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兵马俑 大秦帝国的铁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兵马俑 大秦帝国的铁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世纪七十年代,陕西省境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掘出土,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秦代地下军团首次完整展现在现代人面前,传说中骁勇彪悍、训练有素的秦国战马也第一次从史书中走到现实。

马养瘦了要受罚

秦人擅养马,是有历史渊源的。秦人祖先伯益曾为舜养马,马群繁衍兴旺,功劳卓著,得到舜的封土并赐“嬴”姓。伯益的后裔又替周孝王养马有功,赐封秦地,这是历史上秦国的开端。

秦人封地所在的陇南及六盘山地、甘肃高原地区,从土壤性质、地形地势、气候、草生状况、水源、森林诸条件看,都是比较理想的群牧养马场。秦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云梦秦简》的出土,人们发现秦代已设立养马养牛的厩苑律,且内容之广泛、条文之细致、规定之明确,超出了学者们的想象。

按照法律规定,秦代中央政府每年对各地养马的情况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评比。如果在评比中,谁负责饲养的马体形消瘦、行动迟缓或者不按期参加评比,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驾车过程中以策伤马的不同深度,也制定了相应处罚标准:如果马皮破伤2.3厘米罚一盾,破伤4.6厘米,罚二盾,破伤4.6厘米以上罚一甲。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一人耕种不仅可供十人食用,还有余粮来饲养六畜。这为秦国大力发展养马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依傍如此严格的法令和殷实的物质基础,战国中期,秦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马业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秦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在六国之上。

各具优势的西北名马

通过对秦俑坑陶马的形象分析,专家发现它们与今天西北地区的河曲马十分相近,进而有学者判断,河曲马就是当日秦马的后裔。河曲马亦称乔科马,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处,位于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得名。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据史料记载,此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体格健硕,是挽乘兼用型的地方优秀马种。这种马与秦国引进的西部和北部优良马种有很大关系。

秦在春秋时及战国初年,良马主要来自西部诸戎,秦国强大以后主要引进北方良马,引进的方式有两种:战争夺取和贸易交换。

秦民族早期游牧于西方,在天水立国之初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附庸国,四方被狄戎包围,民族关系复杂,战事不断。从周宣王时开始,秦与西戎的战争历时数百年,各有胜负,直到秦穆公任用来自西戎的谋士由余,才“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战争胜利的同时,西戎马匹也源源不断进入秦国。秦国马车无论从战车制造、拉车马匹和车马配合上都远高于他国,在当时成为首屈一指的精锐。

战国后期,西戎被秦国吞并,西戎马成为秦国国马,但要想进一步扩张壮大,不能满足于此,秦国开始引进北方少数民族的良马。与西戎马相比,北方马更为灵活高大,适合骑兵使用,秦国在秦穆公时已有少量骑兵,当时还不成气候,没有形成常规兵种,而在此时的战争中,骑兵的作用已远远高过车兵。到了战国后期,秦已经发展为“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军事力量。张仪曾说秦马品种之优良,马蹄一跃可达三寻,三寻相当于现在的六米多,而秦军中这样的宝驹“不可胜数”。

与对抗吞并西戎部落不同,秦对北方民族的马主要是通过贸易引进。秦国位处北部的商业要道,商贾引进良马必先经过秦国,他们可以直接同北方进行贸易往来。到了秦始皇时期,贩卖北方蒙古马已成了最时髦赚钱的生意,以此致富者不胜枚举。

秦陵兵马俑出土的陶俑主要是步兵和车兵组成。大量战车陶马形体基本一致,比较低矮,马身齐耳通高1.5米,头到尾根通长2米,马耳稍短,长16厘米,马四肢短而粗壮,关节粗大,头沉而颈粗,前胸广阔,这类型的陶马强壮而有力量,应是西部地区的马种。

而二号坑出土的骑兵俑所骑乘的战马齐耳通高1.72米,身长2.03米,比一号坑的车马俑身形更高大,腿胫细长,头大但秀丽,背短而直,体形更为清瘦,是较为典型的骑乘型马,这个品种的马应来自北部蒙古草原。

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的一组铜车马,被誉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组文物从车马形制来看,应是真人真马大小的二分之一。铜马齐耳高度为0.9米,通长1.1米,如果按照两倍的比例复原,真马高度应为1.8米,长2.2米,可以说是秦代最高大的马。它们膘肥体圆、肌腱发达,挽驾着皇家马车,应属宫廷御用的“宝马”。

在秦始皇陵东侧还出土了八十多个马厩坑,内有大批的殉葬活马,这些活马和陪葬马俑大小相仿,秦始皇陵陪葬马俑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秦代战马的形态。

没有花哨装饰

秦马剪鬃十分注重实用价值,古代冷兵器作战,战马剪鬃是为了避免扬起的鬃毛缠绕兵器,影响格斗。秦代还无马镫,所以剪马鬃时中间都会留一缕长鬃,称为鬃花或者单花,骑兵上马时左手抓鬃花,右手按鬃甲一跃而上。

秦始皇陵出土的战车陶马均为四马两轭,中间两匹马颈部承受车轭,两边骖马颈部没有车轭,通过捆绑胸部受力。因为骖马是胸驾式,马颈不承轭,故除留单花外,全部剪成光马,而承轭驾辕的中间两匹由于颈部承轭,都留长鬃不剪,以减少车轭对马颈部的摩擦。

秦兵马俑凡是挽车的战马马尾都高挽成结,避免乘车时马尾来回摆动干扰缰绳,也防止拉伤马尾。在铜车马上,不仅四马马尾全部挽起,还用一条带子束缚马尾,通过马腹下系于胸前。相比之下,用于骑乘的骑兵马则完全不同,马尾都梳成长辫,当马在战场上快速奔跑时,马尾高高飞起可以保持平衡。

秦始皇陵出土的陶马,无论是挽车的马还是骑乘的马,大多经过。马经过后,性情温良,易于驯服。秦代法律规定,没有经过的马只能跟在车后面,不允许驾车也不允许鞭打,违者要罚钱。秦代没有马蹄铁,秦马都要铲蹄,这样才能承受长途跋涉。

史载秦始皇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凫,遗憾的是这些传说中的神驹除了一个名字,并没有留下形象。所幸由于秦人对马的重视,以及雕刻工匠们对现实中马的细致观察,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能目睹冷兵器时代最优良的秦代战马风采。

(资料来源:《论秦代养马技术》、《简论秦代厩苑制度中的若干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