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催眠式外科缝合:如何做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催眠式外科缝合:如何做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催眠的目标是为了改变的发生,通过诱导与加深技术将来访者带入潜意识的高暗示状态,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来替代旧有的神经通路。1973年,美国催眠学院前院长John Kappas教授命名了“催眠师”这个职业,并将其写入了美国职业名称词典,正式将催眠推向科学、职业化的道路。本文聚焦儿童催眠,描述与讲解了催眠式外科缝合的要点。

儿童在医院里经常遭受的不仅仅是病痛,更多的是焦虑和压力,而后者会加剧痛苦的程度。催眠技术在儿童身上的应用更倾向于教会儿童一种应对的能力,一种运用与管理自身的能力。

本文中的案例来自一名六岁的女孩朱莉,她的额头左侧有一道伤口需要缝合,医生在给她处理时没有打麻药,小女孩极为配合,没有反抗、哭闹,她一直忙于给图画书上颜色,甚至在缝合完成时都并不知晓。

催眠式的外科缝合具体是如何做到的?

一、不予告知

在催眠过程中我们强调“告知”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人们有知情权一样。对于成年人来说,当你有了一个伤口需要手术缝合时,作为医生就应该告诉你关于这个伤口的情况,医生会向你解释现在的情况如何,接下来会做些什么,等等。这些是在处置伤口之前就要告诉你的,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这其中的原理是告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成人安静下来。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要求,而且当一个成年人获取了全部信息之后,如果他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就可以产生镇静的作用,因为他可以在心理上作出准备。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医疗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对于儿童也用同样的办法。然而,在孩子身上运用告知的方法,却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告诉他们将要发生的事情,从而希望他们减少焦虑,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造成他们更大的焦虑和更少的合作可能,因为他们无法在认知上通过了解即将发生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比如,你去牙科看牙齿,你可能会有点害怕,但也还是可以坐下来治疗。但对于一个五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当他们害怕时是完全不可能与你合作的。

成年人想知道确切的将要发生的情况,儿童却并非如此。科学家对于儿童对害怕和焦虑的反应有大量的研究,临床实践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儿童很难去处理准备性信息。所以,对于儿童催眠要使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对于儿童来说,不是要告知发生的事情,而是要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会使他们焦虑和痛苦的源头上引开。

二、困惑技术

当医生进门后第一句话就是对朱莉说:“你好,我是克卢斯医生。”然后马上开始谈她的鞋子很漂亮,看起来和她的裙子很配。这些完全是在和孩子建立关系,并转移她的注意力,同时,这也制造了一些困惑。她本以为医生会直接过去观察她头部的伤口,但为什么医生会开始聊她的鞋子?

如果你懂催眠的话,你就会知道,困惑是让人进入高暗示接受状态的一种方法。当意识无法对目前的状态作出合理的评估时,人们就会困惑,无法作出合适的反应,这时潜意识的本能就会接手工作,这时就是潜意识活跃的状态,而这正是制造高暗示接受状态的一个常规方法。正如,我们在催眠技术进阶课程培训中着重讲到的“手臂抬起的诱导技术”一样,在抬起的过程当中开始谈另外一只手和双脚及大腿的感受时,用到的就是“困惑”的技术,也称为“误导”的技术。

三、自然脱敏技术

同时,医生不是在实施麻醉后离开房间,等30分钟后再回来进行缝合的处理,而是每5分钟来一次,同时进行一些处理,为什么呢?

其实,不过是在她额头放一块奴佛卡因胶而已,医生反复进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孩子进行脱敏。医生是一个陌生人,所以需要对孩子对于他的出现和接触进行脱敏,因此,医生每5分钟进来一次。头几次,孩子会抬起头看一下,她确实很在意医生的出现。但在医生第4~5次出现时,孩子就不再注意他的出现了。

四、转移注意力

同时,医生开始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当确定茱莉喜欢画画时,医生开始用这一点来转移她的注意力。这时医生一边给她一些绘画方面的事情来做,一边接触她的额头来对她进行脱敏,因为那是医生要进行手术缝合的部位。这样孩子就不会太注意医生正在做的事情,她就会专注在画画上。

医生让她给画上的每一个不同的眼睛涂上不同的颜色,她答应了,并开始行动。这时,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画画上,还不停地问医生对她选择颜色的意见。这时孩子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而且孩子的这种情绪反应也通过情绪的联接影响到父母,父母也开始放松下来。父母的这种放松状态同时也正反馈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更加安全。

五、如何应对焦虑的父母

作为一名儿童医疗工作者,你不仅仅需要面对儿童,同时还需要面对他们的父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高速的、无线的情感纽带,这种传输是同步且双向的。在特定的压力情况下,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状态,同样,父母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你要能够准确地觉察到孩子和父母的情绪状态,如果父母很焦虑的话,孩子就很容易通过这种情绪的联接接受父母的情绪,从而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

在手术开始时父母都会想知道很多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我的孩子”,“要不要手术”,“会不会留下疤痕”,等等。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结论是:这时如果开始向父母交待所有的情况,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为,他们的情绪很难一下子平息下来,尤其是医生要面对的是孩子,让孩子平静下来是当务之急。当父母还在焦虑中时,就会更多地影响孩子的状态,下一步对于孩子的处理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尤其是当一个陌生的医生走进诊室,父母怎么去评价医生能否胜任呢?医生进入诊室后,证明他是一个胜任的医生的最好做法就是他要对孩子做一点什么,可以马上改变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变得很愿意合作,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等,以此来证明他是胜任的医生。这种信息会传递到父母那里,这样父母的焦虑就会明显下降。临床的经验表明,当医生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安抚孩子后,很少有父母还会追问:“你要对我的孩子做什么?为什么你不告诉我怎么回事?”因为,父母的焦虑已经明显下降,而且他们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

六、作用的机制

人的精神活动有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比如你在看电影时,你的意识专注在电影屏幕的声音图像的变化上面,同时你的潜意识知道你坐在座位上,你周围的人在做些什么,你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你感觉得到空调的声音,甚至你还会想到上厕所可以从左面还是右面出去。你知道这一切,但注意力会专注在电影的内容上面,就是你的意识所专注的地方。

在缝合过程中,医生的工作就是将意识的注意力从伤口转移到画画上,既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伤口上,就不会投入更多的情绪压力,这让缝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样,在手术结束后,孩子的体验是根本不知道已经做完手术了,因为她只会记得她所专注的事情,也就是画画。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本身处于想象力丰富、思维批判性较弱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儿童是“很好”的催眠对象。所以对儿童催眠,很重要的一点是良好的契合关系的建立,在充分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经历、爱好之后,为其个性化地制订催眠方案,帮助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