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 阅读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又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钻研阅读教材,以科学的方法去训练,去培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能力; 思维能力; 培养;
近年来,人们对阅读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可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率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那么,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自由,又能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语文阅读效率呢?实践证明,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进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说到语文能力,大家心中都很自然地想到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各有其存在的独立性,但也有内部统一的运作机制,因为它们都以思维活动为核心,思维活动伴随着这四种活动的始终,且这四种能力都受到思维能力的制约。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因此,只有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与听说读写截然分开,它们应当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阅读与思维的关系尤为密切,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般地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尽管这一定义仍然有一些可商之处,但已经大体规定了阅读活动的要素构成。阅读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不同的阶段。而思维活动则贯穿这三个阶段的始终。阅读感知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感觉和知觉,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者通过视觉向大脑进行输送信息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大脑通过直觉思维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认识。 阅读理解通常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从语言文字获得意义的思维活动。这一阶段充满了读者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读者必须极大地调动自己的智慧去领会作者的匠心,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阅读评价与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以读懂为目标,阅读评价以读懂为基础。也就是说,阅读评价是要在读者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激活调动读者已有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阅读教学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了,又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选入课本用来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一般都是典范的语言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其中总要反映出作者观察的敏锐,分析的精辟,推理的周密,想象的新奇,联想的丰富等。一句话,这些作品总有值得借鉴和效仿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自觉地注意这一点,努力让学生把握作品语言所传递的作者的思维轨迹,并在寻找思维轨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去思考、辨析、探索、研讨,那么自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大误区。他们由于不了解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接受,更是在于创造,所以他们通常只注重语言文字外在形式的讲解,习惯于解剖教材,图解概念,人为地将一篇美文搞得支离破碎,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得把学生置于一种被动、消极的阅读心态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被无情地熄灭了,思维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遏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这种在具体操作中常常将课文按照自己的思路采取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却恰恰忽略了语文的阅读主体学生,他们是有感情、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何能够得到培养?任何一种语文行为,它都包括形和质两个方面。阅读教学中,文字符号、词汇 语句、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都是形; 思想观点、思维过程是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形和质互相转化的基本条件。阅读教学中,这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 变“自在”为“自觉”,形成培养思维能力的习惯。 通常,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不同的是,有的教师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有的教师是无意识地进行。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一个“自在”与“自觉”的问题。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和不这样做是绝对不一样的。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变“自在”为“自觉”,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注意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情感的培养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钻研某一年级的教材,还要研究整个初中段或高中段的语文课本,从中了解它的逻辑体系,并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思维发展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争取到方式多样并且系统化。
有的中学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哪有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之后,另外添加上去的教学内容,而是自始自终融注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师在具体教授一篇课文时,总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分析,或综合,或比较,或归纳,或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要开动学生的脑筋,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需要是获取知识的动机,是进行智力训练的动力。需要的意识越是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变成追求的时候,大脑就趋于高度的兴奋和紧张,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
【参考书目】
1、《阅读本质论》王世明主编,《语文学习》2011年11期。
2、《语文教育学引论》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