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及政策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及政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我国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贯穿于行政执行、行政决策、行政监督的每个环节。在弱化行政执行、行政决策、行政监督三者协调性的条件下,分析三者的实质对其改进政策实施过程,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政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109―02

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很多事情还是证明,人们的聪明才智可谓无穷无尽,用之不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就是恰如其分的举证。从字面上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映的是从上至下的政策执行过程。然而,如果深究其因,其动因不仅仅来源于行政执行,而且也藏匿于行政决策和行政监督。

1、行政决策

如果政策使得下级有对策可依,有空子可钻,有机可乘,那么是不是该追根溯源,思索政策本身的原因?我们不能奢求一项本身就含有缺陷的不科学的政策得到良好的执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行政决策对于此现象有不可小觑的责任。

1.1 是否稳定

行政决策绝不是灵光一闪、突发奇想的孤立想法。正如维护社会稳定是政府所高度追求的一般,行政决策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更得保证它相对稳定的状态。“政策的执行重要一点就在于政策主体对政策的认同,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如果上级的政策都朝令夕改,那么政策执行者认同感降低,对策自然也油然而生。

另外,决策没有在新与旧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主体与具体实施细则之间体现很好的衔接和配套,也是不稳定的表现。

1.2 是否科学合理

行政决策的原则中,有一条便是科学预测原则。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在于决策的现实可操作性,既要符合客观条件和要求,也考虑执行中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支持情况。同时,决策还要能针对客观存在的主要矛盾,使得决策有现实意义。若制定的政策缺乏现实意义,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现实社会反映客观存在的情况,甚至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缺失实践基础,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例如“赶英超美”的政策目标,高得不切实际,高得令人无限遐想,尔后的惨痛教训也犹如烙印在心。

1.3 是否公平

行政决策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一切以人为本。既然如此,那么均衡地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和价值就尤为关键。忽视和损害任何一部分人利益的政策都将失败于相应对策的阻碍。

1.4 是否明晰

行政决策的明晰性要求决策能确保被准确清晰地理解,在职责、权益等方面严格限定,不容想象曲解的空间。毫无疑问,缺乏明晰性的政策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对于“经济人”假设的人类来说,趋利避害是天性,在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政策中,选择性理解利于自身利益的倾向来执行,是为己牟私利,也是按政策行事。由此可见,政策本身不明确清晰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重要始作俑者。

2、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是落实行政决策的根本途径,早在开篇笔者就提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字面上就很明显地反映出是从上至下的政策执行过程。执行是灵活的,也是复杂的,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偏离决策设定的正常轨道。从行政执行的角度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动因,有助于剖析政令不通的直接症结。

2.1 各环节机制的不完善

行政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体现在各个环节。首先,指挥无力,政出多头,权责配置机制的不明,造成各方利益难以均衡,也纵容繁多林立的各方执行者相互推诿。其次,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使统一指挥没有了基础,增大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同时,缺乏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更助长了恣意主观、独断专行的倾向。最后,行政决策毕竟是深思熟虑、蕴涵深意的,这注定着行政执行也不可能是独立单一的。于是,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需要强大有效的行政协调机制。缺乏协调的政策执行,就会降低政策执行的效率与效果,造成各谋其政的局面。

2.2 执行主体的利益偏差和素质能力

本身为人类的我们,总是很容易理解利益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每当我们探讨许多问题时,也会很自然地会考虑到利益在其中充当的重要角色。同样,思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利益的追求正是政策执行主体的内在驱动力。人们之所以遵守政策,或违反它,或演变着执行,一定在于政策表现出某种利益,而执行者趋利避害的天性会很自然地将这利益与自身相结合。政策分配的利益总做不到全面均衡、完全“价值中立”,这不均不等的利益偏差,使自利、理性、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执行者竭尽所能地想出五花八门的对策,但方向基本一致,都是朝着利于自身利益而行。上述的利己思想可以归为天性,也可定为素质。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如果没有必备的科学人文素养,公正高洁的品德,以及一定的执行能力,将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2.3 目标群体

政策的完美执行不光依靠执行主体的态度,还要看是否满意于目标群体。相对于行政执行主体的认同感,目标群体的认同程度更重要,因为目标群体才是政策实施的土壤,要是大多数行政主体相对于少数执行者的对抗发生,那么政策执行的阻力可想而知。通常情况下,目标群体对政策的顺从程度既与目标团体衡量政策的成本利益有关,也与政策对目标团体行为调适有关。如果目标群体认为政策于己是有益的,那么自然就容易接受和支持;如果政策损害了其群体利益,就会得到抵制与对抗。

2.4 执行的客观条件

对于政策的执行,除了考虑人的因素,还有对客观条件的把握。这其中就包括政策基础、财政能力、信息资源、执行文化。政策基础为行政执行创造了前期宣传效应,营造了便利的思想环境,助于实际工作的展开。财政能力是政策执行者执行活动中各项经费开支的有力保障。执行经费要做到不奢华,又不缺乏,始终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要求。丰富可取的信息资源,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灵活高效的执行文化对于执行机构来讲,强化了执行观念和意识。缺乏这些客观条件,都将造成执行失误。

3、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旨在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确保公共利益。监督体制存在缺陷,势必会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滋生提供条件。

3.1 内部监督

“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个体,我们都很难做到自省和反思,更何况一个利益相关的行政机构内部。内部监督的效度有限是由于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同一内部,同一相关利益群体,往往不能形成一个公正严密、运行高效的有机监督整体。因此,监督工作中难免出现无人状况,削弱了监督的整体效能,导致了内部监督机制弱化,甚至缺失。

3.2 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中法制监督法规不完善,且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相关权力机关的权威地位没得到体现,强度和深度都不尽如人意。与此相比,社会监督更广泛,也更有成效,来自公众和舆论的压力使监督落到实处。但是,社会监督的力量毕竟有限,只能反映普遍正义。除此之外,外部监督局限于追惩性监督,做不到预防和过程的控制。

4、政策建议

4.1 思想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能力

社会由人构成,行政由人管理。所有的行政环节都以人为活动主体,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引导,比任何制约机制都有效。优良的整体文化氛围,正确的价值观,无私的奉献精神,始终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自然避免了因利益而起的各种冲突。无论是属于行政系统哪一层级的人员,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行政决策主体制定出科学、合理、稳定、公平、明晰的政策,行政执行主体严格、准确、无误地执行,行政监督主体公正、公开、严格地监督,每种角色各尽其职,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4.2 完善各方面机制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呈现出各方面机制的不完备,因而,明确权责配置机制,加强上下级、同级间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保证信息反馈机制的良好运行,以及拥有完备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法制机制,确保一切有法可依,依法而行。

4.3 社会公开化

行政政策既然是为实现公共利益,那么就应该落实公众意志,听到社会的声音,强调社会的作用,真正做到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公众民主自主地参与决策,主动乐心地接受和支持执行,并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系统,杜绝消极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状况。

参考文献:

[1]祁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政策执行的相关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3):170.

[2]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范盈盈(1989-),湖南益阳人,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