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通创新 第5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通创新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营销方式、流通创新、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内容。笔者认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现代化流通产业的实践中,必须通过流通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国有商贸企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根本出路。

核心竞争力

――流通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并有效配置资源,在市场上赢得和发展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

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商贸企业通过一系列经营技能,人力资源和服务技术等要素的和谐组合,形成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顾客满足需求进而自身获利的内在能力,也是流通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确立竞争优势的能力。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具备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具有创新性特点,即对传统流通方式的创新,并以此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获得较快发展。如当今世界最大流通企业也是全球500强之首的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统一配送、全球分销与信息处理能力;英国马狮百货公司的供应商管理能力,就是这两个公司独特的关键性技术,也是它们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商业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标志,形成与扩大竞争优势的条件。

核心竞争力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商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商品流通领域具有技术门槛低、市场准入易、竞争对手多的特点,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入世后,世界500强中的大型商业企业几乎均已登陆中国市场,中国商贸企业在与实力雄厚、资金规模大、技术管理先进的跨国公司竞争中,也必须尽快获得克敌制胜的铩手铜――核心竞争力。我国政府和流通主管部门多次明确表示,大力支持和鼓励流通企业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专有知识产权,以此作为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有力手段。

流通创新

――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创新,是指对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进行科学加工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知识的过程,意味着人们认识事物,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质的飞跃。

流通创新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理论、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对传统流通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从而形成现代流通产业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产业,革新传统流通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信息资源真实快捷,营销与组织方式科学合理,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流通产业。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市场上基本不存在短缺经济现象。在商品流通领域,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怎样运用先进技术和独特营销方式,组织高效的商品流转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赢得客户与消费者的青睐,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创新对形成与提高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2000年,日本伊藤洋华堂百货公司在同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营业收入和公司现金流量增长7%的骄人业绩,这与该店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流通创新,率先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配送体系是分不开的。我国上海联华集团自90年代初在国内以流通技术革新和资本扩张两种方式相结合,先在上海后在华东和全国发展连锁超市,企业获得超常发展。到2001年,联华集团以1225家店铺,140.6亿元的销售额稳居国内商业企业头号交椅,资产回报率达到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流通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国有流通企业无论在理论、制度还是科技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国零售商业创新还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距离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具有变革意义的流通创新,比起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专有知识产权的要求,无疑还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营销方式创新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选择

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六大报告提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认识上的更新与飞跃,各项事业的创新与突破是我国现代化事业与综合国力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流通创新要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流通理论、组织制度和营销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发展与突破。流通理论创新要在已经突破计划经济时期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初步树立起以流通带生产,市场引导生产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流通从传统的末端产业上升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流通组织与制度创新关键是要适应流通生产力的要求,突破传统模式,大胆创造与采用符合大流通,大市场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实现流通制度的高效、科学有序;要通过流通组织的创造,集中与分散,交流与协作等途径,建立流通组织各单元的新组合,提高新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流通组织的多样化、专业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

营销方式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流通创新中最具有积极意义和变革性质的创新,它是提高国有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与最终选择。营销方式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运行形式,是流通生产力作用于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形成商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专有知识产权的关键领域。营销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是发达国家当代“第三次流通革命”的主要内容,也将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流通产业发展最快,商贸企业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1、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将现代化大生产中统一管理与专业分工相结合的原理成功运用于流通领域,具有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流通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优势,如今已成为发达国家商品流通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引进连锁经营方式,90年代以后获得较快发展。2001年,上海市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达28%,其他大城市也超过15%。但就全国来看只有这一比例5%左右,说明连锁经营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连锁商业发展的历史发现,当一个国家人均GDP500至800美元时,可以发展连锁超市;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连锁商业将加快发展。我国目前整体上已具备发展连锁商业的条件,沿海发达地区可以更快发展。但是成功的关键是要加深对连锁本质的理解,即加强对连锁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与统一核算,以真正体现其统分结合的竞争优势与比较效益。

2、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流通创新中最具有积极意义和革命性的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成果在流通领域的直接体现,它以虚拟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特殊形态与运行方式构成了新的流通模式,并形成了新的流通渠道和流通组织。具体表现在:一是产需互动,生产者与消费者有了直接沟通的平台,信息充分交流,共同决定商品及其流通方式,体现了交换中消费者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传统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二是以网络服务为中枢的扁平化的流通模式,运转效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国有商贸企业必须从现在起就要抢占先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人才、技术设施、商务规则等方面着手探索和创新,早日形成和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流通生产力,在新一轮流通创新中赢得主动。

3、抢占现代物流制高点。物流是指流通过程中专门从事商品实体运动的经济活动,包括储存、运输、分选、包装以及简单的加工等具体活动。物流无论对流通自身还是对经济全局都有积极作用。从微观看,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促进流通结构调整和流通业态创新,从而带动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从宏观看,物流产业可以降低要素流动成本,增强地区经济联系,根据比较优势选择本地适合发展的产业与企业项目,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密集带,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因而现代物流在国外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物流产业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系列化更不够。将来无论是发展连锁、配送还是发展电子商务,都需要现代化的物流事业支持。尽管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还面临人才、配套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限制,但是国有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具有多年以来形成的场地、仓储设施和流通网络优势,应当积极兴办和提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现代物流事业,作为营销方式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先占领制高点。

4、商业自有品牌――待开垦的领地。品牌战略是国际上许多知名大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拥有著名品牌就意味着具备了市场竞争致胜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型商业公司拥有自有品牌也已成为世界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特点。具体方式有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专门销售或商业定牌、委托生产,还有定牌监制,还有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确定品种、规格、质量要求,负责收购产品,实行订单农业等。据了解,目前英国连锁超市里销售的商品30%来自商业自有品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达到了40%。今后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尤其是分销领域对外资将进一步开放。国有大型商贸集团公司要以高度的敏锐性看到这一机遇,同时还要有紧迫感,抓紧开发结合本土文化特点,适应中国消费者需要的商业服务业自有品牌,这既是营销方式创新的一项内容,也是今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