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梵志诗》中女道士、尼姑形象的塑造及其成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梵志诗》中女道士、尼姑形象的塑造及其成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王梵志诗》中女道士尼姑形象的分析,从个人与时代角度具体阐明王诗中女冠、女尼形象塑造成因

关键词:《王梵志诗》 女道士 尼姑 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85-02

作者简介:张娜(1988―),女,辽宁沈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王梵志诗》是唐代白话诗的杰出著作,它是从社会下层的内部观察民众生活,并作为民众的一员来抒发自己的痛苦的。[1] 关于其诗的作者及创作时间,我们至今都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据学者考证,其作者并非一人,从全部内容来看,它们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王梵志诗》包括了从初唐(以及更早)直到宋初的很长时期内许多无名白话诗人的作品。《王梵志诗》现存共有390首,共分为敦煌所出土上、中、下三卷本《王梵志诗集》(简称三卷本)、敦煌所出土一卷本王梵志诗(简称一卷本)、散见的王梵志诗以及法忍所抄110首本(今存69首)四部分。其中内容最丰富,最能体现《王梵志诗》特色的是三卷本,它的成熟时间大致在初唐,特别是武则天时期。[2] (PP.12-17 ) 本文中所涉及的女道士、尼姑形象都来自三卷本。

《王梵志诗》大致产生于初唐,此时期佛、道二教发展颇为兴盛。据统计,当时天下的道观总共有1687所,其中女道士冠550所;寺庙总共有5358所,其中尼寺1113所 [3] (P.204 )。可见,初唐时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尼姑、女道士群体。在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女尼、女冠们在皈依教门之前,既有地位尊崇的嫔妃、公主以及一些较为富裕的官宦家族妇女,也有无以为生的贫家妇女。这些人出家的动机不一,并且出家后的生活也迥然有异。具体而言,可能因为个人信仰的不同,也可能是因生活穷苦,走投无路所致。出家后的生活主要和出家前有一定的关系,嫔妃、公主在出家前地位就很高,出家后依然过着衣食无忧、富丽奢华的生活。而社会下层的贫家妇女出家后的生活还是很窘迫的,只不过对于那些饥寒交迫的穷苦妇女来说,出家至少是使她们生存下来的途径。这些下层出家妇女基本都是为了生存而遁入空门,很少有佛、道思想。《王梵志诗》中的女道士、尼姑的形象应该是为各种境遇所迫或无处安身而以寺观为归宿的贫家妇女。

一、女道士、尼姑形象分析

《王梵志诗》中,描写女尼、女冠的诗歌只有《寺内数个尼》《观内有妇人》两首。《寺内数个尼》:

寺内数个尼,各各事威仪。本是俗人女,出家挂佛衣服。徒众数十个,诠择补纲维。一一依佛教,五事总和知。莫看他破戒,身自牢住持。佛殿元不识,损坏法家衣。常住无贮积,家人受寒饥。众厨空安灶,粗饭当房炊。只求多财宝,余事且随宜。富者相过重,贫者往还稀。但知一日乐,忘却百年饥。不采生缘瘦,唯愿当身肥。[4] (P.92 )

此诗主要描述的是社会下层贫苦尼姑形象。诗中反映了她们孤苦贫寒,衣食难求,没有积蓄等一系列生活窘境,同时也讽刺了她们嫌贫爱富的俗人本性。从此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她们出家前都来自于社会下层的穷苦人民之中,她们不见得真正有什么佛教信仰,出家只是她们维持生活的保障。

又《观内有妇人》:

观内有妇人,号名是女官。各各能梳略,悉带芙蓉冠。长裙并金色,横披黄衬单。朝朝步虚赞,道声数千般。贫无巡门乞,得谷相共餐。常住无贮积,铛釜当房安。眷属王役苦,衣食远求难。出无夫婿见,病困绝人看。乞就生缘活,交即免饥寒。[5] (P.52 )

此诗所写为下层贫苦道姑的遭遇,诗中反映了她们远离家庭修行的艰苦生活。她们本是贫家女儿,两处艰难,无法相顾,并且渴望还乡与亲人团聚。作者同时也讽刺了她们希望多储存财富的俗念。从此诗中不难看出,贫家女儿出家为女冠基本对道教没有什么信仰,只是出家对她们来说可以维持生存罢了。

二、《王梵志诗》中女道士、尼姑形象塑造的成因

从王诗中塑造的尼姑、女冠形象可以看出,她们都是下层贫苦尼、冠形象。这些宗教职业妇女的贫苦形象之所以在唐初得以出现,是因为当时统治阶级对佛、道二教的提倡以及遁入空门是穷苦妇女走投无路下的最后归宿。

统治者对尼、冠特殊的政策或许是她们遁入空门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唐初统治阶级的提倡来看,高祖对僧尼、女冠就有特殊政策。《旧唐书・高祖纪》载: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大寺观居住,给衣食,勿令乏短。[6] (P.17 ) 除高祖外,武则天对僧尼、女冠也有特殊政策。《唐六典》卷三载: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7] (P.66 ) 分田地、供给衣食并且有寺院居住,这样的政策完全可以使下层穷途末路的女性通过出家的方式生存下来,因此穷苦妇女遁入空门谋生应是自然的事。

尼、冠属特殊的寄食阶层是她们遁入空门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尼、冠基本上是寄食阶层,她们所需的衣食主要通过国家或施主供给。据白居易在《白香山集》卷四十八《议释教僧尼》中载: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8] (P.82 ) 引文讲述僧尼不事生业,皆待他人供给衣粮。从这一点来看,遁入空门的尼、冠,虽属寄食阶层,但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因此贫困的下层妇女为了生存而成为尼、冠也是自然之举。

尼、冠出家后思想上与俗人无异是此二首诗歌形成的根本原因。上文已述,《王梵志诗》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那么此二首诗的创作者很可能就是生活在女尼、女冠群体中的某个人。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呈现出穷苦妇女出家后的生活窘境。对于社会下层的穷苦妇女而言,本以为遁入空门可以结束其世俗生活,可出家后的生活并没有让她们真正体会到快乐。除寄生外,思想上与出家前无异,依然嫌贫爱富,基本没有吸取佛、道教义的精华,反倒增加了对金钱的渴望和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的思乡之情。作者很可能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

总之,《王梵志诗》中涉及的女冠、女尼形象,都是贫苦下层妇女形象。尼、冠这些特殊社会寄食群体,主要通过国家和施主的施舍生存。对于社会下层穷苦妇女而言,遁入空门能够使其找到最后一条出路,但思想上却和出家前没有差别,她们基本上对佛、道思想无所知晓,亦无信仰可言,出家对她们来说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已。作者用诗歌的方式将她们的生活记录下来,也许是在真实地表达女冠、女尼内心苦闷、无奈的心情。

参考文献:

[1]项楚,张子开 等.唐代白话诗派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项楚.王梵志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李斌成 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项楚.王梵志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项楚.王梵志诗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刘.旧唐书・高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李隆基,李林甫.大唐六典:卷三[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8]白居易.白香山集:卷四十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