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抱的N个理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抱的N个理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8个月以后,我已经很会走路了。从我在森林公园那套照片里就可以看出,我还会边走边跳舞。不过,22个月以后,我反而不肯走路了。平时阿姨带我出去兜兜,跟妈妈出去玩,外公带我出去,都要抱。不过,我不是平白无故要抱,我是有理由的。

有时候,走在小区外面,走得好好的,突然我向阿姨伸手要抱,“有车车!”阿姨马上抱起我。汽车是很危险的,我怎么来得及躲呢?有时候没有汽车,我也要抱,因为有“脚踏车”,我胆子很小。还有一次,我伸手要抱,妈妈一看,没有汽车,也没有脚踏车。“有狗狗!”我告诉她。是呀,狗狗会窜出来的,老吓人的。

天气也是影响我走路的一个因素。下雨天当然不能自己走,会淋湿的。夏天,刚出家门,我就要阿姨抱,为什么?“有太阳!”我眯起眼睛对阿姨说。还有一次,阿姨带我出去,我要她抱,阿姨不肯,我指指上面,说:“那个东西要掉下来的,老吓人的。”阿姨一看,哈哈大笑:“哦,雨棚啊?不会掉下来的。”但看到我有这么充分的理由,她只好抱我了。

还有时候,我在人行道上走,附近没有汽车、自行车,天气也很好,我突然停住脚步,要求抱。为什么?“人家抱的。”妈妈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大人抱着一个小宝宝。不管那个宝宝是比我小还是比我大,只要有人被抱着,我也要求享受这种待遇。

今天和外公、妈妈去东方商厦,我又想抱了,理由是前面“有”,其实是一个穿着类似警服衣服的保安。妈妈哭笑不得。

我要抱的理由实在是多。反正我就是要抱!

妈妈对此很无奈。十年前,她曾写过一篇文章《俄罗斯人为什么不抱孩子》,意思是不要太宠爱孩子,应当放手让他们自己走。俄罗斯很少有人抱孩子,下雪天也让小宝宝在雪地里走路、玩雪,不会走的宝宝就放在推车里。可是,到了她自己有了孩子,她却无可奈何。因为我有绝招。有一次晚上出去散步,她下决心不抱我,把我放在地上,可是我就是不走。我踮起了脚尖,像跳芭蕾舞似的,拼命往她身上粘,还哇啦哇啦地尖叫哭喊,毫无小淑女的风度。她怕我在路上出丑,只好把我抱起来。

这次,她真的生气了:舒尔为什么老是要抱? 我告诉她:“囡囡看不到东西!”妈妈静下来想想,这句话有点道理。因为,现在的世界根本不考虑我们小孩的,都是按照大人的尺寸建造的,我看什么都要仰视,而且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因为个子太小,看不见。在外面走路,我和大人说话也不方便。所以,我希望大人抱抱,我们可以更好地交流。

在要抱的N个理由中,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

妈妈感言

陆阿姨在舒尔还不怎么会走的时候就说过,小孩等到会走了反而不肯走。她的预言果然不错。不过,我发现,舒尔也很精的,她并不是一直要抱,她到了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儿童乐园、超市,或者是走斜坡、楼梯,甚至坐电梯、自动扶梯,都不要抱的,只是在路上比较无聊的时候,就要求抱了。

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都这样?看来,孩子要抱并不是被娇惯坏了,可能是一种心理需求。

昨天《新闻午报》中有文章证明了我的观点。这篇《会走路的孩子为何偏要抱?》的文中那个两岁半的女孩佳佳早就会走路了,每次爸爸妈妈带她出去,一定要抱着。上海市人口计生委早教中心的育儿专家指出:“其实佳佳没有错,她这样做传达了一个信号:希望父母和自己更加亲近。”

这位专家还说,平时爸爸妈妈忙于工作,不能亲自照顾0~3岁的婴幼儿,孩子能被爸爸妈妈抱在手上、与他们眼光平视的机会就更少了。专家还指出,拥抱能触摸孩子的肌肤,满足孩子皮肤被抚摸的要求。“经常和父母拥抱的孩子,情感发育会格外好,肌肤之间的接触能起到很多种功效。”

聪明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大脑发生变化?美国科学家将现在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与50年前的情况进行对比之后有发现。

家庭的差异

对目前一代人的调查结果显示,直至学前还被送去托幼机构照看的孩子,占25%~80%。那么,3个月、半岁或者两三岁之后就把孩子送到托幼机构,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很显然,这是在环境因素方面与前几代人相比存在的变化。

早期的证据引自美国少年儿童研究所和人类发展研究会。调查结果表明,在托幼机构条件优越、孩子待在同一场所的时间减少或者家长充分关爱的情况下,孩子会具有更好的认知和情感机制的发展。研究还表明,托幼机构的看护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在照看得很好或照看得很不好的例子中反映得尤其明显。

我们知道,在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大脑是极其敏感的。证据显示,一个孩子在日托所待的时间越长,他的行为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摘自《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美]Eric Jensen 著,杜争鸣、钱婷婷 译

蜘蛛网

一位睿智的朋友,从丝丝缕缕的蜘蛛网里,看到了自己变化多端的心路历程。

十余岁时,在路上一蹦一跳“巧遇”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会毫不犹豫地在地上捡起树枝,一戳一挑,看见偌大的一张蜘蛛网在电光火石间灰飞烟灭,惊慌失措的蜘蛛狼狈逃窜,便会有一种痛快的刺激感传遍全身。在这个凡事好奇的年龄里,别人的伤痛,是掠过身旁的一股无关痛痒的轻风。

到了二十余岁,在小径上无意间触碰到那牵牵绊绊的蜘蛛网,看到洁白的衣裤上沾着蜘蛛网丝,只觉邋遢,只觉生气。这个年龄,心中只有远方那发光发亮的大目标――别人的不幸,他无暇顾及,他期盼一路顺风地向上攀爬。

年届三十,匆匆赶路而踏烂几张蜘蛛网,他只云淡风轻地随手挥挥、弹弹、拍拍。在凡事顺遂的旺盛中年,他天不怕、地不怕,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一心只想把天空开拓得更辽阔,把生活装扮得更缤纷。

到了四十岁,不小心撞坏了一张编织得好像八卦阵一样的蜘蛛网,看到蜘蛛跌跌撞撞地逃,不安的阴影笼罩心中。这个年龄,大局已定,人也开始相信命运和命理了。

年过半百,心境却又豁然开朗了。在路上不疾不徐地走着时,倘若大意地弄坏了一张蜘蛛网,会向蜘蛛虔诚地道歉。既然已知天命,当然也就知道了蜘蛛勤勤勉勉地编织了一张大网,为的正是稻粱谋。在经历了半世辛酸苦辣、人情冷暖之后,对于蜘蛛的心情,自然也就能够感同身受了。这是一种美好的觉悟,但为什么这种觉悟竟来得这么迟呢?

现在,年届耳顺的这位朋友,常常牵着他小孙子的手,到附近的公园去散步。

看到蜘蛛网,便和孙子一起蹲下来,细细地看。看蜘蛛如何利用尖端的突起部分分泌黏液,再看黏液慢慢地在空气中凝成细丝。当蜘蛛把网织好之后,他便会对他亲爱的孙子说道:“宝贝,记得,永远、永远不要把蜘蛛网捣坏,因为你摧毁的不是蜘蛛的一张网,而是蜘蛛的一个家。”

把一份温柔提早放进孩子的心,当他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时,便不会忘记时时停下脚步,关心别人的伤痛。

摘自《羊城晚报》2008年10月2日 作者:[新加坡] 尤今(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