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者无疆,踏出生命中的辉煌印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者无疆,踏出生命中的辉煌印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

奔腾的黄河,自雄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蜿蜒而下,穿山越岭,九曲回转,东流入海。大河两岸,一批批黄河勘测设计工作者相继踏上了前辈们当年艰苦奋斗过的那片土地,用执著和坚定书写无怨无悔的青春,在治黄道路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工程项目中,他们曾跋山涉水,勇当先锋;改革大潮中,他们又大刀阔斧地开拓企业市场,勇立潮头……

刘豪杰:亦苦亦乐亦从容

“一杆标尺半袋粮,天作棉被地当床,三棱尺,小笔尖,一米桌前测地又量天”。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测绘人的真实生活写照。1983年7月,同济大学测量系毕业的刘豪杰走进了黄河设计院,从事内外业测绘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

20多年的测绘生涯,刘豪杰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地的东南西北,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测绘事业全方位的更新升级。走的路多了,从他的身上,我们总能感到测绘人所特有的豪迈情怀,那是一种跋涉过千山万水之后的无限坚毅、豁达与乐观。

1986年,黄河设计院开展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以来,刘豪杰曾连续5年深入平均海拔达4200米的青藏高原,在人烟稀少、高寒缺氧的测区工地进行勘测。初到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了刘豪杰的皮肤,他整整脱了三层皮,皮肤由红变黑,最后竟变成了古铜色。如此恶劣的环境普通人连正常生活都很困难,更别提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了。“当时测区根本就没有路,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测点,为了节省体力,我们几乎都是在马背上作业。”回想当时的日子,刘豪杰笑着告诉记者,“测绘行业非常艰辛,但这也锻造了我们苦中作乐的情怀。”

测绘队员们走四方,常常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身体和心理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刘豪杰是能够在困苦中享受大自然乐趣和美的人:白天,面对凄凉的荒野,太寂寞的时候他便放声高歌;夜晚,旷野为家,帐篷是房,大地当床。在人烟稀少的高原行走,偶尔遇到放牧的藏民,相互间都会觉得非常兴奋,虽然语言不通,但这并不妨碍互相交流,停歇片刻一起喝着青稞酒,煮一锅半生不熟的面条便是“打牙祭”了。

步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世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测绘技术也开始了全方位的更新换代过程。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刘豪杰潜心钻研,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高知识的再储备。在主持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测绘项目期间,面对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刘豪杰提出并主持开展了EDM测高试验研究,解决了困难地区直接等级水准无法施测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规划三等水准测量出了一份大力。

测绘过程中提供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哪怕是一丁点儿差错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此刘豪杰深有感触。为了提高高精度控制测量自动化程度,他主持完成了高精度控制测量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从提出开发思路、设计大纲的编写,到最后成果经过河南省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都凝聚了刘豪杰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心血。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黄河小浪底、右江百色、洛河故县等水利枢纽工程变形测量和施工控制网测量中,并先后获得黄委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计算机软件三等奖和河南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等奖项。

在制图技术由手工向计算机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刘豪杰作为技术领导经常加班加点,反复推敲,与参加技术攻关的同志一起与程序、代码、命令、符号、函数等“打交道”,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改变了传统的制图生产工艺,使治黄测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后经鉴定,刘豪杰领导的团队又分别获得了黄委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于这些荣誉,刘豪杰却显得十分平静,因为在他看来,黄河的基础测绘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曾经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测绘就是把美丽的地球搬回家。对此,刘豪杰深有同感。20多年里,他参加过的测绘项目大大小小有百余个:从三江源到长江入海口、黄河入海口;从烈日骄阳下的塔里木沙漠到高寒缺氧的生命可可西里;从森林茂密的右江百色水库到长年奋战黄河小浪底工地,他所带领的队伍总是能出色地完成测绘任务,并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银、铜奖。长期的测绘生涯也锻造了他独特的“地图思维”,曾经探过的路、做过的工程在刘豪杰的脑海里都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三维地图。当然,测绘人的“地图思维”里也蕴含许许多多的人生哲学:扎实、严谨、勤劳、实践、创新、乐观……

李清波:有远虑才能无近忧

平和,这是我们见到李清波后的第一印象;睿智,则是我们结束采访后的最深感觉。作为黄河设计公司地质院一院之长的李清波,因为心中装着的是全院的规划与发展,所以在他平易的眼神背后,我们总是能读到作为一名专家型管理者的深邃与稳健。

198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的李清波被分配到了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质总队(现黄河设计公司地质院),从此便开始了长达23年的工程地质研究之路。

毕业之初,李清波所在的团队主要是负责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左岸单薄分水岭裂隙岩体渗流及工程的水文地质研究。水在山体中运动时的防渗与排水问题,这需要大量的实验来作为支撑,必须深入一线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总结出规律。回忆当时的情形,李清波在沉思片刻后说道:“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可靠,我们打了几十个探洞、十几个竖井用于分析统计水运动的规律。最长的探洞长达400米,打下来就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

井下作业非常艰辛,常常不管冬天夏天他们都是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贴着身体非常难受。有时,由于工作的需要,李清波还要拿着手电下竖井做进一步的勘测。勘测工作是需要冒一定生命危险的,一块石头掉下来就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对于危险,李清波坦言,当时,自己的确曾有过短暂的害怕,而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危险不可避免,最理智的做法便是在实践中“脑子要活一点,眼光要利一点”,从而形成准确而迅速的判断力。

有耕耘就有收获。1992年,李清波所在团队承担的“小浪底左岸单薄分水岭裂隙岩体渗流及工程水文地质研究项目”荣获了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填补了当时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而此时,他也已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并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孤柏嘴渡槽的地质勘察项目中担当项目负责人,在管理上崭露头角。“作为技术管理者,要了解最基础的工作,脑子里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只有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带领整支队伍。”李清波深谙此道并在工程管理中点滴践行。虽然项目的难度相当大,许多工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李清波和他的团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细致入微,每个数据都精密地测算。“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质量相当高,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施工中取得的数据相当吻合!”说到这里,李清波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喜悦和欣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一名管理者,李清波在谈及自己企业的发展时总能把忧患问题摆在前面,从而做好应对风险和危机的准备。在市场开拓方面,基于对相关专业市场发展趋势的合理预测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的分析,他提出了在继续保持和拓展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业务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的建议,取得了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勘察、施工两项专项资质,为地质院进入新兴市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06年,地质院开始涉足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领域,从此,地质院走出了黄河市场,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目前,地质院黄河市场外承揽的业务占到了其自身总业务量的80%左右。

采访期间,李清波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了许多数据。从2001年到2008年,每年的发展规划和完成指标一目了然。从2001年开始,地质院的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年年都上新台阶;2007年年底,它的经济产值已达到了300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黄河设计公司已成了一面旗帜。然而,作为一名从基层奋斗起来的领导者,李清波并没有沾沾自喜,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道路,他仍在不停地思考和探索着……

谢遵党:甘于寂寞,才能有所收获

对于工作,每个人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人为其所累,有人为它所乐。对谢遵党而言,他笑称自己当属后者。其实,这种笑言并非虚谈。在与黄河勘测设计规划有限公司副总工兼国际工程项目部主任谢遵党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这种乐观自始至终都充溢在他讲述的每一句话里,哪怕是在谈到工作中的困难时。

记得有位搞了一辈子设计的老工程师曾说过,搞设计,最忌讳的就是遇到问题便拿别人的经验照搬。这是要出乱子的。确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宝泉项目”的地质状况参差不齐、施工条件优劣不一,具有很大的设计难度。谈到这个“烫手”的山芋,谢遵党笑道:“当时问题确实不少,比如宝泉电站上下库的防渗问题。针对这个难题,我们经过考察验证,借鉴了美国将沥青混凝土与黏土相结合的防渗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良。事实证明,效果相当不错。”

在采访过程中,谢遵党给记者展示了“宝泉项目”整体效果图,上水库库盆底部为结构松散的覆盖层,在建水库时必须进行技术处理。然而,美国在搞同类项目时却忽略了这一点,直接将黏土铺在了它的上面。这样的后果就是,时间一久,黏土必将在水流的冲刷下渗进岩隙。而作为进行了技术改良的“宝泉项目”,它在全国首度采用了在黏土下面垫沙子的新工艺,从而起到了反滤的作用,保证了工程质量的稳定。

“我都快成空中飞人了。”当聊到自己现在的工作时,谢遵党这样说道。仅去年一年,他就因工作原因去了位于赤道几内亚、苏丹、老挝、美国四个国家的工地。而今年上半年,他又再次去了赤道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安哥拉三个国家。

“欧美的工作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在非洲承建项目的工作环境就比较艰苦了,比如苏丹。”后来,我们在谢遵党的话语中逐渐感受到,他所称的“艰苦”其实已不足以代表其工作环境的恶劣,因为他还要面对由当地动乱所带来的生命危险。

作为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苏丹的交通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谢遵党他们的项目所在地,竟然连贯通的公路都没有,每次去工地,他们都要先搭乘那架老旧而狭小的“安-28”飞机在提心吊胆中颠簸几个小时,然后再转乘汽车。

“那时,我们几个人挤在一架老旧的飞机里,人多时,乘务员都要蹲在机尾处。下了飞机,等待着我们的还有一大段颠簸的土路。不仅颠簸,路上还有可能会遇到反政府武装以及散布在荒野的地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汽车轧上了,那……”

提起这段经历,谢遵党笑着自我解嘲道:“那可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经的历,现在想起来都还有点后怕。不过还好,在2007年,我一共签下了5000多万元的合同,还算小有收获。”

未雨绸缪。谢遵党看到,现在工程成本不断上涨、国家的环保法规也日趋完善,如何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正在成为广大同行需要面对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索,他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的设计中成功地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

谢遵党介绍说,“中线工程”是一个土石方量很大的国家重点工程,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周边老百姓的生活。按照惯例,开挖出来的土石将会用车转运到他处或干脆直接倾倒在工地四周,这样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为了提高效率,他在这项工程中设计了一些主题公园、人工湖、人工山之类的人工景观,然后将开挖出来的土石作为材料使用。这样做,既节省了工程成本又美化了项目环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后来,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项目投资方的极大认可。

“相对于结果所带来的喜悦,我更享受那过程带来的快乐。只有甘于寂寞才能有所收获。”作为一位喜欢时不时搞点新东西的水工结构专家,谢遵党的生活无疑是充实的,因为在他看来,成功路上的每一步都是一种享受,哪怕前面艰险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