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乡野仪式中的民俗象征符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乡野仪式中的民俗象征符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类生活在充满符号象征的世界里,乡野仪式中时时处处影射着民俗符号。从古自今,各个族群都在用各种符号交流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形成不同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仪式;民俗;符号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4-01

乡野中的俗民们在约定俗成的自然法则下,传承着优秀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民俗符号的象征意蕴,体味着民俗符号在特定仪式中价值所在。

一、乡野仪式及民俗符号概述

仪式是万物有灵的表现。万物有灵起源于先民对水、旱等自然现象和灾害的恐惧,在蒙昧时期先民以想象和幻想建立起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神秘观念,是他们对生存空间所做的不自觉探索结果。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人们便产生了宗教文化心理,在物质与精神、人与鬼神之间寻找桥梁,相互沟通、传递信息,以祀神驱鬼,祈福禳灾。于是,巫便产生了,仪式也随之产生。郭于华在《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曾对“仪式”做过比较宽泛的概括:“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套行为方式”。目前,国内外从事仪式研究的人较多,而西方的仪式研究学者一般倾向于将“仪式行为”和“仪式理论”区分开,这样便于研究上的分类与整合。在特纳、格尔兹、道格拉斯等人那里,仪式已经扩大到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和研究空间。我们可以多维度进行仪式研究和阐释。

“仪式”是一个具有理解、界定、诠释和分析意义的广大空间,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话语空间”。仪式是具有集体性和公开性的“陈说,”在存活和升华中展演着丰富而深刻的民俗符号意义。

符号(源于希腊文,创于何时,已无可稽考,但人们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解释篇》中已见到对它的使用)。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汀曾给符号下过一个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可见,符号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泛,人类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均可成为符号研究对象。

二、人生礼仪中的民俗符号解析

俗民生活的乡野世界,时时映射着民俗符号。所谓民俗,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信仰、年节、娱乐及其他风俗习惯。而象征,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它主要通过联想作用,把主观意识托付于客观事物,是特定具体事物(象征客体)显现出抽象的意蕴。乡野仪式中人的特殊意义,既是现实、个别的人,又是普遍的人类代表,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大写“人”,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人生礼仪习俗中众多民俗事象中的程序、图案、言语、物品等都映射着民俗符号的象征内涵。

人在成长过程中确立他的社会位置。在这一生中伴随各种仪式都围绕着民俗符号展开。例如:在山西,生子三天时,家人要采集槐枝、艾叶,用温开水浸泡后加入花椒、草药洗涤儿体,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涤全身,边洗边唱祝词。有的地方用艾团和姜片擦关节等处,用葱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意。以上艾团、姜片和葱等均是作为民俗符号彰显着父母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

礼仪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也是“一种交流媒介”。民俗信息化过程也是民俗符号化过程。人是社会中人,群体与社会正是通过这种礼仪对新成员予以接纳与承认。

三、节日仪式中的民俗符号解析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举凡节日,必举办一定仪式,以表乡民的愉悦心情和美好祝愿。

在乡野中,每逢重大事件都要举行仪式,在传统节日中这些仪式更甚。在节日中,人们举行仪式和庆祝活动,俗民通过仪式的记忆传承一种文化,表达吉祥、喜庆的美好愿望,做到事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在晋西北元宵节期间,正月十三举行的“转九曲”仪式中就包含很多丰富民俗符号的民俗事象。视觉上的红灯、绿灯,旺火;听觉上的鞭炮声、鼓乐声、现代音乐等都是作为民俗符号存在于“转九曲”仪式上,传达约定俗成的吉祥、喜庆蕴涵。

四、仪式中言语符号的凸显

列维・斯特劳斯曾说“文化领域中如亲属、食物、烹饪、婚姻仪式、政治的意识形态等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巨大的语言符号系统。”符号作为民俗的表现体,在民俗活动的交流过程中,每一个信息都包含有符号,包括语言和非语言。

中国的语言文字充满象征,在特定仪式中,语言必不可少,同时伴随仪式始终。在民俗活动中,民俗符号是作为第二种语言来发挥信息交流作用。符号和仪式最根本的是一种精神体现。在晋西北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转九曲”仪式,这一仪式当中关键的是“偷灯”。 据当地百姓讲:“偷灯回家会喜得贵子,偷绿灯生女儿,偷红灯生小子。”因为“偷灯”取“灯”与“丁”谐音,象征生育,人丁兴旺。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陈创生.民俗符号的象征意义[J].文化与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