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我国区域格局的划分目前形成了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差异,通过分析,试图揭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从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 区域 投入产出比

文化产业的区域比较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对城市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等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业相对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逐步替代传统的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见表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43%增加到2011年的2.85%。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2008年为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3%,中部地区为1.63%,西部地区为1.34%,东北地区为1.38%。

(二)各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较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单纯分析其占GDP的比重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它只重视了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及内涵的价值。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这样的误区,单纯的靠投入数量的增加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分析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国内各地区文化产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数据及各地区文化产业总产出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如图1所示。

本表基于2006年至2011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来,由于各年度统计年鉴统计指标不一致,我们能够拿来做对比的只有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另外,由于某些年度统计数据的缺失,造成个别地区个别年份计算比例(如东北地区2007年)的不合理性。忽略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此表中看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趋势: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比较稳定,且始终保持较高的比例;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区域比较

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2年5月,财政部最新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近几年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35%-45%之间。虽然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力度很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见图2)。

(四)人均文化事业费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增加,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已由2000年的4.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且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呈现向基层、农村倾斜的趋势,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对2005年至2011年全国四大区域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值进行考察,仍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区域差异。各年度人均文化事业费中,东部地区居首,其次是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最低(见图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总体来说,各方面指标东部地区都优于其他地区。

原因分析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便利的交通使其具有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由于其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教育和科技基础较好,且信息传递速度和管理水平较高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另外,国内各项政策基本上都采取由沿海向内地展开的梯度推进方法,在税收、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上对东部实行倾斜。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我国三大服务业枢纽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与法制环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传承。相比之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使得其产业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匾乏,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品的同质化不符合错位竞争的原则

豪特林(Hotelling, 1929)提出了产品差异化的模型来解释厂商的选址和定价问题。他认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其市场竞争力越强。在文化产业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更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按照企业竞争理论,企业目标市场竞争战略有两种方式:正位竞争和错位竞争。应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区域应该错开各自的锋芒,以己之长发展优势竞争地位。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正与传统理论相悖,各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恶性的正位竞争,从而产生资源的浪费和收益的低下。东部地区由于具备充裕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文化产业投资的产出较高。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虽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却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实现文化资本和市场机制的融合,无法突出其竞争优势,使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较低。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地区差异

通过前文对2005-2010年各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0.5%左右,而其他地区则仅为0.3%-0.4%。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文化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用巨大。而东部地区由于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及文化产业市场的完善使其获得的财政资助比中西部地区要多。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策略

(一)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可以依托其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消费群体,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即集中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具有充足的人才,科学技术水平发达,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因此,东部地区适合建立文化产业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的影视制作、游戏软件、动漫制作等创意产业。

中部地区文化资本密集。适合以其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发展。可以延展文化价值链,集合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风土民俗各异,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可以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继续挖掘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如九寨沟、兵马俑、丝绸之路等区域文化特色浓厚的旅游产品。同时,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创反映西部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民族文化,并做好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

东北地区则应充分融合三省的优势,建立“大东北”文化产业区。首先,以冰雪文化和草原文化为发展重点,建立冰雪科技、物质和民俗文化体系及以大兴安岭、长白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其次,挖掘老工业区的文化遗产,建立以沈阳、长春、大庆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区”;最后,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民族和艺术资源,促进满族文化和二人转艺术的传播和创新。

(二)依托财政,拓宽融资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占总投资额的50%以上。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方面,东部地区要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目前文化产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有上市融资、政府财政支持、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部分为资信等级不高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非常困难,而且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投放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偏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各地区文化产业在依赖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宽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如私募基金、信托计划、项目所有权和收益权质押贷款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三)加强对区域内部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和技术的合理配置。各地政府在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战略和技术战略,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骨干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地政府应首先认识到人才和技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和技术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和技术培养基金和资助体系,实现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对人才和技术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认证,扶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协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人才和技术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另外还应加强人才基地建设,着重培养产业人才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启松,黄致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4.韩丽霞.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王希奎.关于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宏观思考[J].理论观察. 2000,4

6.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李江帆.文化产业:范围、前景与互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作者简介:

韩萍(1979.11-),女,汉族,山东省莱阳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