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进更广阔的新闻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进更广阔的新闻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喻丹(本刊采编中心副主任)

功夫不负“有行人”

做记者以来,采访了不少先进人物,“我寄雄心予明月”的欧阳自远、苗族的“荷马”王安江、“我以我心酿茅台”的季克良、“红了杨梅白了头”的郑家克、瓮福技术创新的“定海神针”郭仕伟……

优秀人物虽然岗位不同,但在境界上是隔行不隔山的,“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本质。他们的精神涵养了我――这是我从这个职业里获得的最好酬答。

鲜活感人的事迹就在那里,你不去,就无法深刻地了解体认。

如果不想做起笔落墨全听风、陈词套话少内容、患了“自闭症”的“空空道人”,就要发动自己的脚,张开自己的眼睛,荡涤心情,到基层去,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人物、新经验。十步之内有芳草,功夫不负“有行人”。

到基层,不是“赶任务”, 脚到基层,心更要到基层。物我相融,进入角色,才能写出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稿子。

为何有些文章像是一个底稿的重写,只是地名有所不同,基本结构几乎没有差别,领导总是“深入”某地调研,政府总在“抢抓机遇”,某地正在或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领导班子总是“团结奋进”――均拜概念化、标签化、模式化的写作与编辑方式所赐,脚到心不到,就无法清空原有的认知,无法为自己的杯子注入新水。

不纵身江河,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不到基层,笔底永远腾不起风云。

心随步行,笔底起风云。

尹辉(本刊采编中心记者)

在基层触摸工业强省脉动

沿着六盘水市中心的凉都大道向着西南方向走,大约7公里左右,是钟山区红山村和水城县石桥村,也是六盘水新近崛起的“红桥新区”。

一年前,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红桥新区”更多是一个规划、一种构想。“实地我去过,还是一片烂泥地。”市民陈呈当时这么告诉记者。

但2011年10月记者再度来到这里时,情况却发生了很大改变。

原红山村村民赵万明家的七八亩土地被征用后,2011年,他用征地款开起了饭馆做上了餐饮生意。 “目前,虽然还没有进入施工人员最多的时期,但生意也还不算差,毛收入高时一天能达到300元。”收入比务农时提高了一大截,赵万明很高兴。据他所说,他并非“个案”,村里的村民们大都过上了“新生活”。

赵万明小饭馆的对面就是红桥新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

如今的红桥新区,就像一个广阔的战场,万马奔腾战犹酣。大企业入驻,大项目开工,沉睡千年的高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沿着崭新、笔直的红桥大道,一座座钢架结构的厂房已经立起,围墙栏杆整齐划一。“夷平青山架红桥,向绝壁千丈寻希望。”红桥新区宣传手册中这句气魄宏伟的话,让人心中豁然开朗,顿生无限豪情与希望。

红桥新区的发展见证了黔中大地正在涌动的“工业化浪潮”,让我感受到了在文件中、材料里、会议上感受不到的“工业强省”场景,触碰到了“工业强省”的强烈脉动,也让我再次体味到了走基层的快乐。

吴文仙(本刊采编中心记者)

基层的课堂

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在新闻的源头,用心去体悟基层带给我们的生活智慧和生命的感动,感受基层老百姓、基层干部所彰显出的工作作风和生命魅力,从中获取鲜活的素材,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今年8月底,从黔东南采访抗旱保民生情况回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干涸长草的山塘和绝收土地上枯死的玉米和水稻;头戴草帽、皮肤黑黝,一身农民打扮的凯里市农业局副局长潘文桃走在乡间动员老百姓改种;步履蹒跚的老人,背着半筐苞谷在岑巩县天星乡野牛山村崎岖山路上缓缓而行;消防车送水、领导干部和志愿者扛水分水时的忙碌场景和村民领水时脸上的笑容;穿着碎花布民族便装的丹寨县高排村苗族、水族妇女,劳作归来三两成群,踩在满是尘土的马路上,把笑声留在风中……这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像电影一样不断回放。

每次深入基层采访,以记者的视角去观察基层的生动与深邃,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和自我的提升。深入乡村和田野,在田间地头寻找人们劳作的影像,聆听人类文明亘古走来的足音;走进工业园区,跟管理者、技术员和生产一线的工人交谈,感受工业发展的时代脉动……一堂堂生动的课程,就这样在脚下开启。

历史总是被选择性的记忆和记录,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纪念和解读辛亥革命。在“基层行”的采访中,我也常常思考:如果以今天为起点,未来一百年后,后人对今天将留下何种记忆?作为反映真实、记录历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又为后人记录了什么样的历史?

俯下身才能心贴心

内参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由于其传播的特殊性,它比一般公开报道更有深度、更具参考价值、更能推动工作创新,因而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基于此,内参报道要求记者更加深入基层、深入新闻现场,进行调研式采访。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走转改”活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延续新闻界“接地气”、“抓活鱼”的好传统,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执行群众路线。

只有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才能捕捉到生动细节,使文章富有可读性;只有了解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才能体会群众的冷暖诉求;只有感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带着感情走基层,加大民生报道分量,增强采写百姓故事力度,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地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近一年来,内参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全省将近一半以上的县市,以及100多个企业、村庄和工地,都留下了我们走过的足迹。正是因为深入基层,我们才有了对社会、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我们的报道主题,才能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我们的报道内涵,才能挖掘到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才能宏观把握,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写出有张力的报道。而省领导10余篇次的批示,也是对我们“走基层”最好的认可。

每一次深入基层采访,都是一次转变作风的历练,丰富着我们的人生阅历,增长着我们的知识和视野。

张(本刊新媒体部记者)

好新闻源于“走”

2011年10月19日至21日,我参加了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联合主办的“贵州省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联合采访毕节试验区活动”。

19日下午,我与法制生活报社记者周泓洁到毕节市小坝镇新场村农民家中住宿一晚,采访多位当地的村干部及老百姓,和他们促膝而谈,在老百姓家里边吃饭、边采访。

小坝镇新场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们仅靠种植玉米、水稻、油菜和马铃薯来养活自己,现在村民们通过转变发展思路,走上了集个体百货经营、木材经营及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道路。每年1700多万木材经营产值及250余万的百货经营产值,让村里坐拥百万以上财富的人家达到近30户。两天的采访,让我感慨良多,最后加班加点写出了2000多字的通讯《木材产业造就数十百万富翁》,这篇通讯荣获了此次活动的优秀奖。

此前,我曾深入黔东南州和毕节地区部分县、市的农村以及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花溪高坡乡、青岩古镇等地采访,写出一系列反映基层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都得到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好评。

我真切地体会到,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是记者成才的“捷径”。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练就朴实的文风;只有真正接触采访对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也只有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写出感动读者的好新闻。

史红云(法制生活报社社长)

要灵气必须接地气

采写铜仁地区松桃自治县蓼皋镇政法委书记龙果山的事迹时,泪水不停涌动。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再回想自己20多年的新闻生涯,那些留下深刻记忆的稿件,几乎都是在泪水中写就的。

眼泪是为采访对象而流,或感动,或同情,或悲愤……就像龙果山,一个平凡的乡镇政法委书记,却用自己的不平凡感动了所有的人。采访中,在簌簌流泪、数度哽咽之余,我不停地想:虽然龙果山已经病逝了,但我一定要为他的亲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倾情写完稿件,引起了一些反响,省地县都行动起来,龙果山的亲属们得到了相应的照顾,十多万的债务解决,房子问题解决,生活问题基本解决……这些,是我采访中最大的收获。

让感动自己的东西感动读者,这是许多新闻老前辈给我们说的话。采写龙果山事迹,是我参加“走转改”后的第一次采访活动。这种感动,让我在浮躁之时,有冷静下来的理由。

自从开展“走转改”以来,不少年轻的同志都在嘀咕:这有什么新鲜的呢?媒体一直不都在倡导“三贴近”吗?但现实是,“走转改”确有其迫切性。

网络时代给新闻传媒工作带来很大便利,记者通过网络“淘”线索、找信息已是常事。但不容回避的是,网络也给记者带来了偷懒的“便利”:“百度”一下,即便不到现场采访,任务也可以完成。还有些记者,虽然也跑到了一线,但也只是到基层泡一泡,开开会,拿几份材料,并没有真正地沉下去,没有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工作作风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这样,如何能采写到鲜活的东西?走了,未必就是转了、改了,关键的,是要沉下去,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周娴(本刊新媒体部记者)

民声心声入微博

140字的微博,开启了一个“人人都能向社会喊话”的时代。在网络中,每一个IP地址后面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广大群众。在“走转改”活动中,杂志社新媒体部的记者“初试啼声”,用微博自己在基层采访到的带着泥土芬芳的见闻。

2011年8月16日,我们奔赴毕节地区黔西县采访报道,同时,贵州先锋网开辟了“微博听民心”专栏。在黔西的几天中,我从基层中挖到了不少“宝”,听到不少感人故事,深刻地感受到黔西人民的可爱和淳朴。而这些,我都通过鲜活的采访手记――“微博”出去,随时随地把我的感受、黔西发展的变化传播给广大网友。

生动活泼的微博传播,也引起了众多网民的积极回应与共鸣。有网友评论说:“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不到基层去,就冷暖不相知,和群众的感情就不能交融。”还有网友说:“记者走基层,不仅应该嘴到、耳到和手到,而且要眼到、腿到和心到,这样,好文章自然会从心底流淌出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走转改”的微博手记,让我们和泥土贴得更近,和民生贴得更近,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基层从不缺乏感动,缺少的是发掘。下基层活动好比“找矿”,要沉下身心、执着寻找。基层永远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越是基层,越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越深入前沿,越沉下心来,就越能贴近生活,挖掘到最美最淳朴的生动新闻,充分展现百姓“身边的感动”。

刘磊(法制生活报社专题部主任)

和新闻对象一起行走

在我家的墙上,贴着一张贵州省地图,它上面遍布红点。

2006年底,我有幸成为法制生活报社的一名记者。初涉传媒的我,梦想着当一名“流浪记者”,仰慕着“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的独行侠式生活和工作。

此后,我每到一个县采访,每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为民请命”的稿件,就会在地图上标上一个红点。近5年的时间,地图已经不成地图,我也不再是那个懵懂青年。对什么是新闻,该报道什么样新闻,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5年来,我走过了贵州绝大部分市县,写出了政法委书记专访、县市政法工作概述、先进个人事迹报道等数目可观的文章。5年来,一些镜头历历在目:乘坐7个小时的大巴到罗甸、兴义这样偏远的地方采访,雪凝期间艰难步行6小时走25公里到剑河县报道英勇牺牲的协警,坐马车到贵州最偏远的月亮山区采访一线民警……

5年的经历,让我知道要想了解一个行业,最好是与他们在一起。5年来,我发现政法系统是最苦最累的行业之一。所以,我对现在社会的“仇警潮”很不能理解,但这也证明我们新闻工作者还有很多工作未做好、做足。

所以,现在我们得转作风,沉到一线去,沉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和新闻对象一起行走;同时,还要改文风,站在百姓的角度,写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章,展现贵州政法干警真实的精神面貌。(责任编辑/任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