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基因食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转基因科学的发展也相应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于是,有不少预言相应而生:我们可以使家蚕吐出蜘蛛丝,用来代替现在最坚韧的碳纤维;我们可以在猪身上培养出人体的器官,以代替目前稀缺的人体活体器官移植;甚至我们能培育出像橡胶树那样的“产油”植物作物,用来生产日渐减少的石油资源;美妙的梦想比比皆是……而在现阶段,转基因技术运用较成功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农业,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和生产较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于是,大量的赞美声不断涌入耳中:转基因作物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转基因作物能自身产生“生物农药”来杀死病虫害,以避免高毒农药的使用,且低残留;转基因作物还能改良传统农作物的营养结构,使其更均衡,更利于人体吸收……
当我们醉心于转基因作物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光明前景时,是否也该留心一下转基因作物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未知危害呢?既然我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来生产有利于我们的转基因作物,那么也一定有可能会产生有害于我们的不良后果。毕竟,在探索一全新的未知领域时,难免我们会遇上预想不到的危险。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又是什么?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变生物的基因片断,或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断植入另一种生物,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农业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转基因作物的表现形式。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1.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2.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3.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4.含有转基因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良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基因植入另一种微生物、动物或植物中,从而使接受的一方获得它所不能自然拥有的品质。
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历史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1983年,美国成功培植了世界上第一例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93年,第一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物――保鲜延熟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高科技产物转基因食品从此就与普通市民的消费联系在了一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商品化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棉花、玉米等,此外还有不少正在研发或等待商业许可的转基因作物,如大米、马铃薯、小麦等。一批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从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公司也应时而起、蓬勃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转基因品种。
另一方面,不仅是转基因作物的品种多样性在丰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扩展。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和西班牙最大银行Ibercaja银行的资助下,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刚刚完成了题为《2006年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态势》的年度报告。ISAAA董事会主席克里夫・詹姆斯在北京透露,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13%的速度迅猛增长,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也迅猛增加,首次超过1000万户。
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当转基因技术俨然被描绘成无所不能时,对其质疑的声音也与日俱增。1998年8月,英国的Pusztai用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马铃薯饲养大鼠时,发现大鼠出现了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等症状,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对于人类而言,类似结果可能会导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这一实验结果引起世界范围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1999年,美国康乃尔大学Losey等报道,用拌有转Bt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喂养大斑蝶幼虫,以喂正常花粉或不加花粉的作为对照组,4天后喂Bt花粉的幼虫死亡率达44%,从而引发了“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2000年,美国Aventiscropscience公司生产的“星联”转基因玉米因可能导致部分人皮疹、腹泻或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只准予作动物饲料,但检测发现该转基因玉米被混入加工食品中,从而引起全球300多种含玉米产品的回收潮。2005年5月英国《独立报》报道,孟山都公司的研究表明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血液的构成发生变化。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已被引燃,且愈演愈烈,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虽然,之后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了针对Pusztai博士结论的评审,于1999年做出其实验存在6条缺陷的结论,至于斑蝶事件也有科学的结论了原来的报道;但是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具有知情选择权。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技术的区别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转基因技术本质上也是对生物品种的改良,可人类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对农作物的改良(如古人驯化野稻成家稻),奈何唯独转基因技术会引起如此广泛和深刻的质疑呢?例如,由袁隆平博士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也是一种物种改良,为何这就比转基因水稻安全(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Liberty Link品种及其相关制品已被欧盟明令禁止)?
近百年来,传统杂交技术是人类生产高产优质粮食、蔬菜、水果的主要方法。杂交也是一种简单的基因置换,但它们仅限于在近亲物种间进行。与传统杂交不同,转基因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即通过重组DNA技术做基因的修饰和转移),用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例如,科学家认为北极熊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抽出,再植入番茄之内,制造新品种的耐寒番茄。而这也正是风险所在。因为传统的近亲种之间的杂交改良虽然缓慢且有限,但不会产生明显的质变:既不会一下产生前所未有的优势,也不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灾害。即使有远亲种的杂交成功,也基本上是不可遗传的――驴和马杂交生产的骡是不能生育的――所以如果有不良后果也不会扩散污染。
而转基因技术则不同,当我们将某一基因植入某一物种后,产生新的物种,那么该基因也会随着新物种而代代相传。如果这一植入基因被证实为有害的,那么这一危害就会被代代遗传;甚至有可能因为和天然的亲近物种相杂交,而将危害带给亲近种。曾经北美一实验室在进行鲑鱼转基因研究时,不小心溜了几条转基因鲑鱼。结果科学家仅在两年内就从野生鲑鱼中找到了转基因成分,这些鲑鱼表现出的性状是:发育早,个头小,抗天敌和自然灾害能力差。更令人不安的是,从连续多年的调查来看,转基因的污染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鲑鱼只是个案,大多数的转基因产品是无害的。我们何必因噎废食,杞人忧天呢?”事实真那么简单吗?由于生物实验的实验对象有周期长、不确定度高的特点,因此必须慎重对待每一个科技创新,尤其是其作用对象多数与我们人类直接相关。此外,转基因作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风险,还能对野生物种产生不可估量的遗传污染,甚至危及野生种群的存亡。为了避免该类悲剧的重演,我们有必要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否则到时候就悔之晚矣。那么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呢?
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蛋白若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例如,为增加大豆含硫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起过敏反应,最终该转基因大豆被禁止商品化生产。即便表达蛋白为非已知过敏源,但只要是在转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也需对其作评估。
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标记基因本身并无安全性问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其在基因水平上有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可能转移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中,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在评估潜在健康问题时,仍应考虑人体和动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
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此外,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这些残留物质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最近在对美国孟山都公司的MON863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中发现,它可以对实验鼠的代谢系统造成危害,其症状与杀虫剂中毒的症状一致。实验中,雌性实验鼠食用MON863转基因玉米后开始肥胖,而且肝功能受损;雄性实验鼠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后开始消瘦,并伴有肾功能受损。
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作物种内,栽培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间,栽培作物和杂草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基因漂流。例如,引起广泛关注的墨西哥玉米污染事件,即在墨西哥偏远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DN断的污染,且污染比率高达35%。
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使其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上述特性,产生对其他作物构成严重威胁的“超级杂草”。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大规模种植可能使目标害虫或非目标害虫对毒素蛋白产生适应和群体抗性,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害虫”,造成更大的危害。就像长期服用过量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该转基因棉产生了抗性。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墨西哥玉米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玉米起源中心地区的玉米生物多样性资源。
抗虫作物的抗虫基因不仅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对非目标害虫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伤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另外,转基因作物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不久前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小白鼠肺炎事件,终止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的一项转基因豌豆研究计划,转基因豌豆中原本用来对抗象鼻虫的基因却对小白鼠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喂饲豌豆的小白鼠发生肺炎。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潜在不确定性如此之大,以至我们不得不估量一下当农户大规模种植时,会带来什么社会风险。
在欧美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有较为严格的管理,要标明使用品种的来源,不同种的转基因作物不得混杂,作物用途有限制,并有严格的检疫制度相配套。尽管如此,还是会发生意料不到的危机。以转基因稻米LLRICE 601污染事件来看,这是美国米产业史上最大的危机,对美国米农的影响深远,包括:1、美国米出口下挫41%;2、农民控告拜耳公司要求赔偿超过25件;3、多国已禁止美国长米进口;4、许多国家要求测试进口米;5、对一些中粒和短粒米的市场也造成影响;6、美国米可能再也无法以“非转基因稻米”出售。欧盟、日本、韩国先后对进口美国大米下禁令。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拜耳公司在加州的两块转基因水稻的实验田未采取防护措施,致使转基因水稻的花粉四散,污染了其他非转基因水稻。
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那发展中国家又如何呢?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本身缺乏严格的管理监控体系,再者分散的小农模式和农民普遍较低的文化程度更加剧了管理的松散和混乱。在印度Warangal地区种植Bt棉花已经导致当地农民出现“农业技术丢失”现象,因为农民们基本上不清楚他们种植的是什么品种的Bt棉花,这些品种适合在什么环境中生长。农民发现,他们通常使用的转基因Bt棉花种子在受到致命虫害袭击时,找不到适当的解决办法。由于致命虫害反复袭击导致作物减产,因而提高生产成本,导致农民债台高筑,因此每年都有农民被迫自杀。杂交种子市场的混乱,产品快速进出,让农民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品种。在中国也存在类似的混乱局面,仅安徽省就有多达23个品种的转基因棉花在被种植,交叉污染势在难免。
如果说不成熟的技术会带来不安全,那成熟的技术就可靠吗?当转基因公司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垄断目的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户往往更显无助。
1998年5月,美国农业部和台达松景兰德公司(被孟山都公司收购)宣布对一种新型农业生物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和专利控制,该技术被温和地表述为“植物基因表达控制”(Control of Plant Gene Expression)。这项新专利允许专利持有人和授权使用者,通过有选择地配置植物DNA来杀灭自身胚胎的做法,制造出不育的种子。这项专利已经在至少70个国家获得批准,被应用于所有的植物和种子。结果如何呢?即使农户在收获后保存好这些植物的种子以备日后种植,这些种子却永远不会发芽。于是,无论豆荚、西红柿、胡椒、麦穗还是玉米棒子,从根本上说都会变成种子的停尸房。这样一个系统就迫使农户每年都要从种子公司购买新的种子。国际乡村发展基金以及其他组织称这种方法是“终止子技术”,宣称它会危及农户的独立性和第三世界国家中十多亿贫困农户的粮食安全。因此,该技术刚一推出便饱受批评,而拥有该技术的美国孟山都公司也受到激烈抨击。在强大的压力下,1999年10月,拥有该技术的孟山都公司不得不宣布永远不使用“终结者”种子技术。
转基因作物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或许你会问:“转基因技术究竟会给我们带来福音,还是把我们引入歧途?”应该说转基因作物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传统杂交技术几近极限时,要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飞跃就要靠转基因技术;但目前我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了解又是非常有限的,更不清楚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可估量的危机。就好象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当我们放出了希望,也同时放出了洪水猛兽。至少在今天这个转基因研究的起步阶段,我们更应该谨慎地研究其可能带来的后遗症,而不是急于商品化。千万不能干“利在当代,祸在千秋”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