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及思维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是思维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新理念下的学习主要落实在数学课堂上,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数学思维 创造性思维 实验

教师要更新备课与上课的理念、形式、内容,辅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用合适的情绪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深化学生思维。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增加实验教学,让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怎样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怎样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样在教学中就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重要的提升。

一、搞好情景创设,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在学次函数应用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如下应用问题: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这节教学内容时,我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问题情境:

在ABC中,AB=AC,倘若不留神,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了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请问,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学生先画出残余图形并思索着如何画出被墨水涂没的部分。各种画法出现了,有的学生是先量出∠C的度数,再以BC为一边,B点为顶点作∠B=∠C,B与C的边相交得顶点A;也有的是取BC中点D,过D点作BC的垂线,与∠C的一边相交得顶点A,这些画法的正确性要用"判定定理"来判定,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ABC中,若∠B=∠C,则AB=AC"。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证明方法。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注重实验动手的教学,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重视逻辑论证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定理(公式、法则)是靠实验、观察、操作、猜想得出结论,然后再论证,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

在《轴对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任意滴一滴墨水,接着按任意方向对折纸,然后启发学生观察两滴墨水印的形状与折纸的位置关系。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与观察,既落实教学内容,有活跃课堂气氛。

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中,教师在上课前要求学生事先准备五根长短不一的小棒,长度分别是5,8,10,12,15,取其中的三根小棒塔成一个三角形,由实践操作回答:你所取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多少?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直观比较,趣味盎然的进行学习。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内容开放性,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和一般性的。主体必须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决。有些问题答案常常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多样的答案,但这样的还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在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结构的重建。

在《函数》教学,设计了以下的开放题二次函数y=2(x+1)2与y=2x2+1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尽可能多写出结论)。这些开放题不仅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很大,而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忘经常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境界。

参考文献:

1、柳斌《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2、肖柏荣《数学教育设计的艺术》《数学通报》

3、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数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