徘徊,在林荫道上

飘零无尽的落叶间。③

第一个词Herr译为“神啊”很不准确,本来就是指上帝,应该译为“主啊”。“夏日曾经丰盛”一句很不符合汉语习惯,丰盛前面加个“很”,“特别”或者“非常”之类的才比较合适。另外,丰盛一词不妥,更多的用于形容食物之类,还是盛大更好。“在原野间,散放你的巨风吧”中的“吧”字应该去掉,太过口语化。“巨风”也不妥,不是常用词,再说原文里没有出现强调风大的词。“最后的果实,命令它们成熟”,应该是饱满,而不是成熟,译者理解有误。“再给它们两天温馨的日子”中“温馨”一般形容生活情调,此处不妥,原文中的意思就是南方。“让它们完成。完成”含义不准,应该用“成熟”。“同时让果汁的/甜意滴滴渗入浓郁的琼醪”一句非常啰嗦。“果汁的/甜意”不仅啰嗦而且没有译出原文中“die letzte Süβe”中的“letzte”这一层含义。“滴滴渗入”更是译者自己添上去的。“没有居屋的,将不再建造”中的“居屋”太冷僻。“念书,写信,或是苦守长夜,/他将久久徘徊,在林荫道上/飘零无尽的落叶间”这一长句的句式没有组织不好,毫无诗意,也没有连贯的气势。“念书,写信,或是苦守长夜”里省略了原文里wachen包含的意义,而且原文中并未出现表示苦守长夜之类的词。纵观整个译本,诗的每一行都被拆成两个半句,没有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的感觉。

陈敬容的译本题为《秋天》:

主啊:是时候啦,夏季的光热多奇伟。

如今你的影子躺在日规上,

任无羁的风在平原上吹。

吩咐最后的果子充满汁液,

给它们再多两天南方的温暖,

摧它们成熟,把最后的

甜味,给予浓烈的酒。

没有房屋的人,谁也不为他建筑,

孤独的人会长久寂寞,

会在无眠的期待中读书、写长长的信,

会在秋风蹂躏枯叶的街巷里

不安地踱来踱去。④

“是时候啦”,“啦”不能随便用,显得不深沉。“夏季的光热多奇伟”,原文完全没有光热这样的词汇,尽管可以联想得到,仍然属于生造。“如今你的影子躺在日规上”,没有采用祈使句,显得力道不足,原文中动词前置,是个祈使句。“躺”字不妥,说道影子我们一般用“落”这个词。“任无羁的风在平原上吹”,把los意译为无羁,差强人意。Fluren应该译为田野,而不是平原。放风吹与任风吹含义是不同的。“吩咐最后的果子充满汁液”中“吩咐”感觉太轻。“果子”似乎缩小了词义。“汁液”又是译者自己加进去的。“给它们再多两天南方的温暖”。“南方”与“温暖”其实是重复了,而且句式组织得也不好。后面一句的“催”字用得好。“把最后的/甜味,给予浓烈的酒”,这一行被拆开了,显得句子很长。“甜味”和程抱一译本里的“甜意”都太轻,没有“甘甜”好,“给予”又太平淡,没能体现出“压进”,“驱赶”之类的意思。“没有房屋的人,谁也不为他建筑”的意思不对。不是别人不为他造,而是他自己不造。“孤独的人会长久寂寞”,不该断的断了,该断的不断,此处原作有逗号,译者倒没有了。“会在无眠的期待中读书、写长长的信,/会在秋风蹂躏枯叶的街巷里/不安地踱来踱去”,句式不好。原文没有期待这个意思,而且译者也省略了原文中“醒着”这一词义。“in den Alleen”是指在林荫道中,而不是街巷里。

我们再来看看杨武能老师的译本: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已很盛大。

请往日规上投下你的影子,

还让西风在田野里吹刮。

命令最后的果实结得饱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国的温暖,

催促它们快快地成熟,还给

浓烈的酒浆加进最后的甘甜。

谁此刻没有屋,就不会再造屋,

谁此刻孤独,就会长久孤独,

就会长久醒着,将长信书写,阅读,

就会在落叶纷飞的时节,

不安地在林荫道上往来踟蹰。⑤

“夏天已很盛大”的时态错误,含义也错了,仿佛当前依然处于夏天似的。“请往日规上投下你的影子”原文是祈使句,不需要请字。“还让西风在田野里吹刮”,“西风”是译者想象出来的,原文没有说是西风。“吹”和“刮”重复。“命令最后的果实结得饱满”中“结得”多余。“再给它们两天南国的温暖”,“南国”与“温暖”重复。“催促它们快快地成熟”,“催促”和“快快地”重复。“还给/浓烈的酒浆加进最后的甘甜”,这里的意思弄反了,是“压进”,是赐予的意思,而不是“还给”。“浓烈的酒浆”可以简化为“浓酒”。“谁此刻没有屋,就不会再造屋”,“屋”此处最好用“房屋”,因为与之平行的词都是双音节词,这样比较对称。“就会长久醒着,将长信书写,阅读,/就会在落叶纷飞的时节,/不安地在林荫道上往来踟蹰”,打乱了原文的句式排列,而且在“就会长久醒着,将长信书写,阅读”一句中,醒着前面不应该有“长久”这个副词。

下面是李魁贤的译本:

主啊,时候已到。夏日已太长。

使阴影掩过日晷仪,

让秋风在草地上吹扬。

令最后的果实都成熟,

再给予两天南方温暖的时光,

逼使更加完美饱满

且猎取那浓郁美酒的终极芬芳。

如今谁无房屋,也不需要再建筑,

如今谁无伴侣,亦将长期孤独,

亦将清醒,阅读,而且写长长的信,

而且将在甬道上来回走步

不休止地,当黄叶飘零。⑥

第一句中译为“夏日已太长”是错误的。“使阴影掩过日晷仪”,“掩过”和阴影不搭配。“让秋风在草地上吹扬”,“草地”理解错误,应该换成“田野”,“吹扬”太轻飘,无气度。“令最后的果实都成熟”,中的“都”字多余,“成熟”应改为“饱满”。“再给予两天南方温暖的时光”,和上个译本一样,都很罗嗦。“时光”不妥,要用“天气”。“逼使更加完美饱满”,“逼使”是贬义词。“且猎取那浓郁美酒的终极芬芳”太造作。“如今谁无伴侣,亦将长期孤独”,原文是指孤独,而并非没有伴侣。“亦将清醒,阅读,而且写长长的信,/而且将在甬道上来回走步/不休止地,当黄叶飘零”,“不休止”的位置应该靠前一些才对。“黄叶飘零”没有“落叶纷飞”好。

飞白的译本: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如此之长。

把你的影子卧在日规上吧,

再在田野上放开风的马缰。

命令那最后的水果更加饱满;

再给它们加两天南方的温暖,

好把它们催向完成,再往那

浓冽的酒浆里压进最后的甜。

今日无房者,不再为自己造房,

今日孤独者,将长期会这样,

将会长醒,长读,写长长的信,

将会随着飘荡的落叶之群

在林荫道上彷徨,彷徨,彷徨……⑦

“夏日如此之长”也是错误的。“再在田野上放开风的马缰”,原文有“放开”之意,却无“马缰”之意,“风的马缰”比较别扭。“命令那最后的水果更加饱满”,“那”多余,“更加”多余。“再给它们加两天南方的温暖”,也很罗嗦,“南方”与“温暖”重复。“好把它们催向完成”,“催向完成”表达欠妥。“今日无房者,不再为自己造房”中的“无房”和“造房”都不是好词。“今日孤独者,将长期会这样”,其实这句对称着翻译效果会更好。“将会长醒,长读,写长长的信,/将会随着飘荡的落叶之群/在林荫道上彷徨,彷徨,彷徨……”,原文中只有“信”的前面出现了“长”这一形容词,而译者则把它赋予了每一个动作。最后三次重复的“彷徨”纯属多余。

分析完这八个译本我觉得冯至老师的北岛的译本更符合原文,在措辞上也更优美,更富有诗意。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注释:

①绿原:《里尔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P94。

②北岛:《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载《收获》,2004年第3期。

③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初版P86-87。

④陈敬融:《(诗苑译林)图象与花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P78。

⑤杨武能:《里尔克抒情诗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P20。

⑥李魁贤:《里尔克诗集(III)》,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P74-75。

⑦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现代卷》,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P1051-1053。

参考文献:

[1]绿原.里尔克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4.

[2]北岛.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J].收获,2004:(3).

[3]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初版):86-87.

[4]陈敬融:《诗苑译林》图象与花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78.

[5]杨武能:里尔克抒情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20.

[6]李魁贤:里尔克诗集(III)[C].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74-75.

[7]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现代卷[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105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