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史氏鲟水泥池养殖成功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史氏鲟水泥池养殖成功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鲟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人们青睐。徐恩祖在浙江省宁海县白溪水库建立了史氏鲟养殖基地,并建成鲟鱼育苗室。该养殖基地共放养史氏鲟5万余尾,产值近百万元,纯利达到50%,成为当地一特色养殖产业。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千万元。现将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泥池养殖

史氏鲟成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水泥池(静水或流水)和网箱养殖两种。流水水泥池养殖,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鲟鱼的方式,同样也适用史氏鲟的养殖,其主要特点是在固定形状、规模的鱼池内,提供稳定的水流量,在保证水交换量的条件下进行养殖生产。这种养殖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技术简单、产量高等特点。

1. 场地选择。建设鲟鱼养殖场,场地选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养殖生产力与经济效益,所以,在选择场地时应考虑下述几个基本条件:①要有优质的水源。鲟鱼喜欢在沙砾底质的江、河、湖或海水中生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生产实践表明,山涧溪水、涌泉水、地下井水、大中型水库水、清澈无污染的江河水等均可作为鲟鱼养殖用水,但要杜绝农田排放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流入鱼池。②要有高溶氧的水体。池水溶氧量与鲟鱼的摄食强度密切相关。当水体溶氧量高于6毫克/升时,史氏鲟的摄食、生长正常;溶氧量降至3毫克/升时,鲟鱼则停止摄食。因此,鱼池水体理想的溶氧量应不少于10毫克/升,溶氧量的饱和度以达到70%~80%为好,否则在养殖期间就要采取相应的跌水增氧或机械增氧。③要有清凉的水环境。鲟鱼是介于冷水鱼和温水鱼之间的亚冷水鱼,喜欢在水温较低的水域中生活,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4~25℃,要求常年水温变化幅度在5~20℃,且水量变化幅度小,基本稳定。④其他条件。兴建养殖场还应考虑交通是否方便,有无水、电源,有无建场场地、占地成本费多少等因素。

2. 水泥池建设。鲟鱼养殖池有水泥池、浆砌石池、土池等。土池虽然建造成本低,但产量低,故一般很少采用,水泥池和浆砌石池养殖效果相似。水泥池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等多种,从养殖效果看,以圆形池为好。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50~100米2。圆形、椭圆形池采用表层供水,中央底部排水,池底部向中央倾斜,排水孔上方应安装防逃栅栏。方形池四角要建成圆形,避免形成死角,池底向排水口处倾斜。池底、池壁最好用瓷砖贴面,不贴瓷砖的池壁一定要平整光滑,以免刮伤鱼体。水深1.2~1.5米。进水口需高出鱼池水面一定高度,使水具有一定的落差跌入鱼池。进水口的宽度视鱼池宽度而定,一般采用喇叭形,以增加入池水的断面,以利于增氧。进水口还需设置闸板,用以调控供水量。在闸板上游设一拦污网,防止野杂鱼和污物进入鱼池。排水口分上层排水和底层排水,兼有排污的功能。排水口的大小应视鱼池的大小而定,尽可能宽些,以利于残饵、粪便等污物的排出。排水口一般设置2~3层,第一层拦鱼栅,第二层是上部挡水、下部排水的闸板。实践证明,底层排水比上层排水要好,排污彻底,速度快。用于防逃的拦鱼栅的孔眼大小应视鱼体大小而定,在避免逃鱼的前提下,孔眼尽可能大些。大规格鱼的拦鱼栅可用8~12毫米的钢盘焊制,饲养鱼种用的拦鱼栅可用带孔的硬塑板或铁筛网制成。应当注意的是,鱼苗拦鱼栅的安装必须严实,在闸口两侧和下方应用泡沫或软布等挤严,以防鱼苗从缝隙中逃逸。鲟鱼有趋弱光性,惧强光,在强光下易受惊,因此水泥池最好建在室内,建在室外的应在池上方搭遮阳棚。新建水泥池使用前要用水反复浸泡20天以上,进行彻底脱碱并洗刷干净,用药物消毒后方可使用。

3. 苗种放养。水泥池流水养殖的密度可大一些,一般体长15厘米的鱼苗可放养500尾/米3,随长随分池。静水养殖池可采用定期换水的方法使水质清新,但密度较流水养鱼低一些,为100~200尾/米3,并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史氏鲟鱼种的放养规格多在30厘米左右,体重约100克,流水池每立方米放养30~50尾,静水池放养5~10尾。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无伤。鱼种放养前要用2%食盐溶液浸洗5~10分种。鱼种宜在秋季放养,尽量避开夏季高温期,使其生长在适温范围内(14~25℃),这样经5~6个月的饲养,养成体重1~1.5千克的商品鱼。

4. 饲养与投喂。鱼种经驯化要能够完全接受配合饲料,如果放养没有驯化好的鱼种,应在入池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完成驯化。流水水泥池养殖鲟鱼,要求饲料蛋白含量为42%~45%、粗脂肪为8%~10%。饲养期间采用“四定”投喂,饲料要新鲜、营养均衡,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个小时以上不松散。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调整,以适口为宜。日投饵量为池内鱼体重的2%~5%,每日2次,每次投喂应在40~60分钟内完成。

5. 饲养管理。①水质管理。进水口要设置聚乙烯纱网,以防野鱼进入。放苗后,逐渐加深池水至1.3米以上,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5~45厘米,每周加新水15~20厘米深,7~9月加大注水量,以防水质过肥和水温过高,并视水质状况适时换水,每次换水30~50厘米深,并及时开动增氧机,确保池水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每1~2天排污1次,每天施用微生物制剂1次,以改良水质,使池水清、爽、活、嫩。②水温调控。史氏鲟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4~25℃,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因此水温调控极为重要。水温超过25℃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根据水温变化情况、鱼体重量以及鱼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③注意避光。史氏鲟有明显的惧光性,因此整个饲养期间池上方要有遮光设施,避免阳光直射。④及时分养。一般每隔20天要把池鱼分筛1次,大小分养,确保池鱼规格整齐,密度适合,达到商品规格时要及时上市。⑤日常管理。早晚巡塘,搞好鱼池清洁,做好养鱼日记。6月中旬,每口鱼池安装0.75千瓦增氧机1台,视天气和鲟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增氧,严防缺氧死亡。高温季节在晴天13~17时开启增氧机,以免气泡病的发生,增氧机一般开启0.5小时、停机0.5小时。

二、鱼病防治

鲟鱼的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发生暴发疾病,但在环境不适宜时也会感染细菌性疾病或被寄生虫侵袭。现将鲟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细菌性肠炎。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红肿,鱼体消瘦。可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喂5~6天即可治愈。

2. 肿嘴病。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症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防治方法是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注新水,定期对饲料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3. 车轮虫病。车轮虫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会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防治可用5%食盐溶液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疗效较好。此外,也可用15%~2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