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云南当代艺术的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云南当代艺术的走势及其产生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当代艺术 走势 产生影响

[摘要]当代艺术是中国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样式,其美学特征正是以对传统艺术的反诘与超越。主要表现为:在传承古典艺术的基础上超越古典艺术与客体世界,艺术与受众二元对立的弥和性,强调当下艺术家的个性艺术特质、发现或创新出前辈艺术家们未研究和表现的题材、作品风格和艺术美感等方面的自足与原创。

2008至2009年是值得人们记住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波及全球经济发展的美国经济危机、震惊世界的中国雪灾和四川汶川八级地震自然灾害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等等。这一年同时也是全球艺术市场底迷和新艺术及其理念极为活跃的一年。

云南艺术界也悄然发生着一些当代艺术事件:2008年4月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管郁达先生策划的“行者日志”――和丽斌个展;2008年10月由和丽斌策划的“‘写生云南’系列艺术活动第二回‘哀牢寻梦’”在昆明香巴拉画廊的展出;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艺术家推广活动“我‘们的生活’――温雅高贵的礼物”大型画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展出,以及由云南大学教授管郁达策划的2009年 “‘绘声绘色’数字与绘画的对话――2009年第二届‘奇观’媒体艺术双年展,‘领升’艺术论坛・丽江:修正与重写,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暨批评家提名展活动”在昆明云南省博物馆的举办,给云南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关于当代艺术的几种说法:

“现代绘画是诗歌的语言”( 摘自《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英国)金・格兰特著)。(1)20世纪早期,现代绘画理论中最著名的发展是诗和语言的那种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理论家、批评家和艺术家经常使用诗和抒情诗这些明确的术语来解释立体主义绘画;而且对于完全有其独特技法的一种纯艺术的现代绘画而言,这些术语也是现代绘画理论的概念性里程碑。绘画以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与诗之间的对话已经不再是以前所讨论的那种笼统而传统的比较,他们还包括两种艺术的特殊方法和要素以及它们被创造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因此,诗,抒情诗和语言成了那些主张绘画是一种独立表现之外的意义创作和传达体系的人的指导性概念。(2)艺术家之间流传着对当代艺术的一种理解:当代艺术是一种难于捉摸的、古怪的、让人搞不懂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体。这种说法我认为是建立在十八世纪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J・J・Winckelmann)的理论,他说过:“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它所有的效果,但一种普遍而又清楚的意见则认为它本质上是属于那种未发现的真理的( 摘自《当代西方美学》朱狄著)。(3)架上绘画、数字绘画、综合材料构成、多种材料的装置并行和融合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盛宴及思维模式而引发的对新媒体艺术表现种种争论。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的风暴,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席卷欧美的艺术乌托邦运动,它挟现代数字技术革命的威力,摧枯拉朽、闪亮登场,具有传统艺术媒介无法比拟的当代性、实验性、综合性和互动性,涵盖了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影像艺术、网络艺术、数字摄影、数字动画和数字光盘等新兴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具有新观念、新材质的综合性造型艺术。在当今国际大型艺术展览上,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中主流性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和表现手段,也是都市文化和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新兴艺术实验的重要方向……(摘自《“绘声绘色”数字与绘画的对话》,主编:管郁达)。

二、云南当代艺术个案及展场现象

云南的当代艺术继2005年由和丽斌策划、管郁达学术主持和艺术评论的“‘江湖’中的‘摩登传媒’”为主题的第六回展,参展艺术家是分别来自艺术院校的教师、学生、记者、公司职员、商人和建筑师等共计六十四人,20多件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传媒的体验、理解和思考。管郁达“关于‘江湖’”一文中说到:“摩登传媒”关注的问题比较时尚、前沿一些。策划人和丽斌认为:“传媒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我们一方面依赖和信赖着传媒,另一方面又对传媒充满质疑、不满和无奈。这个展览是用艺术的态度和视角传达出当代传媒在大众眼里的模样。”的确,当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传媒为主导的时代,艺术家通过利用、改造传媒现成品和传媒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生活中对传媒的态度和立场,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上的一份思想文献资料。值得关注的是,“摩登传媒”的参展者以自己不同的艺术方式展示了对传媒时代的思考和态度,在以传媒为工具的后现代状况下,这个展览显示了当代艺术应有的对现实生活与社会问题积极介入的立场和姿态。不管是一进展厅就接触到的广告人“蓝皮”身后墙壁上写的“蓝皮工作室并不存在”和另一面墙上写的“任何投机行为”,还是作品一:转载(装置)制作,模仿杜尚作品著名装置“泉”而在小便器上签署“蓝皮工作室2005”字样,并把之放置在一个近两米的高台上的作品。或是王爱英的“人造的或是造人的”作品,作品采用红、白相间的卡纸做底,由从彩色报刊、广告宣传画册中剪下的色块拼贴组合成一张张的脸,手法很简约,表现的都是模糊的“人脸”,而突出非本我的“人脸”,从而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是一个造人的时代,媒体强势的力量几乎能改变或重塑一切,人的个体虽微不足道,但与媒体合谋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效应等等的思想,表达出艺术家对现实社会及某些现象的关注和批判。2007年由和丽斌策划,智者的山丘――个碧石文化主办的“九条岔路――多媒体艺术展”。“九条岔路”灵感源于云南基诺族的生死观,基诺人不禁止血缘氏族婚前恋爱(仅把同胞兄弟排除),同氏族男女只能恋爱不能结婚,但是,他们可以保留着生死饰物,死后在九条岔路等九年,便双双奔祖先灵魂居住的地方结为夫妻。“九条岔路”作为艺术展览的名称,既指向与此有关的建筑学中的造景方法,也指向艺术在时间、空间、建筑等的互动中所营造的充满玄机和迷局的对话语境,同时也是参展艺术家们借助园林环境实现他们对于无常人生和变换的社会环境的内心反应与表达,呈现的是一次由建筑与园林引发的关于艺术与时间、空间,与神话、现实,与城市、建筑对话和互动的展览,是一次多媒体艺术与建筑园林互相借景、互为促进并展开对话试验的过程,它是一个没有具体指向性和主题的展览(摘自《不同的选择――关于‘九条岔路’的联想》,和丽斌著)。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8日至18日在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文化馆举办的“2009首届楚雄当代艺术双年展”的现象,前面提到,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自然地理、气候复杂等因素造成了地区和文化的极大差异等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由于各地民风民俗不同而导致了文化艺术的不同风格。昆明、大理和丽江由于旅游产业十分发达,每年都能涌进大批海内外高素质的游客,其中不乏一些艺术大家,如绘画艺术届的陈丹青、云南著名艺术家唐志刚、李季、毛旭辉,音乐和舞蹈界的韩红、杨丽萍等等,他们积极参与一系列当代艺术活动,为云南的当代艺术增添了一笔笔亮丽的色彩,所以,云南的当代艺术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猛。但对于旅游资源缺乏的一些地区来说,由于经济滞后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对当代艺术新思潮知之甚少,大量的受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还停留在“高大全、光亮彩”的艺术评价时代。一些“群文馆”的从事艺术活动的专门人员的艺术理念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导致了每年举办的各种艺术作品展览水平不高,作者对艺术创作热情不大的局面。为了改变现状,在我和彭家明的多方努力下,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于2009年8月在楚雄成功举办了“2009首届楚雄当代艺术双年展”,展览得到了著名艺术批评家、云南大学教授管郁达先生的学术支持,并由张志强策划展览,参展艺术家是戴建华、彭家明、谢宝昌和刘国栋四人,共展出油画作品41件。在地州级城市中举办当代艺术双年展在云南还是第一次,但这次展览对楚雄的美术界造成了艺术观念的很大冲击,当地受众看到了此次展览感慨到“原来艺术也可以这样来表现”。比较典型的作品是我创作的《人性的思考系列之一》、《人性的思考系列之二》等作品,我用人的肢体语言作绘画主题的表现元素,而不同的肢体元素和色彩组合传达出的艺术语境是不一样的,在受众鉴赏这些艺术作品时,从内心深处恍惚会出现和作品中类似的经历或生活现象,并能找到某种对生活及事件的一些理解和解读,在受众和艺术作品交流过程中,受众似乎也参与了艺术作品的创造,把作品中暴露出来的不足的部分用思想弥补的方式进行修补而是作品显现得更好。

三、数字化绘画对架上绘画的冲击

所谓“数字化”是指诉诸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言:“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不过就是根据事先决定的一套固定规则从1和0这两个数字中进行一系列新的选择。”这项神奇的技术不断开辟“数字化艺术”的新天地。它将信息的四种基本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一一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随意处理的“0”和“1”,用数字代替录音机、摄像机来制造音响和图像;它结合人机交互技术设备所构成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生成比影视传媒更加逼真的虚拟效果,在交互作用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反应……(摘自《必要的张力》,吕品田著)。数字绘画就是应用业以参与商业运作的网络游戏、电脑动画、数码影视与音乐等来构建和实现数字绘画艺术。数字绘画的优势在当下是广为人知的,它的运行速度之快、构建的特殊效果之多、可N张复制和传播之迅速是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

而传统的架上绘画,要求画家具有相关的画理知识和过硬的绘画技能,在艺术作品表现过程中需要用添加的方法,一笔一笔地把画家的臆想变为现实,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最终完成的作品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复制”性。画面创作的内容体现的是画家一定的艺术内涵,能传达画家一定的艺术思想和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宣泄和表现。让受众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能产生某些思想上或经验上的共鸣。由于架上绘画具有很强的手工性,顾不可重复复制,有一定的艺术原创性和可收藏性。但创作量很小、不容易流动等等方面都制约着绘画的发展。

四、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貌似很大的课题,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何为当代艺术?从百度百科里可以查到:当代艺术是中国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样式,其美学特征正是以对传统艺术的反诘与超越。主要表现为:在传承古典艺术的基础上超越古典艺术与客体世界,艺术与受众二元对立的弥和性,强调当下艺术家的个性艺术特质、发现或创新出前辈艺术家们未研究和表现的题材、作品风格和艺术美感等方面的自足与原创。在创作全过程或作品展示中,艺术家、艺评家和受众的参与三位一体的艺术活动性,意义阐释上超越有限生活意象的多义性,社会参与、反思与批判性等。当代艺术可多采用各种颜料、自己研发的颜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质的用品、工业产品和平面印刷品等构成艺术作品的综合材料表现性,从而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与大众认知、生活意象等相联系,可能导致以其对大众生活意象的反诘与超越而获得了当代艺术作品在受众中的大众化、生态化、理性体现化和投资回报化的多重品格。但当代艺术也有着非艺术化、生活化、品味低俗等的负面可能。

总之,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及作品趋向上是杜绝肤浅,走向深沉、探索与发现、具有相应区域或全球化等的文化趋向性,是作为当下艺术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取向。

[主要框架]引文:

一、当代艺术的几种解释

二、云南当代艺术个案及展场现象

三、数字绘画对架上绘画的冲击

四、云南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绘声绘色”数字与绘画的对话》,主编:管郁达。

《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英国)金・格兰特著。

《行者日志》,和丽斌著。

《美学与哲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著。

《当代西方美学》,朱狄著。

《必要的张力》,吕品田著

[注释]

[1] 摘自《超现实主义与视觉艺术》。(英国)金・格兰特著。

[2] 摘自《当代西方美学》朱狄著。

[3] 摘自《“绘声绘色”数字与绘画的对话》,主编:管郁达。

[4] 摘自《不同的选择――关于‘九条岔路’的联想》,和丽斌著。

[5] 摘自《必要的张力》,吕品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