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寿险业面临风险临界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寿险业面临风险临界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我国寿险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风险将发生结构性改变

经济学界往往用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值得关注的是,单从寿险行业来看,经济发展意味着中国保险业将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寿险业面临风险点将发生变迁,整体风险程度也将随之提高。

通胀风险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新近数据显示,2003年12月工业品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已经结束了连续78个月的负增长,首次出现增幅同比持平;同时,2003年全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也呈止跌迹象。专家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实质意义上将告别通货紧缩。

一般而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减少保费收入,提高经营成本,加大经营风险。而温和通胀对寿险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表1所示,1985~1995年间,通货膨胀率由6%上升到18%,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从180.22%下降到20.2%。1993~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最高的时期,也是寿险公司发展速度下降最快的时期,从75.6%急剧下降到35.19%;而同期,退保率亦从1.16%增加到19.05%,1995年人寿保险资金的实际货币价值仅相当于1985年价值的40%~50%。

研究表明,2004~2006年预计中国经济将步入温和通胀时期,消费品价格涨幅将低于5%,未来10年的通胀平均水平也基本可以控制在3%~4%之内,即使最高时的个别年份,也将控制在5%~7%的范围以内。因此,在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今年开始我国将重点防范通货膨胀。

如果各寿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能提前进行充分准备,通胀对保险行业的负面影响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反之,则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利率风险加大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利率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2003年底,央行明确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未来改革力度要加大。

伴随利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寿险作为对利率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其产品设计、定价和投资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将逐步加大。

在当前利率上升预期日益强烈的宏观背景下,寿险公司的各项业务有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1.

负债的利率风险会加大。据德意志银行估计,1990年代,在保险业负债风险中,利率风险占70%。在低利率时期出售的传统保障型产品内含固定回报率较低(国内保单的预定利率通常为2.5%),当利率走势发生逆转时,退保率将会上升,保单质押贷款的需求也会不断涌现,承保业务将迅速面临其它更高收益金融产品的严峻挑战。

2.

定价风险将继续加大。目前,我国寿险业开发的险种主要以储蓄型险种为主,具有回报率高和手续费高的特点。1999~2002年费用率居高不下,多数为20%,与国外大型寿险公司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赔付率不够稳定说明我国寿险业的产品定价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定价风险。而随着寿险公司投资渠道逐步放宽,当保险资金投资于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等高风险产品时,客观上更增加了产品定价的风险。

3.

资产组合的利率风险加大。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资金运用安全性的要求,决定了寿险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证券的占比较高(2003年末此比例超过90%)。这些固定收益产品利率敏感性很强,利率上升时,对寿险公司现存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的价格、价值都会产生很大冲击。

4.

投资收益率波动加大,震荡幅度增加。我国保险业从1998年起才允许进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目前尚未开通股票投资,在资本市场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品种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未来投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必将迅速增大。

外资保险公司冲击加剧

中国的保险业目前已经吸引了150亿元人民币的外国资本。非本地保险公司虽然只占中国寿险市场的不足2%,但它们仍然很成功地在沿海城市和各大经济中心城市站稳了脚跟。截至2003年5月,外资保险公司在上海和广州的寿险市场分别占到10.1%和4.8%。外资保险公司正在悄然建立着强有力的销售团队和基础设施,一旦拿到全面营业的许可证,就会以自己足够强大的经验和实力将触角延伸至中国各个主战场。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将带来国外最先进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将削弱国内保险业的利润来源和盈利能力,对降低国内保险业利差损和不良资产比率构成巨大压力。

和国外发达国家数百年的保险经验相比,中国的寿险公司确实存在着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客户获取成本昂贵,也就是销售费用非常高。相比较国外成熟的市场来说,中国保险人过于优厚的报酬已经严重影响了销售效率。

2.

业务增长过快。许多保险公司戏剧性地扩张,开设分公司、雇佣人,营业额增长达到平均每年40%的水平。这种“地盘争夺”,肯定需要某种形式的资金支持,或是通过初始的流动资金,或是来自利润积累。

3.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领先的中国保险公司甚至拥有着数十万的人队伍,需要大量的资源来管理和培训。但实际上,许多人并没有什么业绩。更严重的是,许多国内营销人员和机构由于急功近利和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等原因,在展业过程中有以下不轨行为:主动将一部分高危险被保险人列入低危险人群的投保范畴;片面夸大保单功能或对高投资收益率进行不实承诺;使客户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引起较多业务纠纷,退保率较高,引致潜在营销风险。

4. 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问题。1990年代中后期,保险公司为了与银行竞争存款,在签保单时保证了较高的回报率,而利率的下跌则使保险公司不得不继续填补这些保单带来的巨大利差损。

据测算,目前我国每年寿险业共产生约30亿元利差损,考虑到未来5~10年中国市场的年平均存款利率维持在3%~4%之间的可能性较大,假设传统业务和分红业务各占近50%,1999年以后的新保单利差率为1%,那么需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化解我国存量利差损;若投资收益情况不理想,则将进一步延长化解利差损的时间,这对寿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将十分不利。

拓宽投资渠道是“双刃剑”

投资渠道不畅通一直是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金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投资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来看,差别都比较大。而保险资金能够参与的就更加有限。造成的主要后果包括:

1. 资金利用率较低,普遍在80%左右。例如,设立时间较晚的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的不动产和抵押贷款与现金和投资性资产比例,均超过了国际上通行的30%的标准,直接影响了整体投资的收益水平;

2.投资收益率波动性较高。从1999~2002年各寿险公司可运用资金平均余额收益率变化看(如表2所示),其标准差高达1.78%。其中,波动性最大的是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2002年比1999年收益率分别下降2.99%和5.33%,波幅分别达48%和63%。这说明,寿险业投资风险将随着规模的增大而逐步增大。

3.

资产负债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一般来说,资产负债双方要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双边形成对称、匹配,并以此要求不断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谋求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尽力达到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均衡统一。但如图2所示,目前国内寿险公司5年以内的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程度虽然低于50%,但中长期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程度已超过50%;且期限越长,不匹配程度越高,有的甚至高达80%。各公司在经营中若再不注重资产负债的匹配,在偿付高峰到来时期,将集中出现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偿付能力风险。

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保险投资收益率高低就成为提升保险业竞争力的关键。国务院适时推出《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虽然对保险资金的长期运用和资产负债匹配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但不能不注意到,面对资本市场的开放,寿险业的适应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而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新的资本市场面前,各保险公司将直接面临着市场与操作风险。如果运用不当、水平不高,同样会给保险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监管风险可能增大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国外发达国家已能根据各类保险产品的风险特征,设计了不同的准备金提取方法并要求不同的资本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行业风险。

而我国保险公司采用的是根据自留保费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总额计算准备金的提取方法,这势必使保险公司相对忽略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等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放开,这种方式将无法进一步有效监控行业风险。

此外,当前保险监管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众所周知,目前保险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各保险公司,如果这种局面不尽快改变,保险监管体制的转变就有可能成为空话。

有专家指出,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监管是事后监管的核心内容,而要适应保险监管由市场行为监管到偿付能力监管的转变,保险监管方式和手段必须与之匹配,要实现即时监管、有效监管、真实监管、超前监管,就需要信息化建设必须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