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窗效应:小破坏带来大灾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窗效应:小破坏带来大灾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车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这辆车仅仅几小时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纽约市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人们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纽约的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凌乱,到处涂满了污言秽语,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这一切都使得外地人对纽约谈虎色变,不敢只身去纽约。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局长布拉顿在给《法律与政策》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谈道:“地铁无序和地铁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蔓延,那些长期逃票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无家可归骂街的、站台上非法推销的、墙壁上涂鸦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铁里弥漫着一种无序的空气,我相信,这种无序就是不断上升的抢劫犯罪率的一个关键动因。因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动的青少年,已经把地铁完全看成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了。”

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警察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

结果发现,每7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1名是通缉犯;每20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1名携带武器。难以置信的是,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1994年1月,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的警察局长,升为警察局长以后,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个角落。

“警局的最高领导居然要关心街头那些‘毛毛雨’犯罪,这在纽约市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在整个美国绝大多数警察局也是史无前例的”,马里兰大学政策研究专家沙尔曼感慨地说。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