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爱西特口服,治疗组给予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均给予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改善贫血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及病情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均较治疗前下降,CCr较前升高,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优于爱西特口服给药的治疗方法,改变爱西特给药方式联合疗效确切的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值得推广,且灌肠的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更易于推广。

【关键词】爱西特;中药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的结果。主要表现在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滞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其他系统器官损害 [1] 。目前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治疗、对症治疗和替代治疗,本文所探讨的治疗方法旨在延缓肾功能的损害。爱西特一直是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的药物,在给药途径上以口服为主,但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肠道症状重,且爱西特可导致便秘,加之中药灌肠由于其作用迅速、可靠、安全、操作简便已引起临床医师们的重视,为使好爱西特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将其粉剂加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则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住院病例。入选标准为血清肌酐(SCr)在350-707umol/l范围内,除外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及肛肠出血性疾病患者,病例均符合内科学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1.2分组 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治疗组(n=38)。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治疗、控制血压、改善贫血,以及各系统症状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爱西特片口服,服用方法为5片/次,3次/d。疗程为30天,治疗组则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爱西特粉剂加入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用锻牡蛎30g,蒲公英30g,大黄15g(后下)。煎取至100ml,爱西特20片研末加入中药中,高位保留灌肠,1次/d,连续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实验室指标: 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

1.5统计方法 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 SCr、 CCr的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后,BUN、 SCr均较治疗前下降,CCr较前升高,但治疗组BUN、 SCr下降更显著,CCr上升更明显(P

2.2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 两组治疗后纳差、乏力、恶心、呕吐、水肿、心悸、气促、胸闷等表现均有改善,比率为45%-66%,说明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而治疗组疗效更显著。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往往病情进展较快,有时很快进入替代治疗阶段,此时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中药灌肠因其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疗效肯定而受到更多的关注。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关格、肾痨、癃闭等范畴,其病机为脾肾阳虚,浊邪湿瘀蕴结。中药治疗在于泄浊利湿、温补脾肾、活血祛瘀。本研究中所用中药组方中大黄有通腑、解毒、排浊的作用。另外,研究表明大黄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增生,缓解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清除氧自由基,有利于减慢肾脏的损害,改善肾功能[2]。牡蛎则有收敛固摄的功效,不但能使治疗药物附着于肠粘膜便于吸收,而且能直接吸附肠道内有毒物质,促进其排出。蒲公英增加解毒的效果。在中药组方中加入爱西特粉末进行灌肠,是考虑爱西特的给药方式一直以来是以口服给药为主,但部分患者有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患者口服爱西特后出现便秘,这些因素均导致口服给药依从性和药物效果受到影响。改变其给药方式,既可发挥其排毒效果,又解决了胃肠道症状重的患者难以口服药物的问题。爱西特为活性碳肠道吸附剂,因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地从胃肠道吸附BUN、SCr等有毒物质,使这些毒性物质不在体内循环,而从肠道排出体外。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及临床症状的观察,进一步明确爱西特加入中药灌肠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血BUN、SCr,改善临床症状[3]。该治疗方法临床操作简便,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安全可靠,适合于各级医院应用,尤其对基层医院更加实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69.

[2] 刘继红,朗旭军.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01,33(5);51

[3]李海聪,史载祥,吕晋萍,等.中药口服加高位灌肠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