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个案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个案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行为改变技术所需的辅导技巧,相对较少且比较安全,在小学生身上使用效果很好,值得在小学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广使用。全文详细呈现了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的辅导过程,以说明辅导实务,以资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行为改变 技术 小学生 问题行为

一、背景介绍

行为改变技术(以行为正强化为主要理论)所需的辅导技巧,相对较少且比较安全,在小学生身上使用效果很好,是学校心理健康个案辅导中使用最广、研究最成熟的一种辅导方式。我们在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运用了这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辅导效果。现呈现其中的一个典型辅导案例,以期交流与推广。

二、个案描述

李×是10岁女孩,智力正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发现她有吮吸大拇指的习惯。因为长期的吮吸,两个大拇指已经变形。上课的时候,只要大拇指一伸进嘴里,就忘记了一切,吸得津津有味,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因此,上课思想不集中,听课效率很差,各课成绩均不及格。在对李×家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李×吸手指头始于幼儿园时期,家里人为了治疗李×这一不良行为习惯也采用了不少方法。如劝说、打骂。在手指头上涂上辣酱等等,但效果都不好。

三、诊断分析

引起吮吸指头的原因很多,如缺乏安全感、恐惧、焦虑等。由于时间的原因,李×吮吸指头的原因很难考证,加上孩子年纪尚小,很难从认知或情绪系统人手去改变其行为。李×家人的教育经历就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行为强化是一项最直接的技术,也是对儿童最有效果的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孩子的行为有了强化的过程,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出现(正强化),当孩子的行为被忽略(负强化),则行为会逐渐消失。儿童正是在父母和环境的不断强化下形成行为习惯的。因此对李×而言,直接的行为训练或许更有效果。

李×吮手指头的历史比较长,要全部改变行为有较大的难度,决定先消除李×上课吃手指头的行为,继而达到白天在校都不吃手指头的目标。改变这个习惯可以促使李×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辅导

1.工作流程

(1)个案会议

由心理辅导老师及有经验班主任组成个案小组,召开个案会议,确定李×为辅导个案,并分析确定李×的靶行为和目标行为(靶行为是指辅导过程中需要加以改变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而目标行为是指由靶行为出发的辅导终点目标、即期望的目标)。李×的靶行为是“上课吮吸指头”,目标行为是“上课不吮吸指头”。

(2)多方面收集资料

案主及其靶行为、目标行为确定后,个案研究组成员就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如家访、访问案主历届任课老师,作必要的智力、个性等有关测验,测定靶行为的基准线等),尽可能详尽收集与案主的靶行为有关的各种主客观资料,且在后来的辅导过程中,若发现资料不全或有误,仍需及时补充调整,如此反复直至问题解决。

个案资料具有隐私性、保密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公开,更不得做饭后茶余的谈笑资料。

(3)分析资料,诊断原因,提出辅导策略

从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须由个案会议讨论分析去芜存菁,整理出可用资料,并分类列写。一般采用心理档案形式,作为个案研究的第一批资料,存档保管。

个案会议尤如医生会诊,应在详尽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诊断原因,诊断是辅导的前提,极为重要,应由研究组各种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分析与靶行为有关的因果、因素而后提出辅导策略。个案会议在提出辅导策略后,仍需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会议,以便研究组成员互相交流情况,研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执行辅导计划

辅导老师在执行辅导时,要按约及时记录案的反应行为,按约及时兑现强化物,此外,还要注意案主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具体见“辅导过程”)

(5)延续辅导

个案研究旨在尽可能彻底矫治个案之问题行为,因此要防止复发。但在治疗末期,即强化物取消后,复发是常见的。如发生复发,须继续重新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再予以辅导,直至彻底转变为止。

(6)撰写个案报告

结束个案辅导后(一般以达到预期目标为标志)应写出个案报告,并存人心理档案。(报告格式略)

2.辅导过程

(1)获取支持

根据个案会议提出的辅导策略,我们与李×家长交换意见,征得李×家长的同意和配合。同时我们找李x谈话,帮助她认识自己的问题行为,提高她转变问题行为的意愿和信心。

(2)测定基准线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记录李×吃手指头的次数。共观察6天,下表1是观察的记 录。 周语文平均每节课1.75次,周上午、三节课平均每天6次,周全天(包括下课时间)平均每天10.1次。

(3)约定中介行为,选择增强物

在测定基准后跟李×进行了一次耐心的谈话,告诉她吃手指头对学习和身体的不利,进一步激起她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她同意先控制上语文课时不吃手指头,专心听课(中介行为)。通过家庭访问和跟李×交谈,得知平时李×很喜欢吃巧克力。结合这一信息在尊重李×选择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增强物――巧克力。共同约定:

4.制订辅导契约

在商定强化物和辅导中介行为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规定案主应该执行的责任。进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和达成目标行为的意义。并在经李×同意的基础上,把契约内容告诉同伴,提请大家共同帮助她。因此,每当她把手指放入嘴里时,同学就注意她,这无疑对她是一种极好的暗示、提醒。

5.依据约定实施辅导

五.成果评估

李×上课吃手指头,基准期是语文课平均1.75次,上午四节课平均6次,全天平均10.1次,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后第一个星期,语文课下降到平均0.4次,说明运用增强物对李×纠正问题行为有成效的。到实验第九周时,李×已能做到在学校里不吃手指头了,达到了本实验预期的目标。

任课老师反映,由于李×上课不再吮吸手指头,因此听课的效率有提高,上课发言也较积极,语文课的成绩有进步。最明显的是英语课,开始辅导后,她听课专心了,口头对话、英语单词就容易记住,所以期末总评,李×的英语成绩从上学期的62分提高到80.5分。

李×的问题行为是在运用增强物后促使改正的,实验后期,增强物取消后仍有效果,但这个效果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和巩固尚待验证。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是“信任”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朋友的态度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给他们温暖感和安全感,让孩子“信任”我们。这样实际上是真正把案主推上了他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改变负责的地位,自己做自己的行为改变的主人,这样的辅导关系,既使案主倍感亲切、也确实唤起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这是辅导顺利开展的前提。

-

2.关键是“小步走”

从靶行为到目标行为,中间有一距离。这距离犹如深深的鸿沟,孩子很难一步跨过去,这也正是以往学生出现“屡教不改”现象的关键所在。从行为学习的观点看,一个问题行为固着的时间越长,消退它或减弱它的时间也相对越长。企图只用几次谈话,几顿打骂就期望他们一举改变固着数年数月的问题行为,是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小步走”的原则,设置若干个“中介行为”协助孩子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行为进步。

3.最难是“锲而不舍”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行为,经常表现出反复和被动,往往这时候,有的老师会丧失了耐心和信心,放弃了对学生的进一步辅导,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4.最重要是“家校合作”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比学校更持久,父母的观念、修养、行为无时不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在辅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往往都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因此在辅导过程中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很重要。一来可以形成合力,有效利用家庭教育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二来可以时刻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