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了探析,旨在阐述人文性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教材中的文本是作者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升华的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教学中挖掘文本中的人文之道,理解感悟作品的深蕴,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丰富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人文性

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相交汇而生成的,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审美价值观。新课程语文教学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由此可见,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灵魂。

1.理解感悟文本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任何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外化表现形式,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观察和敏锐感悟而成的,即通常所说的“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无论什么语言单位或言语方式,都是一定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思想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它蕴藏在语文教材里,贯穿在语文训练中。思想内容是人文精神的拓展延伸,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贵在理解感悟作品的内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丰富人文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做到“身临其境”,并与作者进行贴心的交流。只有在感官上获得直觉感受,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才能和文章产生共振、共鸣,才谈得上理解品味作品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再造作品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进而达到“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从而在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达到学习语文之目的。例如在讲《长征》这首诗时,我们就应该深入地品味其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主旨,不妨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以深刻地感悟其中的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网络、参考资料等去搜集有关长征的史料及故事,在课堂教学时予以学习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长征的认识。这样让学生对本文内容加深了理解,领悟了文章感情,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2.抒发真情实感,增强学生的内驱动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核心。笔者以为,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帮助他们树立主体价值观。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人之读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这种“熏”也就是染,或曰感染。它是不知不觉,是渐进式发生或累加式完成,是一种内在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思想观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情感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领悟的境界。语文教师领悟了思想观点而进行饱含情感的教学,引起学生感情变化,学生就会意兴盎然地去学习,对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深刻而非肤浅、具体而非抽象。例如讲《背影》作者的三次流泪时,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1)作者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的几次流泪是不是都与自己父亲的背影相关?(3)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当时的父亲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学生会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逐步地理解感悟隐藏此中的“舐犊情深”,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问,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能以它为乐而陶醉在其中的人。要让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就应该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富有感情地教学,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准确地揣摩文章思想内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必然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对学好语文的意义的认识,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激励他们努力学好语文,达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欲罢不能的境界。学生的学习激情一旦被激活,一定能产生无穷的潜能。

3.学会披文入情的赏析,培养审美价值观

正确赏析文本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观的必经途径。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语文是美的对象,汉民族语文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它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事物的意境美、人物的心灵美、题材的实在美、思想上的哲理美、道德上的崇高美,等等。对语文的理解――说话和读文,实际是对美的感受的欣赏;对语文的运用――说话和作文,实际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语文的人文教育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具有丰富而又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因子”。

每一篇文本都包含作者深厚情感和丰富的审美观,也是文章人文性的重要显现。“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并在审美愉悦中,进而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语文教材是思想传播的载体,而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更是接受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文中思想情感灌注在自己的语言中,消融在思想里,使学者通其情、达其理,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世界观、思想观的教育,培养发展学生情意。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就是建立在对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探究之上而获得的。对此,我们可在学完了文章后,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与范仲淹进行“对话”,探讨交流其中的真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从文本资源入手,深入地探究其中的人文性,借助声情并茂的课堂艺术,让学生“好学”、“学好”,不断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