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之心:城市品味的保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之心:城市品味的保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张 暄,女,北京人,北京社科院外国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社会文化及日本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公共设施、法律制度、政府治理、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集合下,使公众形成的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

一、城市个性:市民心中的“故乡”

经济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促使经济、人口向大城市高度集中。但对于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等许多大城市的人来说,其心中的“故乡”仍然是具有“城市个性”的地方城市。如今,如何通过历史性街道的保存来保持原来的城市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市的主角是市民。在东京,有“山手”、“下町”等江户时代以来的地域构造,其街道、社会构造及居住在那里的人,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往那种依赖行政资料和地区调查,而忘记了“活生生”存在着的“城市的心”的城市研究,是无视“市民的呼吸”的研究。要知道“城市的导演是市民”。

二、历史性城市的追求

日本将明治维新以前建立的城市称为历史性城市。严格来说,历史性街道必须存在于历史性城市。由于城市再开发和活性化等建设项目的实施,现存的“历史性街道”正慢慢的消失。

(一)“杜之都”仙台

仙台是一座具有百万之众的日本政令指定城市。仙台市被冠以“杜之都”的美誉是从1915年开始的。“杜”是指人为的植树造林。仙台从大正初期(大约100年前)就开始积极地进行绿化。在日本仙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园风光。覆盖广濑川的清流、街道的榉树林和近代化高楼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由“木”与“水”,“石”与“铁”构成的空间。不同材质的建筑错落有致,创造出一个整体的城市景观。仙台是少有的能够拿着市场上出售的“导游图”散步的城镇。

(二)在现代中活用传统的弘前

“回廊”和“胡同”,“城堡”和“洋风建筑”,再加上“寺庙”和“花柏的篱笆”,构成了弘前的原有风景。回廊是藩政时代设计的有拱顶的木质结构商店街。“和德回廊”和“土手町回廊”等散布于店铺空间之中。使步行的人在此躲避冬天的暴风雪和夏天的炎炎烈日的同时,还可以购物。此外,弘前是个多胡同的城镇,只是很多胡同在城市规划路的贯通中消失了。

弘前作为一座秀丽的城镇,它与京都红格子的街道和寺庙神社组成的“朱红的世界”和素有小江户之称的川越由箱栋・兽瓦等店铺和漆器所组成的“黑的世界”不同,弘前除了城门是黑色之外,总体来看,其导演的是以橹① ①橹:望楼为基调的洋馆,以衬托这些建筑的公共建筑物的素雅砖墙等为主的“白色世界”。

弘前人的“在现代中活用传统的做法”颇受关注,这个广场体现着明治和平成文化共存,即古代与现代和谐并生的城市建设理念。

位于城市西南方向的弘前公园,其护城河,五个门,三个橹,外加三层的望楼组合在一起,让人体会到古时风貌的弘前城,其城内保存完整度在日本东北地区堪称第一。

在通往弘前城的大街上,还有一些西洋建筑融入街道布景,如日本圣公会弘前升天教会圣堂、弘前天主教教会等。这是弘前的风土和市民性所形成的“街道保存的图式”。

弘前公园西侧的仲町地区受到传建(传统的建筑物群)指定,成为武家官邸街。这里还有誓愿寺、长胜寺等重点寺庙。来到弘前你会深切体会到城镇的历史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意义。

(三)历史性街道景观保全的先驱――函馆

函馆位于日本南北海道的大门口,是充满异国风情的港湾城市。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1859年日本与外国恢复贸易关系时,函馆与横滨、长崎一起,被指定为从事国外贸易的港口。因此,函馆与国外的交往也随之越发频繁,堪称近代日本的先驱城市之一。函馆山与函馆港之间的区域内至今还保存着古朴的城市风貌,这一带保留着许多1900年至1930年前后建造的、融合日本和西洋建筑风格的住房。这些城市景观与斜坡等景色相映成辉,勾画出一幅充满外国情调的风景画。

函馆在历史性街道景观的保全上起有先驱作用,函馆作为夷三凑的核心,代表着近世日本的黎明。函馆的历史性建筑物的街道是从明治到大正时期建造的,随着建筑物不断地老化,修复和维持费负担加重。加之,所有权者老龄化,不断转卖历史建筑,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函馆的历史性建筑物集中在该市的西部地区,形成了具有历史气息的街道。函馆市根据景观条例,在地区内指定了76个传统的建筑物。在此之上,设定了周围的历史性景观地区,进行建筑物的高度规制、设计规定等,努力维持街道的格局。

建于明治末期的“旧茶叶店”,是兼具日本式和西方式特色的木制传统建筑物。为了进行街道保存,函馆市不仅就购买该建筑与地产商进行多方协商,还专门拿出600万日元的修理费,并准备了低利息的融资。并以此为契机,函馆市设立总额7亿日元的基金,用于传统建筑物的购买。

函馆市政府之所以出台此类应对措施,是因为以市民为主体的“函馆历史性风土保护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支撑城市个性的决定因素

所谓城市景观,就是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所产生的调和度。那么,支撑城市景观的“城市的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它的居住性。也就是“人们可以住得舒服”、“充满舒适度”、“能够生活下去的环境”等条件。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在日本,行政意义上的“市”规定,人口要在5万以上(现实中多为3万到4万),中心街区形成的户数比例(60%以上),城市性从业状况的构成比(60%以上)等。以上这些规定是城市的构成要件,但我们认为,要想形成“城市”风格、品味是必要的,是支撑城市景观的第二条件。

那么,支撑风格・品味的条件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城市”的自然性、社会性背景是其条件之一。但是,城市所拥有的风土性、历史性才是根基所在。而培养这些条件的市民的“品格”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建造城市的是人。

第三,“城市”是否保有艺术性。“所谓城市,就是人类创造的最高艺术,是风景的组合”。市政府,医院,百货商店,美术馆、博物馆,所有这些都是居住在该城的人们创造出的建筑。在绘制草图阶段,如果在空间构成中没有反映出市民的意思,那么,这种建筑是缺乏亲和力的。

市民以某种形式有意识地、积极地参加“城镇建设”,由此产生的设施和设备等不仅提高城市机能、有效地调和街道布局,还会使城市中的市民生活得非常舒适。这是城市的理想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市区街道和郊外可以轻松购物的具有散步道风格的商店街,兼具城市防灾和休闲功能,有时被认为“无用空间”的绿地和城市公园,这些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不仅是单纯的建筑物和设施,还蕴含着城市特有的“音”与“色”的协调关系。这种色调的搭配关系到“城市的品格”。

第四,“城市之风”。“城市之风”吹来城市产业构造的芳香。在以石油化学、金属、水产品加工为主要行业的城市,如果不严加治理,那么该城市的风就会成为威胁健康的源头。“城市的风”是城市与人之间,城市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因此,在单单追求GNP增长的城市,是不存在“艺术性”的,也没有“清爽的晨风”。

第五个条件是要拥有与“城市性格”相对应的“城市力”。以仙台为例,它是座历史古城,旧时的城下町,东北的一大据点城市。从行政上来说,它又是政令指定城市。这些就是城市的性格。那么,何为“城市力”呢?简单来讲,就是城市的地位。衡量“地位”的标准是什么呢?“城市力”可以用“民力”来替换,具体的有以下各种尺度:工业出货量,市民所得,住宅保有率,学历分布,新闻等定期出版物,图书购买和阅读状况,昼夜间人口比例,下水道普及率,市民人均的公共绿地空间保有率等。

被称为“杜之都”的仙台,面对城市开发,通过迅速在的地面种上树苗的办法以期达到景观构成的相对平衡。这可以说是表现城市力的一个方面。

四、构成城市景观的“点”、“群”、“线”、“面”

城市景观是土地利用平衡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不可否认,街道自身也与城市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了建筑物,那也就没有了街道。建筑物主要以“点”、“群”、“线”、“面”这种集中存在形式构成城市景观。

第一是“点”的构成。这是作为单体存在的建筑物的布局类型。这种作为“个体”的存在主张,要成为“城市景观”往往缺乏说服力。

第二是“群”的构成。这是在一个区域,多个建筑物同时存在的类型。如果这些只是单纯的集体住宅,观光礼品店的聚集,或者饮食一条街的话,就没有意义。作为街道的文化价值,如果不包括温暖人心的风景性,就不是我们所说的“群”。风格庄重的川越街道有黑黑厚厚的墙壁,很大的砖瓦和房檩,这就是“群”。另外,角馆的武家房屋街等也是“群”的构成。

第三是“线”的构成。这一类型将作为个体存在的建筑物有机结合起来,是使城市景观更加具有情趣的手法。一般认为欧洲城市文化的原点就是“广场”和“俱乐部”,而日本是“道路”和“餐室”。“广场”是市民的广场,是以古典的直接民主制为根基的,而“俱乐部”在没有家族制度的欧洲是作为社交室使用的,是进行广泛对话和多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谈论哲学和艺术的空间。在日本,在城市文化的形成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道路”。

“道路”开始逐渐完善是在与律令制同一时期进行的。那时,为了搬运各诸侯地的货物和租税,以及往返于各地与都城之间,日本全国的道路网开始普及。另外,作为与欧洲不同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餐室”,是町内连带和庶民文化的发源之处,起到了构成城市文化的“点”的作用。如今的日本,“道路”的概念固定为“地点间的结节・结合”。

第四是面的构成。在“面”的构成中,我们要强调的是“历史的分量”。

在我们前面所举出的例子中,可能形成“面”的构成的城市是弘前和函馆。仙台由于战祸而丧失了大部分的建筑遗迹。即便如此,仙台市通过城市规划,正在形成别有特色的“面”。

总之,城市是在“风景与人的相互联系”中诞生的。城市中,构成风景的是建筑物,树木,音色,清流,历史性系谱,当然,最重要的是人。

城市是风景的组合,也是人类创造出的最高艺术。城市的制作人是市民,如果把城市比喻成电视剧的话,市民是导演,而政府就是负责照明和小道具的工作人员,官员则是舞台监督。决定城市品味的是市民具有品格和未来性的创意。只有充满品味和未来性的城市,才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