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成就完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成就完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有待开掘的细节,一个实验,一个动作,一次发言,一声问候,一次表扬,一个神情,一个器材,一回交流都可称之为细节。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果我们细细品味,深入挖掘,就有可能找到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突破口。科学实验是人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基本的有效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由于实验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一、在继承与创新之间--追寻实验最佳有效过程

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成把一节课上好。

1、探究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和简易性。典型简易的材料可以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选择简单、易操作的,以便于学生建立与科学问题、探究结论的联系,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保证。如教《电磁铁》一课时,教师在实验前进行铁钉的去磁处理,实验就会顺利,学生就会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学到科学知识。实验课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会好。

2、探究材料应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性。材料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使用和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变自己的原有认识。材料应该是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材料要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因此材料要有丰富性和层次性。如《固体的沉与浮》一课,提供了泡沫塑料块、木块、石块、瓶子、橡皮筋、钩码、气球、塑料袋等探究材料。当学生感知了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且了解了浮力的方向、物体上浮和下沉的规律后,就让学生自选材料,想办法使下沉的物体下浮。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底的钩码吊上来,有的倒去瓶子中的水位瓶子上浮,……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各项科学探究活动,还能为学生探究过程的创新提供条件。

3、探究材料应具有引导性和开放性。材料要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实验材料准备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参与,使实验材料更加充足。如研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时,教师除准备好一些导体与绝缘体材料外,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实验,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构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的能力。

二、在平实与浮华之间--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1、让实验探究过程避免盲目性。科学教学要恰当评估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实验课教学中,只有明确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学生才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达到预期效果。为了避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在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实验,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学实验方法和步骤;有时教师必须亲自讲清楚,必要时进行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2、注重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习惯。如酒精灯、夹试管、显微镜、滴管等使用的方法。

3.让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学生实验时,可能由于好奇而忘了实验的目的;或者由于一个实验的成功体验,而不再进行下面实验,使实验结果得不到交流,不能深入讨论,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掌握正确的规律。所以,在实验课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动”、“静”有序,“动中有静、静中求动”。

三、在“自主餐”与“配给制”之间--注重实验探究后的延伸

1、捕捉“研究后延伸”的方向。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转眼即逝的“信息”。如压缩空气的实验小结时,有个男生想在课后利用压缩空气做“玩具”。我赞许地对全班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小发明。”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2、提供“研究后延伸”的条件。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研究时间、空间的支持,可以考虑集中使用课时,把学生的课外专题研究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做好校外实践基地的经常性联络工作,尽量开放学生研究后的延伸空间。

3、抓好“研究后延伸”的评价。对学生的管理、评价,是学生开展研究后延伸的激励和保证措施。学生按照自己拟订的研究方案进行课后周期的研究后,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要求教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要有切合实际的激励评价指标。

【作者单位: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