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梁砚奴:画中载文 意蕴久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梁砚奴:画中载文 意蕴久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梁砚奴女士,成长於香港,艺术专业毕业,曾用笔名千江月、艺风堂主、村园愚妇、任天酬等。80年代起担任华夏书院艺术系讲师,现为华夏书院校董兼艺术系主任,同时兼任香港红荔书画会会长、香港水彩艺术学会顾问、香港画家联会及中国美术会执委、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写生画会会员等。近十年来每周主持“华夏艺风堂”艺术活动。

梁砚奴女士喜欢绘画艺术,这是她从学生时代便已经开始的兴趣,持续至今已经数十年。她尤其喜欢山水画,笔调空灵中也见豪迈,构图取材亦多变化,其水彩画中夹带中国山水画之气韵,中国山水画中又融合了水彩画之神采,中西结合,融为一体。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作品中多有题画、文字或诗词,文画相融,寄予了她内心的思想,是一种心声的表达,正如她所说:“艺术的需求不单在於技术,技术是基础,技术之外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思想、内涵等,才是一幅画的精髓。”

文成画意 文画相融

绘画艺术,或真实、或幻想的色彩,会将人们深深地吸引;好的艺术作品是陈年佳酿,品之,众人皆醉,无人独醒;艺术,能开启人的思绪,给予人力量;因为对绘画艺术的喜爱,梁砚奴女士选择了绘画专业,並持续到了数十年後的今天。

她擅长国画,水彩,对於艺术的理解,梁砚奴女士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说:“就如韩愈所说,文以载道。在我看来,艺术也有这样的功能,艺术能够说话,一幅画作,並非仅仅只是画得像便被称为‘好’,更重要的是一种表达。”梁砚奴女士较少绘制花鸟,因为花鸟画作,需要将其意态表达出来,不及山水宽广,绘事不仅仅只是要求“像”即可,因此,她的画作以山水画为主。

儘管其画作既有中国画,亦不乏西洋画,比较而言,梁砚奴女士觉得中国画更有意思,“中国画的特点来源於笔墨,有笔有墨,有气韵。她的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每一幅画都会有一些题字或诗词,她善於用此来赋予每一幅画意义,或表达一种价值观,或讽刺意味。她以“一幅画作是一种表达”为标尺畅游於艺术海洋中,因此,欣赏梁砚奴女士的画作,一定要看她的题字或题诗。

对於其画作特点,知名佛学专家、新亚研究所助理教授陈沛然先生曾评价说:“我觉得女士之画风,已能突出真善美相即不离之平常心是道之境界。女士师法山水自然,这是真,是写生,是写实。画中载文,文成画意。真善融合,妙不可言,直感直通,正是美之情调之活现画图之中,即真即善即美之艺术境界,岂不是得以落实而呈现於人间世吗!”

许多人纷纷写来书信,向梁砚奴女士求墨宝,凡遇真心且真懂欣赏者,她多不吝赠予,其画作被许多人珍藏。她不是书法家,但是却写得一手好字,许多人请她题字,在她编著的《华夏艺风堂诗词集》中,便收录了不少由他人作诗、梁砚奴女士主笔的作品。此外,她也常根据他人的一句话来作画,字与画及意境的配合天衣无缝,透过她的一幅幅作品,“梁砚奴”之名亦不胫而走。

几乎每一天,梁砚奴女士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创作,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笔耕不辍,为生活留下更多精彩。

教书育人 “理解”为先

梁砚奴女士年少时,她所就读的学校在教给她知识的同时,更在她的心中印刻下“多做事,不浪费人生”的价值观,而周围朋友的帮助更让她学会了感恩。毕业之後,梁砚奴女士便在华夏书院教书育人。

这数十年来,梁砚奴女士都在教学,与四处外遊办展相比较,梁砚奴女士更愿意将时间用於教学上,许多人对此表示可惜。众人的叹息並未让她动摇内心的理念,因为在她看来,教学,培养人才更加有意义。在教育上,梁砚奴女士花费了不少心血。

她是一位严格的老师,对於学生的要求,第一点便是要求对方必须要对绘画艺术有浓郁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加用心和投入。

梁砚奴女士教授学生绘画,最重“引导”,她从不限制学生创作的素材,让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作画,並根据学生的画作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进行技法指导,解说画理。如此,既能让学生更加理解艺术,了解自己绘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也能让学生们明确知晓学生画作修改前後的区别,让学生学到更多,她很少用画稿,最初的时候,分类示范还是有的。

绘画,需要用笔墨展现气韵,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培养,梁砚奴女士说:“在教学中,中国画比西方画更难,落笔时,更需要注重节奏,落笔,有快有慢,有轻有重,这个不容易控制,同时,墨的控制也很难,常说墨分五彩,其实何止五彩,如此多的色彩,要完美展现,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方能让一幅画看起来和谐。”一点一滴,都需要细心对待,而细心作画的基础,便是耐心,耐心地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继而一步步搭建艺术之塔。梁砚奴女士在教授绘画艺术时,对於基本功的培训,尤其重视,她觉得,创意不是乱来,如果过份偏离真实,又没有原则、规律,也难有佳作。

曾有绘画艺术之大家说过:“绘画,不能没有实物对照,如果没有基本功,在本该写得像的时候都做不到‘像’,是很难进行创作的。”也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许多从事绘画教学的老师都深谙此理,然而真正能做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人並不多,因为,为了适应环境的需求,更多的人注重“速度”。梁砚奴女士不引以为然,她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必须让“速度”符合“质量”,因为,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绘画艺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许多学生感谢她的用心培养之情,纵使时光过了许多年,他们都依旧将她当做“朋友”,当做“姐姐”,常去看望她,嘘寒问暖,给予她一份浓浓的情怀。有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她是自豪的。

修养身心 凸显情操

每一天,梁砚奴女士都是忙碌的,或创作,或教学,或参与与艺术有关的社团,忙碌的日子是充实的,也是快乐的,她的人生格言是:“人一定要做事,要做有意义的事。”这样的理念,让她每天乐此不疲。

许多年以前,梁砚奴女士加入香港红荔书画会,协助前任会长龙葆洸先生处理书画会编辑红荔书画会季刊等事宜,龙葆洸先生委任其为助理会长,2011年,老会长离世,梁砚奴女士在大家的推举之下,成为香港红荔书画会会长,带领书画会继续前进,而她一直以来所从事的书画会季刊出版工作,如常进行。在她以“任天酬”为名所写的《篱下奋进》中便讲到,要继续多元化的活动,繁荣会务,文中也提出了她的美好心愿:“扩大以文化服务社会,以艺化人,净化人心,和谐社会之功能。”她希望在不久後的未来,绘画能够与音乐等一样,实行“考级制度”,真正对绘画技巧加以考核,並通过多个相关机构认证,颁发等级证书,让绘画艺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能力之内做点事。

一直以来,梁砚奴女士都希望自己能够为绘画艺术界好好地做点事,她是香港水彩艺术学会顾问、香港画家联会及中国美术会执委、油尖区文化艺术协会/写生画会等会员。80年代在华夏书院助教,与前辈画家罗冠樵、贺文略、黄鹤屏、申晴华、田沧海、伍伟健等同事,凡有请假者,便作代课。她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遊走於艺术殿堂中。她的画作曾在慈善拍卖会上拍出数十万元,用於支助贫困学校,能用自己的能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她觉得是值得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份高尚的生命情操,为梁砚奴女士的艺术之途增添了不少精彩。

曾有人问她“何不做主甘为奴?”与许多终日为谋事谋食而奔忙的人比较,她更看重精神层面的谋道,绘画艺术是梁砚奴女士从小培养起来的一种兴趣,她愿意为之不断进修,愿意为之服务,与艺术结下的这份不解之缘,让她珍惜。以艺术修养身心,辗转追求,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