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性灵书写世界携真情走过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性灵书写世界携真情走过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学生的心灵火花,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彰显人文情怀的花园。

一、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师生心灵阳光灿烂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毋庸置疑,教师文学修养和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老师有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老师就会对文学产生美感。而从某些方面说,文学是种美感的艺术。它也是将美的东西给人看,还是追求一种美,追求崇高。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的终极目标。文学的目的是提高人、塑造人、进化人。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我提倡美读,关注人文。面对一个学年四本书:必修一到必修四。大都是新课文,阅读量大,而且注重人文修养,任务重,如何使自己不累,学生又能轻松地学到很多,这是教学任务的当务之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诗词文章的意境。我们可以学习它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还可以学习诗词文章的传神动态、声韵格律等方面的优点。用美的标准来鉴赏,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赏析能力。这些无不说明通过生动美丽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动之以情,以美的感染力来打动学生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鉴赏领悟美文,并同步学习读本,读本上的文章是配套了必修书上的内容设计的,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那天,我们上了一堂鉴赏课:鉴赏名家经典片段,包括古代诗词和现代名篇鉴赏。我播放了古筝曲《高山流水》。提问学生:听后感觉如何?学生A说:曲声清脆悦耳,听后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给人以空灵的感觉。深谷的空旷,密林的悠远,又仿佛令人置身于高峰,尽看细水长流。学生B:听了这段古筝曲《高山流水》,不禁使我想起了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摔琴谢知音传为佳话,使我懂得了知音难觅。我说:同学们的感受让我感动,我和你们有同感。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相信人世间的真情。人们在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有人寄情于事,有人寄情于理,而更多的人则寄情于景。从初中到高中,我们学过或欣赏过许多情景交融的名句,现在就请学生举例说一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对生活的直接积累对写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但人的精力和经验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参与、直接体验。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好习惯,因为大量的知识要从书本中来获得。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只要大量阅读,善于积累,同样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的丰富感受,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二、用热烈的情感感染学生,激情课堂,心灵相约

在每堂语文课结束前,我鼓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理性的思考和名家心灵对话。上到名家名篇,我要求我的学生做一件事,那就是在课文教学结束时,用优美的语言,理性的思考和名家心灵对话,学生已经习惯在新授课结束时写下一段五十字左右的文字评点作者,并在班里交流,遇到学生写的好的,我尽量让其他学生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手头的素材越来越多,写作时,材料随手拈来,因为这些优美语段出自学生之手,学生用得更为自信。

上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这样评述海子:海子,你独面大海,独守清高,你不愿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因而你弃绝了尘世的幸福,也就弃绝了生命的本身,留给后人对你无尽的思念,和对你的才情的恒久的敬意,我愿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平时多读书,读好书,注意语言的声情并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知识积累,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用自己的良好的习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努力使我们的语言具有简洁精练,绘声绘色,亲近自然,铿锵有力之美。这种美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磁力。

三、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灵魂摇曳灵魂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语文本身有它独特的魅力,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呼唤新的人才观,新型的人才培养里面应包含着人才的文学素养。而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生发展。

语文教育应包含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应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来参与写作技巧,更要有良好的人品。我国的古代教育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人格教育的具体方法,诸如立志、明理、身教、自省、慎独、慎染、力行等,这些教育内容可以以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接受。

例如,我的学生学了《故都的秋》后写了一篇《花堤》:

微风过处,落英缤纷,以花瓣为雨点,降下的是慑人心魄的妩媚,瞬间的灿烂,带给人们的是永恒的震撼。花开花落,花落花开,桃花一批批地开,又一批批地谢,树下早已布满一层花瓣,但花带依旧,花堤依旧,只因为树上的花蕾随时会填补前辈的空缺,花雨,依然不停地下,阳光的照射使花瓣晶莹闪亮,微风的吹拂使花瓣轻盈飘逸。花带飘浮在花雨之上,仿佛一块嫣红的轻纱,轻轻地,伏在堤岸上。花带,花雨,梦中的花堤,美丽,在此停留。

抄完上面的话,我的心中溢满了浓浓的情感,山水花木本是没有灵性的无情物,但在我们学生的笔下,却俨然是谙熟万种风情的人。只有时时练笔,感悟生活,才能写出有灵气的文章来。

我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就当下文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我思故我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从而在作文时更容易入题,更有话可说,更容易说真话,真正做到“思之所至,笔亦所至”。一篇文章的好与不好,不在词藻的华丽与否,而要看他有没有一种让我们豁然、让我们“心有戚戚焉”的理趣,有没有一种流动的思考美。

人文的课堂,教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紧紧抓住学生那颗被感动的心灵,交流的壁障被拆除,师生的思维在碰撞,情感在融合,心灵在贴近;人文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想象被放飞,潜能被发掘,激情被点燃;人文的课堂,师生真情涌动,灵性焕发,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