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急救处理及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急救处理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PHT 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例入院后即给予基础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低流量吸氧;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一般支持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丸(赤茯苓、半边莲、水蛭、虻虫、大黄等),一次2粒,一日2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急救处理;中医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08-02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PHT,简称脑出血后脑水肿)是脑出血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环节。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及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共同结果,血肿周围水肿往往在脑出血后急性和亚急性期出现,其导致的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脑干受压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脑水肿也可加重出血后缺血、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加强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救治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所在。中医中药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并可调节患者的整体状况,具有西药所无法替代的综合治疗功效,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总结和探讨中医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科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来我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l~70岁,病程1~lO小时,平均6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1例,右侧基底节区19例,伴发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8~78岁,病程1~9小时,平均5.5小时,其中左侧基底节区10例,右侧基底节区20例,伴发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1例。各组病例平均年龄、既往史积分、出血量、伴发疾病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急救处理及中医治疗 所有病例入院后即给予基础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低流量吸氧;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一般支持疗法;合并感染者则予有效抗生素:收缩压超过26kPa或舒张压超过13kPa者予适当的降压药治疗;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合并症,如应激性溃疡、心及肾功能不全等,疗程为15天。对照组单纯采用20%甘露醇溶液125m1,q4―8h,静脉快速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化瘀丸(赤茯苓lOg,半边莲lOg,水蛭、虻虫各lOg,大黄15g,桃仁lOg,烘干研末,过120目筛,由莱芜市中医医院制剂室制成胶囊,每粒胶囊含药粉O.35g,相当于生药3g,一次2粒,一日2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综合疗效评定[1] 按《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85%,显效:≥50%,有效:≥20%,无效:

1.3.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2] 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3.3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 [2]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变化,采用Batlhel氏方案

1.3.4脑CT平扫脑出血量及脑水肿的变化[3]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之内、第3~5天及第13~16天行头颅CT检查,按多田氏法[n/6×长轴×短轴×出血层面(或水肿层面高度)]计算血肿量及其周围脑水肿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评定 治疗组无退出病例,对照组出现肾功能损害,严重后退出观察病例2例。

3 讨论

祖国医学无“脑水肿”之名,但目前的“中风”病名应包括急性脑出血及其脑水肿在内。近年来,对该病病理机制的研究,脑水肿属中风中脏腑之痰热蕴蓄肠腑、蒙蔽清窍证,指出最突出的病理特征有二:其一为清窍闭塞、神明被扰,主要见神识迷蒙、头痛烦躁等症:其二为痰浊瘀血蕴蓄、肠腑结实,主要见痰鸣鼻鼾、腹胀便于便秘、舌质暗红或瘀斑、苔黄腻或黄燥干褐、脉弦滑或滑大等症。从肝阳暴亢、瘀阻脑府、瘀则生水三个病理变化立论,指出本病之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离“瘀血”一端,瘀是根本原因,水痰则是病理产物,水痰为害可进一步阻碍气机、闭塞清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提出属中风之颅脑水瘀证,病机主要是“脑部血瘀”, 瘀血化生痰水,而致瘀血痰水互结,神明被扰,脑窍失养失用,脑失所主,而成脑水肿。认为中药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是治疗脑水肿颅高压的有效治法,尤其是在应用其它脱水利尿剂无效的情况下,应用此法可获得满意的脱水降颅压作用,且副作用小,不反跳。因此,活血化瘀、通腑利水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基本治法[4]。

4 结论

研究表明,该方案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记分和脑水肿的作用。通腑化瘀丸具有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积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等作用,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本研究具有应用方便,见效快,明显减少了甘露醇的肾毒性,缩短住院天数,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s].中国医药学报。2006,(2):56.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6,29(6):381.

[3]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08,21(1):60.

[4] 吴延年.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