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漳州“竹竿厝”民居空间设计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漳州“竹竿厝”民居空间设计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竹竿厝”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工商业较发达城镇,与商业店铺相结合的民居形式。本文首先对“竹竿厝”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及发展变迁三个方面依次进行介绍,进而从建筑学和城市学的角度分析“竹竿厝”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城市发展的贡献。最终在漳州固有的红砖文化氛围中探寻独特的“竹竿厝”街巷空间。

关键词:“竹竿厝”;漳州;建筑学;城市空间

Abstract:Zhu-gan-cuo is a type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that combines with shops and distributes in commercial district of southern cities.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it by analyzing its plan layout, structure form,and development. Then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Zhu-gan-cuo’s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from the point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Finally, it comes back to Zhangzhou, a place with Red brick culture to experience the special space of Zhu-gan-cuo area.

Keywords:Zhu-gan-cuo;Zhangzhou;

architecture;urba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8-0075-03

1 “竹竿厝”概况

“竹竿厝”(或称“竹篙厝”,类似的建筑形制在泉州被称作“手巾寮”,广东称为“竹筒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并随着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成为我国东南地业工商业较发达城镇中一种建筑形态成熟、空间布局灵活的商住相结合的经典民居形式。

其平面狭长,大厅或房间与天井交错并沿纵深方向重复发展,犹如竹竿节节串列而得名。户与户之间仅一道隔墙分割,联排的“竹竿厝”有序地横向发展,面对街道,沿街的大厅作为商铺和作坊,后排的房间多为生活起居之用,形成前店后宅的居住模式。

1.1平面布局与使用功能

“竹竿厝”多出现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每户大多只占单个门面,面宽3.8~4.2m,每进进深5.5~7.0m,且由4.0m左右的天井相隔,一侧为前后贯通的廊道。第一进多为店面,前后均设大挑檐,临街一面形成可供通行的檐下通道,在店面一侧设人行过道,或者在两厝之前专辟一条巷子,供人进出;第二进进深较大,中部以板壁相隔:前部分为祖厅,后为厅后房;第三进之后均为前后串联的两间卧室,最后一进是厨房、仓库等辅助用房,房后设小天井或留出空地,通过后门与后街相通(图1)。人和货物、原料均由后门出入,以减少对商店、作坊的干扰。

两进之间的天井与合院中的院落类似,用以采光通风,承接雨水和起居生活,不同的是,由于“竹竿厝”两侧与邻户紧挨共用山墙,天井中的水不能直接排出,而要通过暗沟一齐排出户外,进入街道公共排水沟。天井一侧设过水(走廊)供人通行,有的人家为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将两进之间的天井山墙加高一倍,墙体上半部设镂空砖墙,用于采光,然后搭盖上屋顶,称为“趴亭”,常作工场作坊之用。

1.2结构形式

“竹竿厝”多为砖木结构,少数为土木结构,山墙为承重墙。砖木结构山墙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其上为24cm厚砖墙(砖的规格为24cm×18cm×3cm);土木结构山墙为土坯或干打垒土墙,厚度37cm。外表面均用白灰砂桨或掺麻筋、纸筋的白灰抹面。山墙上架铺檩条,檩条上铺圆杉木条板椽,椽上铺望板,双坡顶,其上铺设红色本瓦,不挂瓦挡。梁檩和瓦垄的数量为奇数,椽子为双数。内横墙不承重,暴露于天井的内横墙用砖砌筑以抵抗雨水浸蚀,屋内的横墙则多用木板,并对室内进行自由分隔。

1.3发展与变迁

18世纪上半叶,在原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出现了一种平面沿用“竹竿厝”布局,沿街采用柱廊式样的街屋,称为“骑楼”。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城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竹竿厝”的店屋开始被改造为骑楼式双层楼房,称为“五脚距”(图2)。“五脚距”把人行道利用起来,在马路与人行道之间的路边石上,对应“竹竿厝”山墙位置,立柱作支撑建造第二层楼房。临街的二层房间开设大窗,窗设双层门扇,内扇为玻璃窗,外扇为木板窗或百叶窗便于遮阳。窗顶拱形或火焰形等,多用铁或木进行图案装饰。窗台板下,以砖雕,灰雕,水泥雕,砂洗作为商号装饰招牌(号墙),(图3)形成特色街景。骑楼为街廊遮阳蔽雨,是全天候的人行道,非常适合于暑天长、降雨多的漳州地区。

“竹竿厝”的门面与外来建筑模式和谐嫁接,商街形成街廊,美观实用,又增添了商业街的气氛,渐渐演变为闽南“竹竿厝”的门户特征之一,是传统建筑的成功转型。

2 “竹竿厝”的建筑学意义

2.1适应性

受炎热多雨的气候影响,漳州建筑主要应考虑夏季的防热、通风问题。“竹竿厝”因地制宜,通过建筑和天井的巧妙设计与穿插,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较好地适应了气候,给居民创造了相对舒适的生活空间。

“竹竿厝”采用联排布局,共用山墙,受太阳辐射的外墙面积大减少;适度的天井大小,加之伸出的挑檐,有较地调节了夏季进入室内的阳光,使室内温度能够保持在适宜的水平。“竹竿厝”利用风压原理和热压原理进行通风。隔段设置的竖向天井为垂直风槽(图4),贯穿前后的交通空间——侧廊则形成水平风槽(图5)。风从较宽阔的室外吹进较窄的通道,风速获得提高,风压加大,进入天井后空间变大,风压降低向空中释放,产生拔风效应。由于侧廊没有暴露在阳光下而保持了较低的温度,风经过侧廊时被冷却,因此屋内相对凉爽。

但“竹竿厝”受有限土地资源制约,用于通风采光的天井面积有限,加之墙体不够高,通风所需的高压不易产生,因而部分采光通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2 空间特色

“竹竿厝”将室内空间、天井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灰空间”以一定的秩序加以组织,在建筑内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从店铺到宅院的排列过程中虚(天井)实(房屋)交替,忽明忽暗,产生强烈的节奏感与空间序列。

室内空间与中国传统木架体系建筑一样,以“间”为基本单元进行分隔和组合,并可根据需要适应不同的使用功能,具有标准化和灵活性的特点。虽然面宽固定,但侧墙承重的特点使得主人可根据喜好自由调整天井和房屋的进深大小,纵向灵活性尤为突出。同时,在用地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仍努力追求“有天有地”的生活空间。原址在漳州芗城区新华东路365、367号的周宝珍油坊,首进为商号铺面和作油坊仓库,二进为接待商贾宾客的厅堂,三、四进为私宅,四进之后则为精美的私家园林,体现“竹竿厝”店、坊、宅、园合一的特点和主人的生活情趣。

3 “竹竿厝”的城市学意义

3.1 高效用地

“竹竿厝”集中体现了自身对于昂贵城市商业界面的高度适应。沿街面是城市土地商业价值最高的部分,而用地的内部与外缘价值悬殊,“竹竿厝”机智地将地价昂贵的沿街部分与地价便宜的腹地进行“捆绑”式分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而前店后宅的布局将私密的生活区适当地隔绝于熙攘的城市生活之外,保证了起居生活的安静舒适。

3.2交往空间与安全空间

“竹竿厝”紧凑的布局提高了邻里街区的亲和力,两层的“五脚距”和5~6米宽的街道保证了日间光照,给居住者们提供了既亲切又舒适的生活尺度。(图6)人们在沿街的商店和檐廊下会面、停留,打招呼、聊天,相互熟悉、相互帮助。(图7)尺度适当的街道使两侧的居民可以看清彼此的面孔,甚至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对方的信息,街区内的新闻可以很快传播开来,人们在讨论中联系起来,友好的街区氛围由此慢慢形成。(图8)

沿街连续的店面保证总有注意力投向街道,以保证居民及陌生人的安全,邻里的孩子们可以在街道上玩耍。(图9)狭窄的门面意味着更多的商店挤入街道,因而街道更有可能呈现出利于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即不同时段都会有营业的店铺,街道人总有行人来来往往,那么,居民及过客的安全就能得到保障。“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受到陌生人的威胁”,[引自《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竹竿厝”的街道成功做到了这点。

4 漳州“竹竿厝”的街巷特色

4.1分布

漳州市“竹竿厝”民居主要分布于市区西部九龙江北岸,集中在西起钟法路外古城濠,东向北京路延伸,南至博爱西道,北以中山公园、太古桥、炮仔街为界的区域,包括香港路、台湾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始兴北路、始兴南路、青年路、振成巷、修文西路和龙眼营路等历史街区。少部分分布在新华东路、新行街一带。(图10)

4.2古朴亲切的街巷空间

对比现代商业氛围浓厚的厦门中山路,漳州的“竹竿厝”历史街区较好地保存了原始风貌。立面样式丰富多彩,或传统古朴,或中西合璧(图11)。香港路的“五脚距”保持着原有的砖木结构,红色的木板墙与胭脂砖,和白色的山墙相结合形成了红白相间街巷色彩,生动自然。“南洋风格”则是西洋古典窗拱与柱式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原始的建材并没有被更新或抛弃,而是在古建保护中完整地保留下来。原有的砖石与木材给人以良好的触感,经过年代的洗礼更显悠久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建筑物高低错落有致,空间变幻丰富,更具生活气息。

4.3石牌坊

优美端庄的石牌坊是漳州“竹竿厝”街巷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景观元素,是与泉州、厦门历史街区风貌所不同的、极富韵味的城市人文景观。如香港路上保留有“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两京扬历”坊(图12)两座明代的石牌坊。石牌坊跨街矗立,当年所用的石材经过年代的冲刷颜色,更显古朴稳重。梁柱架构与结构暴露的“五脚距”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城市空间。

5 结语

“竹竿厝”是城市环境中商业与居住矛盾相互碰撞与调节所产生的民居形态,加之对气候的良好适应,形成了舒适有趣的生活空间。前店后宅的建筑形制给街道带来安全空间及交流可能。“竹竿厝”以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吸引着大批游客和学者,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在“千城一面”的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模式中出现的苦苦坚守。期待这样的宝贵遗产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编.漳州历史建筑[M].漳州:海风出版社,2005.

[2] 朱怿 关瑞明.泉州“手巾寮”民居空间设计解读[J].华中建筑,2007(11):117-119.

[3] 泉州“手巾寮”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与现代传承[J].华中建筑,2010(6):58-61.

[4] 简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