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敢于说,有所说,善于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敢于说,有所说,善于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学生口语训练不是一蹶而就的事,要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这样,占用时间少,又深化了教学,并能不断诱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调动起“内驱力”,主动参与的热情,达到搞好口语训练的目的,让他们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说得明白,说得 流畅,意犹未尽,说了还想说 。

【关键词】培养信心;敢说;创设情景;愿说;设题;多说;变化形式;善说

语文,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应是两者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目前语文教学中,重视“读”“写”,而对“听”和“说”却重视不够,尤其是“说”,如此发展下去,必将造成学生虽能“下笔成文”,却难以“出口成章”的缺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口语交际和阅读、写作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足见口语交际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特别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起来,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一个过程,即从“敢于说”到“有所说”再到“善于说”。通过这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效果非常不错。

1 培养信心,让学生敢说

如何着手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一个重要的开端,那就是让学生“敢于说”。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说的机会,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心无旁忌,由在座位上说到在讲台上说,由有准备地说到没准备有把握地说,由回答一个问题短时间说到口头作文较长时间地说……,没有这个胆量,就谈不上“有所说”“善于说”。学生不敢说话,原因不外乎:一是对自己“说”的能力的培养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说话不用学,生来就会”。二是怕说错了被讥笑,即青春期的学生进入心理闭锁期,害羞、怯场的心理潜滋暗长,占了上风。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在教学中除了可以从语文教学的要求,从生活的需要讲清道理外,还给他们讲些古今中外具有辩才的人物的生动故事去启迪引导学生;如晏子使楚;闻一多拍案而起怒斥,使敌人胆战心惊;同外国元首基辛格的谈判等。学生们听了这些“能说会道”而使国家、民族、人民受益的故事,都觉得很有意味,同时,也深感到善于运用口头语言大有好处的道理。于是,他们有了说话的欲望,但他们还是不敢大胆说,怕说错了被嘲笑。我认为:心理素质训练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环节。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不是他们没有说的 内容 ,而是因为心里紧张、害怕说不好或说不出来。对此,我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应该帮他们建立起自信心,要让他们明白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像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训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一边听一边模仿。他还曾对着树、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我们可以借中外名人的成功事例来鼓励他们,只要认真训练,一样可达到很好的效果,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起说好口语的自信心。其次,要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学生越是怕说,就越要给他们当众说话的机会。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克服他们紧张害怕的心理,让他们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到“乐意讲”。 有一次,我叫班上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到讲台来谈一个问题,不料,他磨磨蹭蹭地走到讲台,话还没说出口倒先窘得满脸通红。我问他:“对这问题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有”,“那你不敢对别人说,在别人背后说总敢吧!”,他点了点头。我当即要求其他同学转过身去,又激他:“现在该有话可说了吧,可别在人家背后说风凉话噢!”,一句话活跃了气氛,那位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话也说了出来。这样做,我的目的是要激励学生敢于说,有时甚至肯定说“错”了的也是好的,因为“言多必失”在一定条件下是“言多难得”了,即使说“错”了,我也给予善意的纠正。这有助于他们消除心里障碍,为下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做好准备。

2 创设情景,让学生愿说

学生敢于说了,还要让他们有事情说,有机会说:一是课堂上,二是在课外。我让他们说的范围很广,说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上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组为单位按我布置的预习提纲讨论分段,说课文内容、复述内容,或师问生答,学生按座位依次向对方提一个问题,顶针接句训练或让学生当众把自己的烦恼事说出来,请大家“出谋献策”,也可以谈谈对某部影视作品的看法,对追星的看法。话题的范围不限,社会热点、学习问题、家庭关系、情感问题等都可以纳入课堂。课前两分钟演讲必须脱稿进行,课堂上的说话则要求学生围绕话题即席发言,不准用笔。无论是说话课还是课前两分钟演讲,大家机会均等,说好说坏都得说。在这些“说”的活动中学生的热情很高,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活跃,收到较好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养成运用语言的好习惯。”作文课我也较注重说的 能力的培养,每次作文课前,我都事先布置学生深入生活,多多搜集素材,选择一些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频率较高的话题,上课时,我要学生说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讲话内容可以是“五花八门”,既可以是学生在报刊上读到的消息,广播里听到的新闻,电视中看到的内容,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也可以是“现炒现卖”,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氛围中,非说不可。比如:结合本地一些生活现象,布置口头作文,问下列现象是否应当:离校园仅一墙之隔空地上,大兴夜市,吆五喝六之声不绝而来,又广设“卡拉OK”摊,五音不全者不时去干嚎一阵,搅得晚自习的学生心神不定,毛骨悚然。因为是身边的真人真事,又挠到了学生的痒处,所以题目一出,学生便群情激昂,大说特说,说到动情之处,颇有“神妙独到秋毫颠”的味道。口头作文的情境选择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情境设得好,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否则,学生就会思路窒息,例如下面这些话题,均从不同的方面设置情境,但都与同学的学习、生活等亲身涉及的事情密切相关,必然会引起同学们“说”的兴趣。①学习方面:如“怎样治疗我的‘恐考症’?”、“发现同学考试作弊怎么办?”②生活方面:如“我为何总睡不着觉?”、“长了青春痘怎办?”③班级工作方面:“成绩下降还要不要当班干部”等④与人相处方面:“收到情书怎么办?”“别人背后说我坏话怎办?”选择适当的话题,设置贴切的情境,是训练口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同学由于没有很好体验生活,缺乏真情实感,站起来结结巴巴的说上几句。可也有的同学在实际生活中感触很深,说起来不仅有东西,且较动情,较动人。

3 因人设题,让学生多说

以上说的,无疑是在堂上进行的。但还远远不够,真正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必须开辟“第二课堂”。俗话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话亦然,只有让学生多说,才能真正达到说好这一目的。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增加说的信心,满足说的欲望,从而逐步提高说的能力。我很重视开展班团的活动,充分利用班会,有计划的组织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让学生上讲台发言,谈思想、讲体会。我常出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小辩题让他们分组进行辩论。由于题目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多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具有联想性、现实性、启发性,有时代气息,大家有话可说,如让男女同学同辩《中学生要不要配备手机》《女生比男生笨吗?》,《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追星族”该如何去追》《是穿名牌还是穿校服》等。总之,限中学生的阅历,辩论时间也不宜太长,辩论方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样一来,学生说的机会多了,说的东西也多了。

4 变化形式,让学生善说

使学生“敢于说”“有所说”并不难,但要使 学生“善于说”则不太容易。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实情,个别指导,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训练前根据学生的座次表排好顺序,轮到哪位学生就提前两天通知,以便让该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爱讲什么就讲什么。学生讲完后,师生立即对其作出评价。在点评学生口头表达时,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增加学生敢说的自信心。另外,我认为,要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抓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特别要重视抓单句、复句、句群和修辞知识的教学。“单句”教得好,学生会少说半截话或半通不通的话,说起来也就会比较符合语法规则;“复句”“句群”教得好,学生说话语无伦次的现象就少了,就较符合逻辑;“修辞”教得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较准确而生动。

总之,中学生口语训练不是一蹶而就的事,要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这样,占用时间少,又深化了教学,并能不断诱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调动起“内驱力”,主动参与的热情,达到搞好口语训练的目的,让他们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说得明白,说得 流畅,意犹未尽,说了还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