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转移动因及分析框架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转移动因及分析框架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以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分析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和动力机制。

关键词:产业转移;现实动因;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7BJY082),项目负责人:苏华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分析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4年4月5日

经济行为的动因,顾名思义是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导致行为发生的推动因素。要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首先要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一个包含国家间与地区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和商品流动过程,在客观上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移动,是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速,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日益普遍,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展开,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类型、模式和效应、政策等方面。本文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研究的文献梳理和总结,以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最后从推力和拉力的视角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期能够建立一个清晰的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脉络和框架。

一、产业转移动因分析的理论依据

产业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主体(产业、企业和政府)、多空间(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多学科属性(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复杂的经济现象,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在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时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大卫・李嘉图在对绝对优势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即各国只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针对李嘉图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这一缺陷,以现代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以生产要素比例和生产要素密度为出发点,提出了按要素丰裕程度进行国际分工的要素禀赋学说,以此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通过以上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简单介绍,可知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应生产适合本国要素禀赋的产品,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本国优势要素的产业。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会发生相对变化,从而导致国际间产业转移。例如,阿瑟・刘易斯通过分析20世纪六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跨国转移,指出发达国家因人口增长率下降而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其丧失了比较优势,从而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成果有很多。雁行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基础追赶型经济发展理论,它是日本学者赤松要在研究日本纺织工业时提出来的,该理论基于后发工业国家的视角,认为后起国某一特定产业的发展依次经历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这种雁形形态。雁行理论被形象地用来说明后发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实现了工业化后,再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的梯度转移的全过程。可见,该理论是从产业转移的过程特征或形态的角度归纳产业转移的动因的。但是该理论未触及先进国家的产业转移问题,同时对许多东亚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问题,该理论也无法解释。

日本学者小岛清通过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该理论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更深层次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可称为边际产业或夕阳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把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国际贸易的一种手段,是能带给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利益的一种形式。该理论能解释七十年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但无法解释逆贸易导向性的对外直接投资。

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产业转移想象。他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标准化三个不同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从而引起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或地区间转移。即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是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前提的,但是却独辟蹊径,从产品属性变化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Tan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从产品系列的角度建立模型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赋予该理论深层次的涵义。

(二)中心-理论。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对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仍旧没有摆脱“比较优势”理论及新古典分析框架的束缚,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条件下,把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差异,或者不同产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对所在地区要素条件的不同要求。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的假定往往不符合现实社会且缺乏对产业转移微观机理的论证。以克鲁格曼为代表发展起来的空间经济学,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运输成本为理论基石,基于集聚力和扩散力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为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空间经济学主要以中心-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为脉络来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的。最早提出中心-理论的是劳尔.普雷维什,他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即发达国家);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即发展中国家)。普雷维什据此解释产业转移: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巨额贸易逆差,迫使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替代战略,因此进口替代战略成为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普雷维什强调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对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但却没有意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后来克里格曼在继承和发展劳尔・普雷维什和弗里德曼中心-理论的基础上,使其成为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以此解释产业转移。克鲁格曼认为导致两个对称的区域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周边区域的原因是由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向心力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反映在产业层面上就是产业集聚。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主要受市场准入效应、生活成本效应的驱动,这两种效应通过循环累积因果链引发更大规模的聚集,形成“核心-边缘”模型的向心力,而产业扩散受市场挤出效应,要素瓶颈效应驱动。通过分析产业集聚和扩散具体过程的差异,对产业转移机制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区域要素迁移模型、产业垂直关联模型和要素累积驱动模型。区域要素迁移模型将产业转移归结为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所导致产业空间布局变化。产业垂直关联模型则认为产业转移的原因在于前、后向联系,在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和工业品需求长期增长的情形下,核心和地区的工资差距持续扩大,最终导致核心-边缘结构不能维持,进而发生产业扩散。要素累积驱动模型则通过引入资本形成、资本折旧以及知识资本溢出强度等概念,认为产业转移只不过是不同地区产业份额此消彼长的过程。

二、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现实动因

伴随国内区域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剧,关于产业转移动因问题的研究成为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学者对区域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

(一)宏观层面。对我国产业转移动因宏观层面的研究即从国家或区域的层面研究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比较典型的有梯度和反梯度理论以及产业成长演化理论。

1、梯度转移理论。夏禹农、冯文浚、周起业等认为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家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经济梯度,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后者又取决于区域主导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部门处于创新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区域为高梯度地区。高梯度地区是产业创新活动集中的区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主导部门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区域主导部门趋于衰退并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简言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来看,梯度转移理论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技术的跨梯度转移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技术梯度转移作为主导国内技术转移的规律来认识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此,一些学者提出“反梯度”理论。郭凡生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转移有三大基本走向:一是向商业和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转移;二是向智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三是向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转移。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大多分布在内地和不发达的西部,国外先进技术便会有相当一部分采取跨梯度方式,不经沿海的消化吸收直接向内地和西部不发达地区转移。王珏认为,欠发达地区只要有需求,又具备必要条件,落后的低梯度地区可直接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2、产业成长与演化理论。从产业成长、演化的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动因的观点有重合产业竞争论、产业成长论和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论。

卢根鑫从重合产业调整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因,所谓重合产业即产品的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的产业。他在分析不同国家的产品价值构成和产品技术构成基础上,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发达国家重合产业产品生产的绝对成本大于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成本,这样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和地区。他还指出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是产业转移的两种基本形式。

陈建军从产业成长的角度考察产业转移。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产业出于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而实施的空间运动。

陈刚、陈红儿从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视角解释产业转移,他们认为,产业转移有扩张性产业转移与撤退性产业转移。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在内部调整压力和欠发达区域外部吸引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为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将寻求空间上的迁移和重组。因此,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也是其转移的基本动机。

(二)中观层面。对我国产业转移动因中观层面的研究即从产业或产品的视角研究产业转移的现实动因,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占国、王先庆、胡兴华、杨丹辉等学者的观点。

李占国等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是产业集聚的极化效应和锁定效应。他指出,目前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核心-边缘”模式是向心力(拉力)大于离心力(推力)所致。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增加了向心力,而由市场拥挤效应和要素瓶颈效应决定的离心力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扩大,形成了产业聚集的“极化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迁移成本、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制度因素等产业聚集的“锁定效应”使得内部企业不会自动迁出。

王先庆认为由区域在经济技术方面的“成长差”以及产业主体间的“利益差”组成的“产业差”是产业转移基础,“成长差”导致区域间无休止的产业升级,“利益差”使各类产业向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

余慧倩认为产业势差的变化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科技进步是产业势能变化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转化能力会使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产业势能,企业的逐利是推动产业由高势能向低势能转移的最直接动力。

臧旭恒将产业转移动因归纳为产业租金和地理租金耗散,当生产要素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拥挤成本上升,要素价格提高,产业租金和地理租金将逐渐被高昂生产成本抵消,要素开始向其他产业转移,或迁移到其他地区,寻找新租金源。

(三)微观层面。对我国产业转移现实动因的微观层面的研究基于企业这个微观视角,运用企业迁移,集成经济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

1、企业迁移理论。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是大量企业迁移的结果,它可以看成是企业迁移的决策过程,并运用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解释了企业迁移的决策行为。他指出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迫使企业沿着逐利性这条主线进行各种形式的企业迁移及产业转移。企业是否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地区的拉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些促使企业留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

2、集成经济论。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从微观层面上看,产业转移服务于企业寻求集成经济的目的,所以这一过程以产业中较少要求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职能转移、分销职能转移以及物流服务职能转移为主,并且总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并实现产业转移。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在技术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的结果。

三、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分析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包括产业转移动力来源以及约束条件。产业转移的动力来源是转出地推力和承接地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来自转出地和承接地的阻力又形成了产业转移的约束条件,这一动力机制也成为国内理论界对区域产业转移动因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图1)

1、转出地的推力。推力是促使产业离开现有区域向其他区域转移的要素。它受转出地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市场拥挤效应、要素瓶颈效应、转出地成本上升压力和市场结构调整压力的驱动。其中,转出地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对转出地推力的影响表现为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措施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市场拥挤效应和要素瓶颈效应通过产业扩散形成转出区的推力。转出地的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土地成本、运输成本、日常经营管理成本及制度成本等商务成本的上升,都会对产业转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为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而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也是形成推力的重要因素。

2、承接地的拉力。拉力即承接地对转出地产业的吸引力,它受承接地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综合成本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的驱动。拥有这些优势的地区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吸引有促进作用的产业转移到该地区。

3、产业转移的阻力。阻力因素是指促使产业继续滞留在本区域的因素,导致产业转移滞缓的阻力因素受企业迁移成本、集聚的外部经济、制度环境因素等驱动。李占国等认为包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在内的企业迁移成本会形成产业集聚的锁定效应,导致企业不会自动迁出该地区。外部规模经济能在人力资本积累、市场培养和协作配套条件方面为当地企业带来便利和节约,可能导致产业转移滞缓。因制度创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也形成了产业转移的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松志,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2.

[2]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11.

[3]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周君.“雁行模式”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J].经济观察,2008.4.

[5]王辉堂,王琦.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6]劳尔.普雷维什.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7]李占国,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1.

[8]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

[9]郭凡生.发展战略概论[M].北京: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1985.

[10]王恕立,张云.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现代商业,2011.2.

[11]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1994.4.

[1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8.

[13]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转移理论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4.

[14]余慧倩.论国际产业转移机制[J].江汉论坛,2007.10.

[15]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7.3.

[16]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3.4.

[17]石奇.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18]周江洪,陈翥.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