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化学的趣味教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化学的趣味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它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对化学课感兴趣,才能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语言、教学故事、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四个方面介绍了高中化学的趣味教学法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语言;教学形式;实验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从来源将动机分为外来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动机。他认为外来作用--分数、竞赛、父母的奖励等,引起的效应短暂而微弱;内在作用--需要、求知欲、兴趣、爱好等的效果强烈而持久。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倘若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失去兴趣,那么他的学习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反之,对于那些“喜欢”化学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总能在短暂的45分钟里轻松愉快且卓有成效地完成。所以要想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高中学生像初中时那样喜欢化学呢?我们教师需要让高中化学课堂回归趣味,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化学同样是有趣而神奇的。

一、采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教学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教师富有情趣的幽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和欣赏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会心的一笑中获得心灵上的放松和思维上的启迪。

上《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一课时,可以说“削铁如泥的刀还没有找到,但我有许多把削钠如泥的刀”。

元素周期表中的铝元素,它的上面是非金属元素,下面是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它具有两性。铝元素具有两性,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真可谓“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

水电离时产生多少氢离子,必产生多少氢氧根,可以说水的电离是“成双成对”的。

在讲漂白原理时,HClO、Na2O2、H2O2等漂白原理与SO2不同,分析后可以这样小结:前者是“革命彻底”型,后者是“革命不彻底”型。

有机物学习时,是采用先介绍代表物,其用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举一反万也。”加成反应是“加上去就成”的反应,而对于取代反应,根据中学阶段知识水平来理解是有机物分子上先有原子或原子团下来,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才能上去,根据这个我们可以说“调虎离山,取而代之”。

在讲授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时,由活泼性相差很大的原子之间通过“战争”的方式形成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与此相反,共价键则是由活泼性相当或相同的原子之间通过“和平谈判”(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化学键。

二、穿插趣味性的教学故事

中学生好奇、好问、富有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见。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些教学内容本身索然无趣,如果把它们设置成有趣的故事,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独到的功效。

例如,在讲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故事引入新课:一天满载着精铜砂的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海员们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忽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大惊失色,漏水了!当时周围没有暗礁,货轮也没有和其他船只相撞,当然它也不是泰坦尼克号,没有撞到冰山,那么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忽然漏水呢?学了今天的课,你就可以当一回福尔摩斯了……当听到自己也能变成大侦探,学生便进入积极的听课状态。

三、巧用趣味性的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整个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一般是平铺直叙的,缺乏趣味性。时间长了,演示次数多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逐渐变淡了,乃至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实验的目的,对某些实验作适当的改进和设计,即改变传统的做法,采用有学生参与的,带有娱乐趣味性的化学魔术、小游戏等表演形式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介绍《浓硫酸的性质》一课: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叫“引蛇出洞”。将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向其中注入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再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玻璃棒搅拌并往外牵引。观察蔗糖颜色,体积变化,让学生闻气味。

【学生观察结果】注入浓硫酸后,蔗糖变黑,再用少量水,体积膨胀,像一条“黑蛇”一样被玻璃棒引出来,同时放出大量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教师引导探究】

(1)反应中生成的“黑蛇”是什么?

(2)“黑蛇”为何变粗、变长、变膨胀?

(3)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4)碳与浓硫酸反应,体现浓硫酸什么性质?

四、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形式

高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学习心理不够成熟和稳定,长期的知识灌输会产生厌学情绪。阶段性的适当采用一些新颖别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重新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理解“碰撞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1)反应物分子必须经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2)能量足够高的分子之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3)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我请了一位学生和我一起表演“人撞人”的情景:(1)两人面对面慢慢走过来,轻轻碰在一起,没有碰倒;(2)两人快速跑过来,但擦身而过,没有碰倒;(3)两人快速跑过来,正面相撞,碰倒了。这样的设计把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而又浅显易懂。

对于《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课,我采用“对抗赛”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题目(注意题目背景的时尚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热烈的答题氛围中了解到化学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后来的调查中知道,本节课是该学期学生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堂化学课。

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寻求各种方法建立“趣味课堂”,从而让学生不再感觉上化学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感觉高中化学同样是有趣而奇妙的,使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变“强制性”的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吴星,沈怡文.《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及其创设策略研究》.化学教育.2004(12).

[4]周玉枝.《关于营造良好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几点思考》.化学教学.2008,(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