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新课改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角色的变化成了了大亮点,笔者阐述了通过对学生的信心、自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来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语文 主体 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指导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参与者。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传统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新课改也要求将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教师做引导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那么我们如何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呢?

一、加强学生的信心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 现在的许多教师,在做着费力而不受学生欢迎的事。有的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时的需要,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处于服从地位,造成了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我们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讲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分析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让学生自己看

汉字是以象形为本源的文字,是音、形、义三维合一的“图画”文字。所谓识字是“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由于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和对于与所认识的字相匹配的具体事物的认知经验,所以,拿到一课的生字,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看看,让他们观察新字与旧字的异同,用他们的方式和思维去事先认识生字。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这样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一课生字有什么特点,再看看生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字相似,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最快告诉大家。”老师这样提示,促使学生对生字的观察自然十分认真,很快就能找到生字的特点。如在教学“目”字时,让学生自己看后,马上就有学生找出了形近字“**”字,并找出了区分两个字的方法:“**”太阳只有一个,所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再有,在教授“鼠”字时,运用看一看的方法,竟有学生生动地指出了该字的特点:“鼠”像只小老鼠,上面“臼”是老鼠的脸,下面是小老鼠的牙齿。

这样看、找、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不是远比单纯由老师讲解好得多吗?

三、让学生自己学

学生的个性思维、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我们应提倡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自己学习生字。不过,自学生字不要只是摆一下形式,教师要真正让全班孩子都动脑、动笔、动口才行。

每教一课生字,教师都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动手把生字的拼音标在田字格里的生字上,并开口把每个生字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组词都说一次,然后书写生字,把笔画数写在生字旁。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记生字。比如,有一位低年级教师在教授学生识记“梨树、柏树、松树、柳树”几种树的名字时,是这种巧妙设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她先出示几种树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黑板注上音后说:“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树朋友的名字呢?谁的小脑袋最会思考,能想出特别的办法。”下面就是学生自学后精彩的汇报:

“梨”,一个叫小禾的人拿了一把刀去砍树,有人连忙说:“不能砍呀,那是梨树”;“柏”,木 白=柏;“柏”,木字旁表示柏树,“白”就是柏树的“柏”的读音;“柳”,木字旁就是树干,“卯”就是柳条,下面的一撇就是被风吹起来的柳树的头发。

精彩来自于学生主动的参与,在巧妙地完成教的任务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的习惯,这不亦乐乎?

四、培养学生主动感悟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的身份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使其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