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商品不负GDP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商品不负GDP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之所以说“大商品不负gdp”,多少是针对“股市背离GDP”这样的现象。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纷纷大幅度上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包括涨停跌停在内的剧烈震荡。在通货紧缩持续多年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变化幅度与国际价格有相当大的差别,有些价格大涨还与明显的逼仓有关,但在大的方向上与国际价格的走势还是一致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自1997年以来,国际商品价格经历了两次大幅度下跌。第一次下跌后的回升发生在1999年中,正是著名的中国股市“5・19”行情发生的前后,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半年。随后出现的大跌与美国股指大跌和经济疲软并行,一直跌到2001年第三季度。“9・11事件”显然是雪上加霜,但其影响是短暂的。

很有意思的是,国际商品价格的变化与中国工业对趋势的偏离两者之间呈现出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说到这一点的时候特别强调,用增长率这样的指标是得不到图中那样的关系的。计算对趋势的偏离涉及一些数据处理的问题,本身也有一定误差。另外,对中国工业偏离趋势的数据,我非常想将1998年四季度那块“突起”从图中抹掉,理由是1998年提出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四季度的数据问题过大。如果抹掉这个突起,国际商品价格与中国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显然不能认为国际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中国经济的变化,这个方向的因果关系是不可想像的。排除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反向的关系必然成立。一个可能是,国际经济情况的变化同时引起了中国经济和国际商品价格的变化。不过基于更多的分析,我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本身对国际商品价格有相当强烈的直接影响。这一点在铜的价格变化中显得更为清楚。由于一些统计上的原因和其他原因,中国工业在国际上的份额大于中国GDP在国际上的份额,并且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我在以前的评论中提到,GDP在一年内增长7%与增长8%的区别本身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企业利润和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有非常大的影响。这里说的其他指标,包括大商品价格在内。就图中的计算来说,工业增加值在2001年11月比趋势值低2.4%,而在2002年12月变成高出1.8%,里外差4.2个百分点。注意到这些情况,就可以根据对中国宏观经济变化的研究和预测来预测世界金融和商品价格的变化。说到中国经济变化对一些大商品国际价格的影响,并不显得很突然;说到对国际金融的显著影响,似乎仍然很遥远。但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的。

在1997年到1998年那一轮国际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过程中,直观上看到的共生现象是亚洲金融危机。我们注意到,那两年正是中国经济从过热走向过冷、从通货膨胀走向通货紧缩的转折时期。这里至少存在着互相的作用。将这些分散的图景拼到一起,就可以产生感觉了。

应当指出的是,大商品价格与真实经济活动的关系远比这里提到的关系复杂。能够做出这里的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巧合。假若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未来几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运行,大商品价格是不是可以继续上升呢?可以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长期来说,大商品价格还是取决于生产成本,而除石油外的大商品长期生产成本明显呈下降趋势。在这一点上,农产品与金属材料一样。但是由于中国粮食庞大库存的存在,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其长期供求平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