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游戏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1-02
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育。让幼儿通过自己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培养其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功能。
从我国目前及今后发展趋势来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会谦让,不愿服从是独生子女现象衍生出的令许多家长都为之困惑的一种现象,物质条件的丰富和几代人养护一孩的现状,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小霸王”。同时,现在教育过多的注重幼儿“个性”之养成,在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只要求别人“谦让”自己,不会去服从别人,配合别人,更不愿意分享,这对幼儿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问题!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的游戏。它不是由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活动,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教师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区域活动的这种特性,使幼儿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地向自己挑战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儿能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人际交往冲突中,通过坚持、妥协、形成一致意见、分头行动等过程,学会合作分享。显然,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建立健全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不能代替的。
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3-6岁幼儿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知识经验缺乏,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的活动,这是3-6岁幼儿园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而游戏就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它是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应着重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培养。小班幼儿从妈妈的怀抱刚刚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很胆怯、很陌生。我们教师就要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去发现幼儿的潜力和需要,去积累判断、决策的依据,去确定适合每个幼儿能力个性的相互作用方法。比如,我发现很多孩子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哭着闹着找妈妈、想回家。这样,我们就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娃娃家”,根据幼儿心中“家”的印象,布置的娃娃家要让他们感到很亲切、很温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幼儿在娃娃家里扮演起了要上班的爸爸妈妈,叮嘱布娃娃在幼儿园不哭闹,这样爸爸妈妈才喜欢。孩子把爸爸妈妈对自己说的话内化了。这样幼儿在娃娃家里自由的玩耍、交往、也学会了体谅爸爸妈妈。这对幼儿稳定的情绪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有帮助。
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喜欢装模做样的模仿一些大人们做的事情,除了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哄宝宝、喂宝宝外,他们也喜欢模仿其他的角色,比如:小厨师、小医生、小老师等等。根据他们这些特点,我们也可以在活动室里布置小厨房、小医院等。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会把老师或者家长教授的知识信息理解运用。比如孩子在玩小小厨师的时候就会要求洗干净小手,水果要洗了才可以吃等。在当小医生的时候,幼儿会告诉生病的幼儿要坚强,不要怕,只有打了针病才会好,而且要注意休息等等。幼儿爱模仿老师,他也会把平时老师要求他们的一些行为规范说出来。比如小苗苗就最爱当老师了。她每次扮演老师的时候都会要求小朋友要安静,要认真听老师的话,老师提问不积极回答问题就不是好孩子等等。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了乐趣也学会了遵守和表达,让幼儿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也让孩子在实际区角活动中学会了尝试去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和分享意识,更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友爱、合作、求知、责任、审美创造等美好品质的种子,这为幼儿健全人格打下了基础,为幼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