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叛逆”的香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先来探索一下“香菱为什么要学诗”这一问题。有人认为:香菱有着不幸的命运,被人贩子卖给薛蟠为妾,受尽和折磨,精神无所依托。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她便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说香菱学诗既有对艺术的崇拜,又是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种解释也合理情理。我还认为这是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叛逆”精神的外在表现。
从香菱的潜意识里看,她要还自己书香女儿的真面目。这种潜意识又和她的本质需求一致:她要过上等人即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在物质上满足之后,追求身心愉快,是理所当然的。学会了写诗,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海棠诗社的活动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跟宝钗、黛玉以及三春姐妹们平起平坐了。
在封建传统思想里,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俗理念。难道香菱不知道吗?不至于吧。既然如此,那香菱为什么还要那么迫不及待地去学诗呢?我想香菱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罢了。
她这种学诗的行为在封建传统思想里就是一种“叛逆”,香菱想改变自己的地位的做法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反叛。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叛逆”。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香菱为什么要向林黛玉学诗”这一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得出香菱一到大观园就找林黛玉学诗来了。林黛玉是一个什么人?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连个近一点的能为她着想的亲族都没有。就和现在身患绝症没有生活能力却没有任何亲人的孤儿差不多。黛玉和香菱的身世相似,同是大户官宦人家的小姐,现在却一个父母双亡一个沦为小妾,都是寄人篱下,在感情上可以说是同病相连。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香菱和宝钗同住衡芜苑,为么香菱不向薛宝钗学写诗?
薛宝钗在贾母、王夫人心中是宝玉的最佳结婚对象,最符合封建道德标准,是封建道德的守护者。薛宝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学诗非本分”。香菱学诗,宝钗讥讽她“得陇望蜀”。宝钗虽然也很有文采,可是向来觉得这些不是淑女该干的事,带着“玩文字游戏的色彩”。香菱苦志学诗,她说出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带有挖苦讽刺的语言。林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吗?不会,这是肯定的。这就是香菱不跟薛宝钗学诗的原因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呀。
相比之下,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人迥然不同。她们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其实,薛林两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悲剧,只不过是走过的路不同而已。香菱也许正是看到了她们两人在生活遭遇、命运遭遇和性格特点上的不同,而更亲近于林黛玉。这可以充分说明了香菱与林黛玉有相通的性格持点:那就是“叛逆”。
因此我认为:香菱向林黛玉学诗是其“叛逆”性格的内在表现。
叛逆,对封建思想的叛逆,是曹雪芹的政治宣言,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晴雯、鸳鸯、尤三姐等一系列叛逆者的形象。如果说《香菱学诗》只体现了香菱的天资聪慧,勤奋刻苦,用心、细心,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只衬托了林黛玉的诲人不倦、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满腹才情,那就太小看曹雪芹了。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也就大平淡无奇了,你看看香菱的结局: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并且这样写也使得当香菱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腐朽和对女子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