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初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提到金融改革方向,下一步怎么走,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最近也在起草金融专项的“十二五规划”,里面就会涉及未来改革的重点

回顾曾经走过的路,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下一步,是要正确处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发展,以及加强金融监管三者之间的关系。

金融业高速发展

我国实体经济的改革,是“农村包围城市”,这项改革至今已经30多年了,金融业也一直处在改革变化过程中。1994年,国务院颁布《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全面启动了金融业的改革。尽管启动得比较晚,但取得的成效非常大,特别是为经济体制改革和保持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事实上,金融业从来没有脱离实体经济,两者一直在共同成长。正如大家所说,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如果没有金融业的发展,经济不可能保持30多年的高增长。

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除了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之外,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特别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海啸后,我国的金融业在全球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十大银行中,中国拥有四家。

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作为一个大的行业,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了高端服务人才的就业问题—金融业实际上是服务业的一部分。

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结构性的问题。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关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大家在城市里生活,可以感觉到,现在的金融服务非常方便,银行网点“比米铺还多”。但是,在农村,到2011年底,我们还有1696个镇没有设立金融网点,也就是说,有1696个“零机构”的乡镇。这说明,我们的服务还是很不到位的。

这反映了很大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金融结构问题。城市里的金融服务没问题。很多企业甚至是银行要主动提供服务的,因为你是银行的品牌客户,对于这些企业,银行的竞争已经到位了。但是在基层,确实很不够。

前段时间金融垄断问题炒得比较热,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业并不是一个垄断行业。五大银行占有的市场份额由前些年的70%降到现在不足50%,贷款只占40%。而在欧洲,前三大银行就占市场份额的70%。所以,在中国,顶多算是垄断竞争,问题就出在“结构性”上。高端客户服务很好,但低端金融服务不到位。也就是说,在乡镇一级,绝大多数只有一家或者两家机构在提供服务。

平衡发展与风险

当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中小企业融资和三农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中国并不比别的国家更严重。我国的金融业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假如在目前的金融结构下,想让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全部得到满足,经济增长就会过热,经济就会崩溃。

从横向来看,其他国家也有这种现象。中小企业借贷很大程度上靠自有资金的积累,靠亲友之间的借贷,还有一些靠风险投资。但是这么多机制并不是仅仅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就可以建立的,还需要体制上的安排和政策上的支持。

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处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和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

金融企业不是一个垄断企业,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它的准入是自由的,可以放松管制。但它的外部效应很强,一旦出现了问题,将会产生非常大的社会效应。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对金融业都是要监管的,而且监管标准会很严格。因为这是一个公众性的、高负债率的行业。

金融业的资本充足率一般是8%,现在要求有一些资本缓冲,也不过10%~11%,也就是说,一旦出现问题,负效应会更大。因此,一定要加强监管。

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发展金融业的根本目标。对城市里的大企业,大家都在争,但是对小企业、对基层、对农村,服务是不到位的,最主要体现在供给不足。

怎么办?这就需要市场经济的观点,增加供给,提高服务水平。

也就是说,金融业要快速发展,要放宽指数。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风险,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处理三者关系的问题:要适当放宽金融管制,让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全面建立健全我国金融业的监管体系,在发展的同时,把控风险。

在中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不能倒闭的,再小也不能倒,这是不正常的。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小机构在市场上退出没问题,而且不能因为怕风险,就不去发展金融业,限制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发挥市场配置作用

除了要处理好市场与机构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放松管制;第二层意思,是要完善监管。

从这个逻辑来说,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刚才提到中小企业融资和三农问题,其实我们国家比其他很多国家都做得好。但根据我们统计,这些投放的资金用于生产性的,不过百分之十几。问题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不给补贴,要让它商业运作的时候,怎么办?

大家都说欧洲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欧洲,农业补贴很多,针对小企业的机制也很多,就是拿钱去投资,鼓励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移风险。

问题在于,我们还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很多需要钱的地方,拿不出那么多钱怎么办?我们需要让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

结构性矛盾、产品创新不足,这些是我们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在于公众对于金融业的认识不够,要认识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

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已经定了,就是市场化,但如何实现,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