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树名木入志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树名木入志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福州地区城建系统专业志书,重视使用,内设有专门章节记述古树名木,追溯古城渊源,记述珍稀树种,志出地方特色,唤起人们保护古树生态环境意识,为建设文明城市服务。

[关键词]地方志;专业志;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活的文物,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古树名木不仅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变迁、植物学、气象学、生态平衡、植物分布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在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调和自然山水及人工建筑景观、突显地域特色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增强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笔者最近拜读了几部出版的福州地区城建系统专业志书,内均设有专门章节记述古树名木。此举既能激发广大读者热爱城市,也能唤起人们共同动手保护古树名木;既教化后代,也服务当代,其意义甚为深远。

福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四周群山环抱,城中三山鼎峙,福建省最大的水系――闽江穿城而过,市区约有42条内河,属较典型的河口盆地。福州又处于中南、北亚热带交界处,自然植被类型多样。福州还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较早的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悠久的城市文明,造就了众多迷人的古树景观。早在唐朝,福州已广植榕树。宋英宗治平中(1065-1068年),张伯玉守福州,大规模发动民众“编户植榕”;熙宁(1069-1077年)以后,出现“绿荫满城,署不张盖”的景象。明清以来,人们常在寺前庙后,山涧河畔,桥边路旁种植榕树。至今,在鼓楼区安泰河畔的秀冶里、朱紫坊以及于山、乌石山一带尚可看见古榕树。1840年,鸦片战争后,福州门户开放,引来一些国外珍稀树种,并已逐渐成林。,据1989年调查、1998年和2003年复查,福州市区内现有古树名木62种共1455株,其中中心区范围内761株,千百年来,这些古树名木始终伴随着福州人民,饱经沧桑茁壮成长,也是福州古城之一大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之活见证。地方志志地方,理应记述这些地方特色。

一、追溯古城渊源,写出历史风貌

《三山志》卷四记载:“州产榕木,河堤官廨多植之。”“治平四年(1067年),张郎中伯玉令通衙编户(开)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暮不凋。熙宁以来,绿荫满城,行者自不张盖”。据史书记载,早在唐天佑元年(904年),翁承赞有诗《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诗又名《新丰市堤饯别》),这里已称福州为“榕城”了。唐陈翊《登郡城楼》诗中有“孤径回榕岸”之句。宋李弥逊《蝶恋花・福州横山阁》词中有“榕叶满川飞白鹭”之句。南宋陆游任职福州时写的《渡浮至南台》诗中也有“醉吹横笛坐榕荫”之句。这些史料,说明唐朝福州已有榕城之称,宋朝福州更是广植榕树,绿化城市,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此后,“榕”字遂成为福州之简称了。

《福州市城乡建设志》等城建系统专业志书,不但追述了榕城渊源,同时写出了古城风貌,翔实记述了千百年福州榕树生长状况。据市园林部门1994年普查,福州市百年以上树龄的榕树达430株,历史上以榕树取名的地方有乌石山的榕树坪、榕庵,乌石山上有大片榕树林,有的几株,甚至十几株的小树杆扭在一起,紧紧搂抱,使人分不清是多株榕树的结合,还是一个肢体的分裂。且多生长在岩石缝隙间,树根攀缘到周围的岩石上,有的像渔网,包裹着巨大的岩石,有的像根雕艺术品令人回味。于山有个榕寿岩,传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于山有人为榕树祝寿,并在岩壁刻有字经达2.22米的行书“寿”字。据志书记述,福州榕树树龄在千年左右的有福州森林公园内一株红榕,胸径达3.40米,高15米,树冠幅达1200平方米,人称“榕树王”。省府路1号大院内有6株古榕树,其中1株胸径有4.3米,高26米,树冠幅达460平方米,为市区最大一株榕树。仓山区高湖村后有株红榕长在龙桥头,紧靠古石桥,相传系明朝万历庚辰年(1058年)改建石桥时植下的,今胸径2.23米,树与桥相依偎,别有情趣。鼓楼区鼓西街道高峰桥边有株称“人字树”,相传种植于建桥时的清乾隆五年(1740年),一条气根伸入对岸土中,天长地久形成粗壮的树干,往来船只应从“人”字树下驶过,堪称奇观。朱紫坊安泰河畔有株“龙墙榕”,侧面裸根形成一堵墙,宛如蟠龙腾跃,今仍枝繁叶茂,树旁立碑记载,此树种于唐天复元年(901年)。还有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华林寺有株榕树,相传为北宋乾隆二年(964年)建寺时所植。由于福州市区内丘陵起伏、山石嶙峋,多变的地形,加上榕树奇特的生长方式(穿墙裂石、飘须成千),经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了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奇特景观,福州榕树还有如抱亭榕(榕包亭)、胸藏丘壑榕(榕包假山盆景)、胸有成竹榕(干中长竹)、兄弟同根榕(连根榕)、双龙戏凤(两种榕附生秋枫上)、钓篓榕等(树干编成网状)。

国务院在福州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到,福州应“恢复榕城特色,保护古城风貌”。福州城建系统专业志对榕树的翔实记述,为宣传、贯彻城市总体规划,将起着积极作用。

二、记述珍稀树种,增强志书文采

福州是中国较早对外交流的港口城市,郑和下西洋、五口通商等重要活动都与福州有关。现福州城中存活有许多引自海外的百龄以上的大树,如白贝壳杉、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腊肠树、大华盛顿蒲葵、加拿利海枣、伊拉克蜜枣、印度榕、安婆那树、皇后葵、芒果、落羽杉、千头赤松、长叶松、湿地松等。它们中许多是国内最早引种,有的树体最大,有的树龄最老,均堪称树王,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景观价值。

据《福州市鼓楼区建设志》记述,如今生长在白马路北段慢车道边有一株大树称作“印度黄檀”,相传在100多年前,是由印度传经佛教徒跋山涉水来到福州,和他的弟子一起种下他从印度带来名叫黄檀的树苗,它根植于高墙围着的大院内,百年来,悄悄地避开兵戈刀剑和红尘风云的侵扰,安然地生长着,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到它。1989年,白马路拓宽时,此树划入道路建设红线内,但是,扩建指挥部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它变得更为显目茁壮。据《福州市郊区建设志》记述,鼓岭有株树号称“柳杉王”,树龄逾千年,胸径3.2米,树高25.5米,冠幅直径20米,树周围建成公园茗“柳杉王公园”,成为鼓岭风景区一大景点。据《福州市台江区建设志》记述,市区内唯一的一株古紫藤树,在今洋中公安派出所院内,高达10米,胸径0.78米,冠幅30多平方米,攀生在棚架上,藤枝密布,树叶茂盛,园林专家称其为全国所少有。据《福州市仓山区建设志》记述,对湖路一部队驻地院内,生长着一株“贝克杉”,系鸦片战争后,外国使馆人员从国外带树苗种植于此,现树高33米,胸径101厘米,为国内所罕见,被誉为“贝克杉王”,现将周围20米内作保护区,周围建金属栏杆,立碑列为市重点保护树种。城建系统专业志还全面记述了布满全城的品种丰富多彩的珍稀树种,如生长在西湖公园开化寺内有3株百年前从波斯(今伊朗)引进的“波斯皂荚”,高5米,胸径0.15米,冠幅6平方米,每年尚可采种。还有生长在福建师大校园内的“安婆那”,树高15米,“鸡爪”树高8米,以及遍植各地的苏铁、南洋杉、枫香、银杏、华盛顿蒲葵、美丽针葵等。还有两个树种共生一株树(亦称“连体树”),如东门东岳庙前的榕樟共生树,亭江中学校园内的榕松共生树,朱紫坊鼓楼区法院内的水榕共生树,五一路龙华大厦内的红榕秋枫共生树,鼓山风景区山麓还生长着刺沙萝、香杜鹃、寄生石斛和寄生在大树上的冬风兰等,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三、坚持褒贬同书,促进城市文明

古树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有关保护法规,制订了严格的保护制度,城市中古树景观资源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但古树被损被毁现象仍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福州从1984年至今,被毁的古树有60株,其中因楼房建设项目被毁的有24株,占40%;因市政修路砍伐或去根部导致死亡的有5株,占8.3%;被台风刮倒的21株,占35%,究其原因多数是枝干不当剪切造成失衡或根系受损所致;因立地环境恶化而死亡的有4株,占6.7%;另有6株自然衰弱死亡或由于保护不善而致死,占10%。现在,福州市区仍有百余株古树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濒危,其中尤以建设性伤害为重。这在福州城建系统专业志也有记载,1984年全市普查时,市区共有古树名木55种703株,由于保护措施不够得力,逐年有减少之势。鼓楼区1984年有古树名木212株,1989年为199株,1990年只有187株,其他各区也相似减少。

随着政府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福州市在1987年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中就有古树保护规划的专篇,2000年又了《福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专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使古树的保护规划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大大加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全市还建立由园林、植物、林业、植保、土壤、环境保护等组成的古树名木保护小组,积极开展古树养护、复壮等工作。据志书记载,鼓楼区在榕树众多的秀冶里河畔,每株古榕树四周筑上石圈围着,重点保护对象还另建金属栏杆围着;台江区古紫藤发现虫害腐烂现象,1992年对其采取保护防治措施,现长势好转;1993年,市园林部门还配合“三坊七巷”保护改造工程指挥部,对“三坊七巷”内的古树名木全面摸底,在城建规划中对其36株名木采取了避让保护措施。现“三坊七巷”已改造完成,那36株名木依然郁郁葱葱,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绿化环境,福州市还广植新树,据志书记载,从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间,市区累计新种榕树8705株,各城区普查的同时也造册存档。

志书对违法违章砍伐树木现象,也予以秉笔直书。在“”期间,象征榕城特色的南门兜街心古榕树被砍;建新镇淮安村天后宫前有株大樟树,胸围七个人也抱不住,树高20米,竟被砍用以造船;劳动路琼东河畔,10多株古榕树全被“见缝插针”的居民建房所包围。1980年,位于光禄坊一个单位院内,基建时砍了一株百年以上树龄的毕氏南洋杉。1988年,协和医院基建时,枯死一株古樟树。1989年,省军区干休所内一株古樟树被砍等等,均入志载册,存史为鉴。

近年来,福州城市园林绿化和保护古树名木事业均出现可喜现象,园林部门在五一北路古仙桥附件的大樟树周边进行改建,提高原古仙小游园的园林水平,给大樟树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新的小游园名“同寿园”,并书上对联:“百年老樟与民同寿,五里长街乐此独树”。志书还提醒广大读者,措施虽见完善,管理法规亦见成效,但违法违章现象也时有发生。乌石山上榕树由于土木流失,山下挖洞,也难以生长;闽江公园三宝寺门前的榕树,在榕树保护区域内,全部采用条石不透水铺装,导致榕树长势衰弱;东街口的柚木,在柚木保护区域内,全部采用水泥铺装,胸径1.8米柚木仅留有直径约2.5米的树池;晋安区鼓四村仓埕里10号的古榕树,由于周围居民长期将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于榕树树池内,导致榕树生长衰弱;仓山区高宅村的榕树,由于水体污染严重,导致长势非常衰弱,濒临死亡等等。还有一些古树被紧建的建筑物包围,烟熏火燎,怕也难以存活。唤起这些古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管理保护尚任重而道远。

志书要提高质量,重视使用,不但为后代所用,还要为当代服务。福州市城建系统专业志,全面翔实地记述福州古树名木生长的历史和现状,把古树名木入志,志出地方特色,为促进和发展当代福州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为减少雾霾,净化空气,建设文明城市服务,这也是志书的一大贡献吧。

参考资料:

⑴(清)林枫.榕城考古略[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⑵(宋)梁克家纂.三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⑶刘润生主编.福建省福州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⑷林编.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

⑸福州市郊区建设局编.福建省福州市郊区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

⑹陈文忠主编.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建设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

⑺魏腾飞主编.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2

⑻刘向国.福州市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复壮措施[J].南方农业第6卷第3期,2012.357-59

⑼刘晨舒,林大伟,刘剑秋.福州市古树名木多样性及其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64―1666

⑽程健夫,施木田.福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查与管理措施[J].亚热带农业研究第2卷第1期,2006.257-59

⑾徐炜.福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福建林业科技第33卷第1期2006.3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