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给女儿八分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有“私心”,是在她3岁的时候。那天她过生日,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很精致,是卡通图案的小马拉车,漂亮得大家都不忍心下箸,最后还是我,握住女儿拿水果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几份。吃蛋糕的时候,我和她的父亲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女儿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最后女儿终于闹腾够了,不再理睬我们,躲到她的小房间里半天不出来,蛋糕也没吃一口,弄得我和她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她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从那次开始,我们便格外留意起女儿的行为,果然发现她的“私心”在慢慢滋长。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她的玩具后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她立即大声发作:“别动!那是我的玩具!” 吓得那个孩子赶紧缩回了小手,邻居很不高兴地带着孩子走了,搞得我和丈夫一脸尴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不仅缘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家教的客观环境造成的。看到女儿日益膨胀的“私心”,我们开始反思起女儿的教育来:难道是我们对她的教育出了问题?
女儿刚出生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尽管如此,在“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思想支配下,女儿喜欢的食物,我们一点都不吃,全部留给她。女儿喜欢的玩具,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买给她,哪怕自己勒紧腰带。虽然我们也明白这中间有溺爱的成份,但是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觉得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才是对她的爱。久而久之,女儿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好东西应该留给她吃,好衣服应该买给她穿,小小的“私心”日渐就膨胀出来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和老公赶忙商讨解决的办法,最后一致认为,爱孩子,应该只爱她八分,留下两分给自己。以后再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和她分食,哪怕不喜欢的东西,也吃一点。刚开始,女儿看到我和她分享一块比萨或蛋挞,自然很吃惊,很不习惯,甚至用各种方式表达她的不满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她慢慢地不再闹腾了。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也有意给她讲文明礼让的故事。讲到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时,女儿偏着小脑袋,稚声稚气地问我:“孔融为什么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呢?我没有哥哥和弟弟,我不用让。”我耐心地对她说:”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好孩子应该做到的,你虽然没有哥哥弟弟,可是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小伙伴,所以你也要向孔融学习啊!“她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有一次,朋友送我一只硕大的芒果。我随手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女儿从幼儿园回来,看见后,一把抱在怀里,用小鼻子闻闻说,真香啊!我以为她老毛病又要犯了,谁知她只是把玩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吃芒果,咱俩一起吃吧!还有……”她歪着头看我:“我想留一份给爸爸,妈妈你同意吗?”这次该轮到我吃惊了,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女儿长大了、懂事了,心里开始有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