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尴尬“黄金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
今年“五一”黄金周刚过,“北京商家入账130亿”、“全国消费品零售3200亿”等相关统计数据热闹出炉。但是在各种炫目的数字背后,“黄金周问题”也再次凸显。
黄金周期间,人们集中出游,火车飞机“一票难求”,安全事故频发。七天长假过半,国务院安委会就发出加强黄金周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仅1日至4日,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9起,死亡43人。7日清晨,又有云南客车在贵州坠岩,造成17人死亡,26人受伤,
仍然由于集中出游,很多景点人满为患。5月2日,据北京市假日办统计,北京主要旅游景点中,故宫接待量达1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超过最大接待容量的还有龙庆峡,接待量为1.5万人次;达到和超过最佳接待容量的还有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天安门城楼、北京海洋馆、石景山游乐园和北京欢乐谷。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许多著名景点纷纷调整价格。据新华社报道,从4月1日起,庐山门票的单价就从135元涨到180元,崂山门票从50元涨到70元,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的门票从105元调整为150元;从4月28日起,泰山门票价格从102元上涨到125元;5月1日起,新疆的乌尔禾魔鬼城风景区的门票提高10元至每人次30元。
由于游客量远超承受能力,有的旅游城市酒店客满,游客不得不露宿街头。也由于黄金周游客多、时间紧,商家往往产生“欺生”心理,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却随之下降。“价格欺诈”问题屡屡被投诉。一些游客抱怨称,黄金周变成了“宰人周”。
为了迎接黄金周的旅游高峰,还有不少景区重复建设、无效率地高度开发。类似的盲目行为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更导致资源浪费,给地方财政带来负担。
鉴于黄金周带来的种种问题,近年来,有人提出了黄金周的“幸福指数”概念,认为“盘点黄金周公众的幸福指数比经济指数更重要”。不少人已经开始感觉到,现在黄金周的经济效益增长了,幸福感却没有相应地提升。
中国黄金周可以追溯到九年前。1998年、1999年,中国消费低迷,如何“拉动内需”成为时任政府面临的一大重任。1999年9月,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确定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全体公民放假三天,适逢周六周日,则工作日补假。随后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据《中国统计年鉴》,七天内中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次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翻番为5980万人次,旅游收入涨至230亿元。
初尝甜头后,国家旅游局、经贸委等九部委火速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于2000年6月出台,其中,建议“今年国庆节期间的放假日期确定为10月1日至7日(包括调整的两个双日)”,正式确定“七天连休”的黄金周制度。
迄今七年来,黄金周的“假日经济”效应十分可观,俨然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旅游市场,三个黄金周的旅游总收入达全年总量的四分之一之多。
但是,黄金周不仅给旅游行业带来源源“黄金”,也同样带来种种问题,不断有人质疑黄金周的合理性和价值。去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公布了一项针对黄金周的课题报告,提出“黄金周休假制度实行以来,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并不大,却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应该进行改革”。
今年3月,蔡继明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取消“五一”、“十一”长假期,多出的4天为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设立假期;将法定假日换到周五或者周一,形成三天连休的长周末。他认为“这样既保证了假日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又避免了集中度假消费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考虑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呼声更高的,是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支持者认为,带薪休假可以分散交通压力,旅游方面的重复投资也会相应减少;而且自主支配时间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会减轻拉动内需的力度,可以更有效率地带来经济增长。
5月8日,全国假日办的新闻会上,假日办主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表示,黄金周不论怎样调整,目前已有的10天法定假日不会减少,也就是三个黄金周的假日不会减少,只有可能增加或者调整给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