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纲要》的理念中,我们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引发了对传统艺术教育的反思。但长期以来,幼儿园艺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本点都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在学前艺术教育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先后又怎样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因此,笔者尝试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从创造音乐环境、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特殊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体性的体现。

【关键词】新理念 幼儿 音乐活动 主体性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渠道。经常接受艺术熏陶、艺术欣赏及艺术创作指导的个体,常常会自觉地将艺术审美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审美对象中去,敏锐地发现客体中的审美要素,并对美的事物产生知觉。综观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艺术教育,大部分都是以艺术的技能技巧培养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技法,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艺术技巧高,文化素质低;模仿性强,创造性低。在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教师们对于这种艺术教育的结果与弊端,不得不重新进行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先后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样的目标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艺术活动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中的特殊地位,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挖掘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下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等主体性的体现:

一、创设良好的、富有美感的音乐环境,让幼儿聆听美、感受美

《幼儿教育概论》一书中曾提到:幼儿园环境,是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幼儿的音乐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条件,让幼儿生活在音乐的天地里。

1.提供主题墙饰与区角,让幼儿自主操作。富有动感的主体墙饰和区角,色彩鲜艳、生动活泼,且材料丰富,幼儿一看就会喜欢。如主题墙饰由五线谱、音符等组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潜在知识。区角中的“音乐屋”里藏有动物节奏卡和水果节奏卡,孩子可以自由地取出节奏卡随意摆放,并练习拍节奏;“乐器屋”里摆满了各种打击乐器,便于孩子认识及拍打,等等。他们还可以利用区角活动,自主地说说、唱唱、拍拍、跳跳,其乐无穷。在环境的创设中,应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阶段目标定期更换主题墙饰,注重幼儿的参与性,让幼儿与环境得到很好地互动。

2.巧妙地运用音乐活动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在一日生活中,利用来园、吃饭、吃点心、午睡起床、离园等时间,为孩子们播放一些经典乐曲。如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在每次幼儿来园接待及午睡起床的时间里,都根据不同的时间播放歌曲、乐器欣赏、世界名曲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灵感倍增,思维活跃。

二、运用暗示教学法营造愉快的音乐活动氛围

设计活泼愉悦的教学活动环境,运用教师的语言、音节、节奏等各种暗示因素,充分调动幼儿好奇和好学的天分,使他们在愉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活动。如在小班音乐活动《小白兔和大灰狼》中,笔者以神秘的语言引入:“有一天小白兔们出去玩,有的吃青草,有的吃萝卜,大家都很开心。可是突然发生了一见可怕的事,你们猜是什么事呢?”随后,音乐开始响起,请幼儿听音乐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在低音与沉重声中,幼儿很快猜测是大灰狼来了,同时也明白轻巧、欢快的音乐是代表小白兔。这样,通过暗示的方法,让幼儿自主地融入到音乐中,并过渡到对音乐的理解上。同时,幼儿的情绪也一直是高昂、愉悦又轻松的,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性。

三、注重幼儿对音乐的探索与发现,让幼儿体验音乐的乐趣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能,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技能的培养以及记忆的保持。幼儿年龄小,坚持性较差,他们不能在长时间看不到进步的情景中探索。因此,要有目的地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和发现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幼儿的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划龙舟”游戏(寻找节奏的感觉)――寻找生活中类似的节奏――告诉幼儿什么是切分节奏――尝试用乐器敲出切分节奏――弹奏带有切分节奏的歌曲――创造性地运用跺脚、拍手等动作敲打出切分节奏。

艺术表现实质上是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艺术品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或诗中的投影。如在欣赏歌曲《小木偶》中,笔者先引导幼儿感受乐曲轻松、愉快和幽默的情趣,理解歌词内容,观看木偶的体态特征及动作方式,启发幼儿创编木偶的造型并随乐曲按节奏表演,还引导幼儿结伴表演木偶在一起玩的情景。这样,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木偶的可爱形象,展现他们的表演天赋。小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个个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幽默与活泼,人人都能巧妙地创编出属于自己的木偶动作,而且每个小朋友的动作都能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令人称赞。

四、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及创造能力,提供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

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只有有了表现的自由,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大胆地表达,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幼儿创设自由、自主的音乐活动空间。例如,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音的强弱变化都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孩子,而在歌曲《大猫和小猫》中,笔者让孩子们自己说,孩子们七嘴八舌,这个说大猫出来了,声音要唱大声点;那个说小猫还小,所以要唱得小声些。此外,幼儿还自主地创编了大猫的动作,五个手指张开成爪子,两只脚要踩得重一点;而小猫动作要柔一点,五只手指轻轻地张开。此外,孩子们还创编了大马和小马、大鼓和小鼓、大手和小手等,并配上了相应的乐器节奏和音量。

笔者认为,教师应从艺术创造的角度出发,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艺术表现环境,赞同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欲望和动机,就可以使其幼小的心灵中出现更多的闪光点。如果教师能够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使之在音乐活动中发挥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注重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卓亚.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黄莉莉.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