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周单体玉龙佩初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周单体玉龙佩初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年代较为明确的东周墓葬出土单体玉龙佩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搜集公开发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型式分析的方法,对东周时期单体玉龙佩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东周单体玉龙佩的分期,将之发展划分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三期,并归纳了阶段性特征。另外,总结了楚墓所出单体玉龙佩的基本特征。最后对东周单体玉龙佩造型的主要来源进行了推测。

关键词:东周;单体玉龙佩;“S”形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11-06

东周一代,玉器种类繁多,玉龙佩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类之一。学界对东周时期的玉龙佩有过一定的关注:1985年,杨建芳先生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墓葬所出土的玉龙佩,按时期先后进行排比,对其形制、纹饰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概括。①2000年,杨建芳先生又详细总结了楚式玉龙佩的各种特征。②2010年,褚馨先生对东周单体玉龙佩的造型来源及其雏形最早出现时间做了相关探讨。③然迄今为止,尚缺乏建立在考古资料基础之上的系统研究,加之近年来诸多新资料的积累,都使我们有必要对玉龙佩――这一东周玉器的重要器类做些总结和归纳。

东周时期的玉龙佩,可分为单体和复合两大类。单体玉龙佩,即以单龙成器者;复合玉龙佩,则包括双龙并连、双龙同体、多龙交缠三型。东周时期,以单体玉龙佩最为常见。囿于篇幅所限,本文所论,以单体玉龙佩为主。东周单体玉龙佩,造型颇有特点,多以极富弹性的“S”状为基本造型元素,作曲身弯卷龙态,故又被称为“S”形玉龙佩。在笔者收集的相关资料中,年代较为明确的东周时期墓葬所出土的单体玉龙佩共计470余件。本文拟就这些资料,对东周单体玉龙佩的型式、分期年代、区域特征、造型来源等方面略陈管见。

一、型式分析

东周时期常见的单体玉龙佩,根据形制之差异,大致可分为二型,现分型述之:

A型:龙作俯首、拱背、卷尾之态,略呈“S”状。根据器表主要纹饰的图案特征和演变发展线索,又可分为六个亚型。

Aa型:主体纹饰由浅浮雕卷云状、谷粒状等纹样零件构成。依据纹饰形态的不同,复可细分为三式。

Ⅰ式:浅浮雕龙首纹。④标本.长治分水岭M53:41(图一:1)。

Ⅱ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⑤标本.洛阳针织厂C1M5269:38(图一:2)。

Ⅲ式:浅浮雕谷纹。标本.洛阳西工区C1M3943:9、10(图一:3)。

Aa型的演变规律:纹饰上,卷云状纹样零件逐渐减少,谷粒状纹样零件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清一色大小相若谷粒状零件组成的谷纹,基本是遵循着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满密及简化、离析的趋势进行的。形制上,龙背部拱起渐高,弯卷的尾部不断减小。

Ab型:阴刻云谷相杂纹。⑥标本1.新绛柳泉M302:64。(图一:4)标本2.荆门左冢M1N:24(图一:5)。

Ac型:阴刻鳞纹和卷云纹。标本.叶县旧县M1:5(图一:6)。

Ad型:阴刻宽带龙首纹。⑦标本.无锡鸿山WHDⅦM1:36(图一:7)。

Ae型:光素无纹。标本.汲县山彪镇M1:187。

Af型:阴刻索纹。标本.洛阳西工区M203:37。

B型:龙多作回首、鼓腹、卷尾或昂首、拱背、卷尾之态,略呈“W”或“M”状。根据器表主要纹饰的图案特征和演变发展线索,又可分为五个亚型。

Ba型:主体纹饰由浅浮雕卷云状、谷粒状等纹样零件构成。依据纹饰形态的不同,复可细分为三式。

Ⅰ式:浅浮雕龙首纹。标本.寿县蔡侯墓105.1(图二:1)。

Ⅱ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标本.随县曾侯乙墓E.C.11:234(图二:2)。

Ⅲ式:浅浮雕谷纹。标本1.平山中山王墓PM1:1(图二:3)。标本2.长丰杨公M8:29(图二:4)。

Bb型:主体纹饰由阴刻卷云状、谷粒状等纹样零件构成。依据纹饰形态的不同,复可细分为二式。

Ⅰ式:阴刻云谷相杂纹。标本1.洛阳中州中路C1M3750:45(图二:5)。标本2.无锡鸿山WHDⅦM1:35(图二:6)。

Ⅱ式:阴刻谷纹。标本1.江陵望山WM2:G13-2(图二:7)。标本2.长沙五里牌M1282:2(图二:8)。

Ba、Bb型的演变规律:纹饰上,卷云状纹样零件逐渐减少,谷粒状纹样单元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清一色大小相若谷粒状零件组成的谷纹,基本是遵循着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满密及简化、离析的趋势进行的。形制上,由不甚弯曲、形制简单,逐渐弯曲剧烈,形成了形制较为复杂的镂雕体,尔后又趋于简化。

Bc型:阴刻鳞纹和卷云纹。标本.无锡鸿山WHDⅦM1:36(图三:1)。

Bd型:阴刻宽带龙首纹。标本.荆州熊家冢PM8:8(图三:2)。

Be型:光素无纹。标本.太原金胜村M251:379。

上面所分析的,大体涵盖了目前所见东周单体玉龙佩的型式。依据这些单体玉龙佩的特征,可将其演变关系归纳为表一所示。

二、分期与年代

以上诸型式单体玉龙佩,皆出自墓葬内,多有陶器或铜器与之共存,年代较为明确。在参照所属单位年代判定的基础上,根据单体玉龙佩在纹饰、造型上的变化特征以及流行情况,可初步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三期。各期与各型式的对应关系可见表二。

第一期,大致相当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据不完全统计,近100余件单体玉龙佩,主要出于以下单位和地点:随县曾侯乙墓,⑧寿县蔡侯墓,⑨绍兴坡塘M306,⑩安吉龙山D141M1,11 无锡鸿山WHDⅦM1,12 叶县旧县M1,13 淅川徐家岭M3、14 M10,15 固始侯古堆M1,16 洛阳西工区M203,17 洛阳小屯村C1M2547,18 洛阳中州路M1316、19 M2717,20 辉县琉璃阁M1、M75、M76,21 长治分水岭M14、22 M25、23 M53,24 长子牛家坡M7,25 潞城潞河M7,26 新绛柳泉M302,27 太原金胜村M251,28 曲阜鲁城乙组M329 等。

单体玉龙佩的型、式较多,主要有:AaⅠ式、AaⅡ式、Ab型、Ac型、Ad型、Ae型、Af型、BaⅠ式、BaⅡ式、BbⅠ式、Bc型、Bd型、Be型,其中AaⅠ式、AaⅡ式、BaⅠ式、BaⅡ式、BbⅠ式最为流行。

此期单体玉龙佩,在主要装饰纹样上,以浅浮雕龙首纹、浅浮雕云谷相杂纹、阴刻云谷相杂纹为主流。形制上,龙身相对短肥,多作波浪形,弯曲不甚,形制简单;头部多短粗;目部常以椭圆形表示;口部形态有两类:以闭口者居多,另一类外部作切开状,下唇平截内勾,内为一孔;角部为装饰有卷云纹的钝尖或牙扉状。多无足,少数有足者也仅俱一到两足,足部以装饰有卷云纹的短凸牙扉表示。

第二期,大致相当于战国中期。据不完全统计,近300余件单体玉龙佩,主要出自以下单位和地点:荆门左冢M1,30 荆州院墙湾M1,31 荆州天星观M2,32 江陵望山WM2、33 WM3,34 长沙白泥塘M5,35 信阳长台关M1,36 洛阳针织厂C1M5269,37 洛阳唐宫西路C1M7983、C1M7984,38 洛阳唐宫路小学C1M5560,39 洛阳西工区M7602、40 C1M8503,41 洛阳中州中路C1M3750、42 C1M8371,43 侯马上马M15,44 平山中山王墓XK、PM1、PM2、PM4,45 曲阜鲁城乙组M52、M5847 等。

单体玉龙佩的型、式仍比较丰富,在沿用前期大部分型式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型式。主要有:AaⅢ式、Ab型、Ae型、Af型、BaⅢ式、BbⅠ式、BbⅡ式、Be型,其中Ab型、BaⅢ式、BbⅠ式、BbⅡ式最为流行。

此期单体玉龙佩在主要装饰纹样上,多流行阴刻云谷相杂纹,且开始出现谷纹,其中又以浅浮雕者稍甚。在形制上,A型较前期区别不大;B型尺寸显著增加,龙身更加细长,且弯曲厉害,躯干上尖钩状歧出增加,已出现形制复杂的大型镂雕体。单体玉龙佩的目部主要以椭圆形和菱形为主。闭口状已基本不见,张口者形态大多与前期相若,但上下唇长度差距更加明显,孔径亦加大;另出现下颌前端呈尖状并且上卷,与上颌后端相连,形成一个圆孔状的口部,此为BbⅡ式特有。角部多为上勾状的长牙扉形,其上阴刻数道弦纹或卷云纹。龙足作舒张形明显凸出,表面阴刻弦纹。

第三期,大致相当于战国晚期。据不完全统计,共70余件单体玉龙佩,主要出于以下单位和地点:荆门包山M4、M5,47 长丰杨公M8、M9,48 长沙M1033、M1065,49 长沙五里牌M1282,50 澧县新洲M1,51 涪陵小田溪M4,52 淮阳平粮台M16,53 洛阳西工区C1M3943,54 洛阳道北锻造厂IM540,55 侯马褫祁M2129,56 宣化春光M14、M1557 等。

单体玉龙佩的型式较少,前两期流行者大量消失。本期主要有AaⅢ式、Ae型、BaⅢ式、BbⅡ式等,其中以BbⅡ式最为常见。

在单体玉龙佩的主要装饰纹样上,此期绝大多数为谷纹,其中又以阴刻技法琢就者最为流行。其雕工粗犷,纹样零件大小不尽相若,线纹边缘多有毛刺歧出,排列亦不甚规律。本期A型玉龙佩,尾部变小或省略,背部高拱近弧形。B型中,BaⅢ式与BbⅡ式形态差别较大,故此处分开讨论各自之特征。BaⅢ式:口部与第二期相若,目部除前两期常见的单环椭圆形、菱形眼外,梢长如眉的目部开始出现。角部仍多作饰有弦纹的牙扉状,BbⅡ式亦同。龙身弯曲厉害,形制复杂,多三足以上。BbⅡ式:头部狭长若马首,目部多被省略。口部形态较为特殊,下颌前端呈尖状并且上卷,与上颌后端相连,形成一个圆孔,以表示口部,个别下颚为斧形。另衍生出口部作“U”形完全张开状者,口内琢出尖牙利齿。颈部多阴刻一长弧线,将龙颈一分为二,其间或加琢数组平行短线弧。通常龙身会分出一至两足,足较长,分别向不同方向卷翘、舒展,表面阴刻弦纹。龙身多作低首奔驰状,弯曲不甚,所作弯转较少;个别龙身一侧内凹,呈弧形。

综上所述,东周一代,单体玉龙佩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其发展可分为三期: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在这三期中,单体玉龙佩经历了由兴起及繁盛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个趋势主要表现在其型式和数量上。

三、区域特征

单体玉龙佩在东周时期分布比较广泛。通过系统整理相关资料可发现,在基本共时的前提下,各地所出单体玉龙佩的形制和主要装饰纹样大体趋同。但楚国三个都城(纪南、陈城、寿春)及其附近地区的楚墓出土的单体玉龙佩,尚有一些区别于中原等区域的地方特色。

其一,Ac型、Bc型和Ad型、Bd型,它们均多见于楚国统治的中心区域内,阴刻鳞纹、卷云纹和阴刻宽带龙首纹皆可在本区域较早的淅川下寺M1、M2、M358 所出玉器上找到渊源。

其二,以形态细密的索纹和网格纹作为辅助装饰。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索纹多出现于玉龙佩表面缘廓和嘴部边沿;战国中期始,已不多见于缘廓,而常作为嘴部边沿装饰,如荆州院墙湾M1:31。网格纹则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多添加在Ad型、Bd型单体玉龙佩主体纹饰的空隙之处。

其三,单体玉龙佩之躯干往往镂雕有凤鸟、牛首、神人形辅助装饰,如荆州熊家冢PM4:69、长丰杨公M8:29。

其四,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个别单体玉龙佩表面琢有螭纹,见于荆门左冢M1N:24。

其五,战国早期以后,龙角部较长,部分尖端分叉,表面阴刻弦纹,如枣阳九连墩M2:C532。59

四、造型来源

流行于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的单体玉龙佩,皆以“S”状为基本造型元素,有着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与多见于史前、商代的蜷体玉龙60 迥异。如前文所述,东周时期的单体玉龙佩主要包括两个并列发展的演化轨道,即A型和B型。故研究其造型来源时不宜一概论之,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型单体玉龙佩,为俯首、拱背、卷尾状。具备此类造型的龙形玉器最早见于年代属商代晚期的山西灵石旌介村M2,标本.灵石旌介M2:61(图三:3)。此玉龙体呈弧形,尾部卷曲,器表饰凸弦纹,长3、宽0.9厘米,当为A型造型可追溯到的最早源头。然商代晚期距春秋晚期的年代缺环甚大,是否还有其他因素更直接影响到A型整体造型的形成呢?全面考察西周、春秋玉器不难发现,春秋中、晚期的常见器类――龙首玉冲牙与弓身型玉虎61 的整体形态同A型单体玉龙佩非常接近,且二者与单体玉龙佩在时代上前后相继,基本没有重合并存。如辉县琉璃阁甲墓出土的一件龙首玉冲牙(Z甲―84,玉179),62 颇似A型单体玉龙佩,仅无卷尾而已(图三:4)。弓身型玉虎亦作俯首、拱背、卷尾状,且头部硕大(标本.宝鸡益门村M2:12863 )(图三:5)。而一些在较早时期流行的A型龙佩头部便较大、近方形,如长治分水岭M25:96、M53:41,荆门左冢M1N:24。推测这可能就是玉虎头部形态的孑遗。故认为A型造型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春秋中、晚期的龙首玉冲牙与弓身型玉虎的影响,不失为一种可能性的表述。64

B型单体玉龙佩,则与西周中晚期流行的一类龙形玉饰件具有较为明确的源流关系。二者所表现的龙均为回首、扭曲的形态,皆以“S”状为基本造型元素,且角、吻、颌、足等细节部位亦有相近之处。扶风黄堆老堡M25的年代上限不超过西周中期,即穆共之世,下限可到西周晚期,墓中出有一件龙形玉饰(标本.92FHM25:001165 )。器扁平,作扭曲、弯卷状龙凤形,龙、凤斜向对称,龙作回首状;龙角顶部有凸脊,形如冠状;吻部长而上卷,下颌较短;龙角、凸脊、吻部卷曲处和足等突出处沿器身的上下两缘形成脊齿状;器身周边雕刻细阴线纹轮廓线(图三:6)。此造型当开此后东周B型单体玉龙佩之先河。需要指出的是,西周中晚期的龙形玉饰件与B型亦有差异:西周时期的龙形玉饰件一般尺寸较小,仅长3-5厘米左右;镂空部位小且少,仅以少量的逗点式镂空或钻孔凸显龙的部分轮廓,因此龙显拘谨束缚之态,给人一种尚未剔除外沿几何边框的感觉,可参考曲沃晋侯墓地M31:6866 (图三:7)、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1657:1167 (图三:8)。而东周单体玉龙佩,则尺寸较大,通常可达十余厘米长;镂雕面积大而多,形状多样,龙体伸展舒张,完全跳出了外框的限制,整体造型灵活生动。这种差异的产生,与战国时期治玉技术显著进步,镂雕工艺的广泛应用有着直接的关联。

经我们研究,东周时期之后,单体玉龙佩的A型未见延续,B型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增加了新的元素,形成了汉代单体玉龙佩的部分类型,68 标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W5:169 (图三:9)。

注 释:

①杨建芳.战国玉龙佩分期研究-兼论随县曾侯乙墓年代[J].江汉考古,1985,(7).

②杨建芳.楚式玉龙佩.中国古玉研究论文集[C].众志美术出版社,2010.200-243.

③褚馨.战国S形龙佩的思考[J].中国历史文物,2010,(2).

④龙首纹的鼻、颚、口、角等部位,为卷云状、谷粒状、蝌蚪状浮雕零件表现,细部以阴线刻划。

⑤纹饰由卷云状、谷粒状、蝌蚪状浮雕零件构成。

⑥纹饰由相互勾连的卷云状、谷粒状、蝌蚪状零件构成,为阴刻技法制作。由于一些阴刻云谷相杂纹系斜碾技法琢就,形成了“一面坡”的形态;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浮雕感,但其实质仍为阴刻纹饰。

⑦龙首纹的主要部位由宽带状的纹样零件构成,细部以阴线刻划。这些条带状零件制作较为复杂,通常先斜碾出的"一面坡"宽带,再沿其轮廓阴刻一圈线框而就。

⑧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文物出版社,1989. 414-417.

⑨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科学出版社,1956.15.

⑩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

1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J].南方文物,2008,(3).

12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1).

1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叶县文化馆.河南省叶县旧县1号墓的清理[J].华夏考古,1988,(3).

14 1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M].大象出版社,2004.168-171,318-328.

16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1).

17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203号战国墓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4,(3).

18 赵振华.河南洛阳新发现随葬钱币的东周墓葬[J].考古,1991,(6).

19 2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M].科学出版社,1959.112,119.

2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1956.119.

22 23 2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馆,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东周墓[M].文物出版社,2010. 245-263,264-271,327-331.

2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J].考古学报,1984,(4).

2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J].文物,1986,(6).

2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45-187.

2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M].文物出版社,1996.138-155.

29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60-177.

3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左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2007.139.

31 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J].文物,2008,(4).

32 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M].文物出版社,2003.199-200.

33 3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153-158,206.

35 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白泥塘5号战国墓发掘简报[M].文物,1995,(12).

3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文物出版社,1986.62.

37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针织厂东周墓(C1M5269)的清理[J].文物,2001,(12).

38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唐宫西路东周墓发掘报告[J].文物,2003,(12).

39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唐宫路小学C1M5560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4,(7).

40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区M7602的清理[J].文物,2004,(7).

41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区C1M8503战国墓[J].文物,2006,(3).

42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中州中路东周墓[J].文物,1995,(8).

4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中州中路东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3).

4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M].文物出版社,1994.151-166.

4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文物出版社,1995.170-224.

46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M].齐鲁书社,1982.160-177.

47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5).

48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C].考古学集刊(2),1982.

49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长沙楚墓[M].文物出版社,2000.324.

50 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五里牌战国木椁墓[C].湖南考古辑刊(1),1982.

51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澧县新洲一号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8,(1).

5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涪陵地区文化局.四川涪陵小田溪四座战国墓[J].考古,1985,(1).

53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淮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

54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J].文物,1999,(8).

55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道北锻造厂战国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4,(7).

5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市褫祁墓地的发掘[J].考古,2002,(4).

57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张家口宣化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6).

5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1.

59 湖北省博物馆.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M].文物出版社,2007.77.

60 孙机.蜷体玉龙[J].文物,2001,(3).

61 春秋时期的玉虎可分为,弓身型、平直型、反弓型、回顾型.张绪球.商周时期的玉虎[J].文物,1999,(4).

62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M].大象出版社,2003.168.

63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10).

64 褚馨先生认为S形龙佩(即本文的单体玉龙佩)是玉虎造型艺术进一步演进的结果,但其对S形龙佩来源的推测尚未建立在S形龙佩和玉虎的类型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区别分析.褚馨.战国S形龙佩的思考[J].中国历史文物,2010,(2).

65 罗红侠.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残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4,(3).

6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J].文物,1994,(8).

6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M].科学出版社,1959.22.

68 丁哲,宫梦娜.略论汉墓出土的玉龙佩[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12).

69 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发掘简报[J].文物,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