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汲古阁原版《二如亭群芳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汲古阁原版《二如亭群芳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89年,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从山东省邹平县宛城镇靳承福手中征集到《二如群芳谱》一套四函。每函七册,内容完整,品相上佳。宛城镇与王象晋故乡桓台县新城镇仅相隔十几里。

王象晋(L561~1653),字荩臣、子进、三晋,康侯,号康宇,自号名农居士,山东桓台(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任翰林、御史等职,与其兄王象乾皆为东林党人。因触怒阉党,被迫辞职还乡,数年后复职,历任苏松四镇参政道、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为人正直,屡忤权贵,急公好义,济人利物,清廉自持,身体力行。思想开放,勇于纳新,总结经验,广采博引,遂成就农学和植物学方面的专家,集十六世纪以前古代农学之大成,编著成功中国历史上植物学巨著《二如亭群芳谱》。王象晋一生著述颇丰,还有《赐闲堂集》20卷、《清寤斋心赏编》、《剪桐载笔》、《奏张诗余台壁》、《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保安药石》、《卫生铃释》等。

书函为硬纸版平纹老蓝布装裱,书函封面题签已漫漶不识。书页为竹纸印刷,质地细致绵薄,淡黄色。书本封面为厚板竹纸,黄褐色。四眼线装,封面书名题签为正楷“二如亭群芳谱”(图一)。每册厚薄不一,相差悬殊。书高268毫米,宽168毫米,扉页刻印“二如亭群芳谱”两行大字,字的笔画内能看到木板裂纹的飞白细纹,当是印刷木版老旧干裂所致。扉页左下有“本衙藏版,翻刻必究”两行小字。扉页上的文字皆为正楷(图二)。正文版心高220毫米,宽302毫米,白口,左右双边,有眉栏、脚栏,单黑鱼尾。尾上刻印“群芳谱”字样,尾下刻卷次、卷目,如“卷一天谱”、“卷一疏谱”。每页16行,乌丝界栏。眉栏宽20毫米,脚栏宽24毫米。每行17字,小字双行,每行17字(图三)。

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四函)。“元部”有天谱三卷、岁谱四卷。“亨部”有谷谱全一卷、疏谱二卷、果谱四卷。“利部”有茶竹谱全一卷(目录为茶竹谱全一卷,书中正文分为茶谱一卷、竹谱一卷)、桑麻葛棉谱全一卷(书中正文分为桑麻葛谱一卷、棉谱一卷)、药谱三卷、木谱二卷。“贞部”有花谱四卷、卉谱二卷、鹤鱼谱全一卷。目录为二十八卷,正文实际为三十卷。

扉页后依次有“云间陈继儒”、“年家弟朱国盛”、“海虞门人毛凤苞”的序,“娄东张溥西铭题”写的序,“好生居士王象晋荩臣甫题”写的“谱序”。这些序文和谱序,版式、格式各有差别,皆是手写体,无眉栏和脚栏,版心高都是215毫米,上白口刻“群芳谱”三字,鱼尾下刻“陈序”、“朱序”等,并有每序的页码“一”、“二”等。陈继儒的序,每版12行,每行12字,为颜体正楷,文末刻印有阴文“麇公”、阳文“陈继儒印”两方印章。朱国盛的序每版10行,每行12字,行楷体,序文末行为“崇祯二年仲春”字样,文末刻印有阴文“云来”、阳文“朱国盛印”两方印章。毛风苞的“小序”每版10行,每行15字,正楷,文末刻印有阳文“毛晋之印”、阴文“毛氏子晋”两方印章。张溥的“群芳谱序”为每版10行。每行14字,行草体,文末刻印有阴文“天如”、阳文“太叟之章”两方印章。王象晋自己撰写的“二如亭群芳谱序”,每版12行,每行14字,正楷,文末有“好生居士王象晋荩臣甫题”一行,并刻印有白文“王象晋印”、墨文(朱文)“一片冰心在玉壶”两方印章。全套书后有王象晋“天启辛酉(1621)花朝好生居士再题于涉趣园”撰写的“群芳谱跋语”。跋语每版12行,每行14字,行草体。跋语后刻印阴文“荩臣之章”、阳文“缘岭望鹤”两方印章。(图四)

关于《二如亭群芳谱》的“纂辑”时间和成书背景,王象晋在“天启辛酉花朝”写的“跋语”中说:

回忆甲寅、乙卯间,同乡二三贵人得时行志,衔宪握爵,念之所向,山岳动而风雷驰,三事六曹而下,颐指唯命。予时方备员秘省,迂愚憨拙,不能承顺意旨,用是摈归林麓。八庚岁符,未敢片楮达长安。

在“谱序”中又说:

予性喜种植,斗室傍罗盆草数事,瓦钵内蓄文鱼数头,薄田百亩,足供健粥。郭门外有园一区,题以“涉趣”;中为亭,颜以“二如”,杂艺疏茹数十色,树松、竹、枣、杏数十株,植杂草野花数十器。种不必奇异,第取其生意郁勃,可觇化机;美实陆离。可充口实;较睛雨时浇灌,可助天工;培根核,屏菑翳,可验人事。暇则抽架上《农经》、《花史》,手录一二则,以补咨询之所备。每花明柳媚,日丽风和,携斗酒,摘畦疏,偕一二老友,话十余年前陈事,醉则偃仰于花菌莎榻,浅红浓绿间,听松涛。酬鸟语,一切升沉宠辱,直付之花开花落。因取平日所涉历咨询者,类而著之于篇,而又冠以天时、岁令,以便从事,历十余寒暑,始克就绪,题之日《二如亭群芳谱》,与同志者共焉。

“二如”二字源自《论语》中“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盖作者自谓如老农、老圃之意。这里的“历十余寒暑,始克就绪”,当是一个约数,不是确指。因为不但跋中明确指出“甲寅、乙卯间”,“摈归山林”,在朱国盛于“崇祯二年仲春”写的序中,也明确标示“盖王公于先朝寅、卯间,避权居山。观生之暇,深明物理,悟朝槿之虚幻,扶孤松而盘恒,间有删辑,根极《尔雅》,取裁《月令》,原‘恭秩’、‘平秩’之义,究‘一食’、‘二货’之宗,其言斐然,自足名世”。由此可见,《二如亭群芳谱》开始纂辑的时间应是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定稿于天启元年辛酉(1621),正是王象晋“摈归林麓,八庚岁籥”。

淄博市博物馆藏《二如亭群芳谱》为崔建英先生所说的甲种本(见崔建英《二如亭群芳谱版本识略》,《文物》1986年第二期)。需要指出的是,在崔文中引用的“性喜种植”的一段文字,不是出自“跋语”,而是出自王象晋自撰的“谱序”中。正如崔建英先生所言,甲种版本的镌刻时间应在崇祯二年(1629)至崇祯七年(1634)之间。这期间王象晋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参政道,督苏、松四郡粮储,驻节常熟,是当地的最高长官,和当时常熟城里很有名气的刻书馆“汲古阁”及其主人毛凤苞子晋(毛晋)互为联络,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在此期间由汲古阁将《二如亭群芳谱》精工镌刻,流布于世,而且于扉页刻上“本衙藏版,翻刻必究”以示郑重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